春雨绵绵,连日不开,空气里都能拧出水来。苏记新建的工坊虽宽敞,但这潮湿的天气却成了新难题。尤其是存放咖啡豆的库房,那些经过精心处理、等待烘焙或已烘焙好待售的豆子,最怕的便是受潮。一旦吸了湿气,风味大减不说,甚至可能发霉变质,前功尽弃。
铁柱看着库房里几个角落因湿气凝结出的细小水珠,急得直搓手:“这可咋整!婉儿,咱这豆子金贵,可经不起这么潮啊!”
娟子也忧心忡忡:“是啊姑娘,我摸着装豆子的麻袋,都觉得有些潮乎乎的,你看看。”
苏婉伸手探了探麻袋的温度和湿度,又看了看库房的泥土地面和竹木结构的墙壁,眉头微蹙。这时代的仓储条件有限,防潮确实是个大问题。她沉吟片刻,眼中忽然一亮,想起了前世一些土法防潮的知识。
“别急,有办法的。”苏婉语气镇定,开始分派任务,“铁柱哥,你立刻去镇上石灰窑,买几大筐上好的生石灰回来,要干燥的。再去木匠那里,订做几十个浅口的宽大木盘,越快越好。”
“娟子,你现在带人把库房里所有的咖啡豆,无论是带壳的还是烘焙好的,全部转移到干燥通风的工棚暂存。把库房彻底清扫一遍,尤其墙角地面,要弄干净。”
众人虽不明所以,但见苏婉成竹在胸,立刻依言行动。很快,生石灰和木盘都备齐了。苏婉指挥着伙计,将生石灰块分装进一个个浅木盘里,均匀地放置在清理干净的库房各个角落,尤其是墙根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姑娘,这石灰……真的能防潮?”铁柱看着那些灰白色的块状物,满脸疑惑。
“嗯。”苏婉点头解释,“生石灰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自己慢慢粉化。把它放在这里,它就会拼命‘吃’掉库房里的湿气,比什么法子都管用。记得定期查看,等石灰粉化得差不多了,就换新的。”
接着,她又让人在库房地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晒干的草木灰,然后再垫上木板,才将咖啡豆重新搬回库房存放,并且要求所有麻袋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
“另外,天气放晴时,务必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平日里,也要常用干布擦拭麻袋表面。”苏婉仔细叮嘱着看守库房的伙计。
如此布置下去,不过两三日,库房内的潮湿感果然大大减轻,那些恼人的水珠也消失了。摸着重新变得干爽的麻袋,铁柱和娟子都对苏婉这看似简单却极有效的方法佩服不已。
“婉儿,你这脑子真是转得快!这土法子比什么都强!”铁柱由衷赞道。
苏婉笑了笑:“不过是懂得些物性相克的道理罢了。生石灰吸潮,草木灰隔湿,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们只是拿来用对地方。”她看着库房里安然无恙的咖啡豆,心中稍安。这防潮的一关,总算暂时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