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妃薨逝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紫禁城激起层层涟漪。敦肃皇贵妃的追封和隆重葬礼,并未平息后宫暗涌的波澜。相反,后位虚悬,凤印空置,各宫主位无不暗中觊觎。
这日清晨,苏晚晚正在密折处批阅各地送来的密报,周明匆匆来报:“大人,宫中传来消息,齐妃娘娘昨日在御花园‘偶遇’皇上,相谈甚欢。”
苏晚晚笔尖微顿。齐妃李氏,满洲镶黄旗人,祖父是开国功臣,家族在朝中势力不容小觑。年妃在世时,她便时常与年妃争宠,如今更是蠢蠢欲动。
“皇上态度如何?” “据说皇上对齐妃娘娘颇为赞赏,还夸她教养的三阿哥聪慧过人。” 苏晚晚蹙眉。三阿哥弘时确是诸位皇子中最为出众的,齐妃若借此为资本,确是一步好棋。
正当她沉思之际,又一个小太监来报:“大人,皇后娘娘宣您即刻入宫。”
坤宁宫内,皇后乌拉那拉氏端坐凤椅,面色平静,眼底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苏主事,坐。”皇后罕见地赐座,待宫人退下后,方才轻叹一声,“本宫今日请你来,是想请教一事。”
“娘娘请讲。” “年妃去后,后宫不可一日无主。皇上近日似有立后之意,你觉得...本宫该如何应对?”
苏晚晚心中了然。皇后这是要试探她的立场。作为密折处主事,她的意见对雍正有重要影响。
“娘娘母仪天下多年,德才兼备,深得人心。立后之事,皇上自有圣断,臣不敢妄议。”
皇后微微一笑:“苏主事过谦了。谁不知如今皇上最信任的便是你。”她顿了顿,语气转沉,“只是本宫听说,齐妃近日频频往来太后宫中,似有所图。”
苏晚晚想起太后钮祜禄氏素来偏爱齐妃,若太后出面为齐妃说话,确实会对皇后造成威胁。
“太后年事已高,深居简出,想必不会过多干预朝政。” “但愿如此。”皇后轻抚茶杯,“不过本宫还听说一事,齐妃的兄长李卫近日在江南查案,似乎查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苏晚晚心中一动。李卫是雍正心腹,若他查到对皇后不利的证据...
“娘娘可知具体何事?” 皇后摇头:“具体不详,只知与漕运有关。苏主事消息灵通,可否代为留意?”
离开坤宁宫,苏晚晚立即派人查探。三日后,密探回报:李卫在江南查漕运亏空案时,发现皇后族兄那拉·星德涉嫌贪污漕银,数额巨大。
与此同时,齐妃动作频频。先是三阿哥在御前背诗深得雍正欢心,后是齐妃亲自绣制龙袍进献,雍正赞不绝口。
这日,雍正召苏晚晚议事,突然问起:“朕听闻齐妃近日在学治宫之道,你觉得她能力如何?”
苏晚晚谨慎回道:“齐妃娘娘聪慧伶俐,只是治理后宫需要经验,非一日之功。”
雍正点头:“皇后虽贤德,但近年来体弱多病,恐难胜任繁重宫务。朕有意让齐妃协理六宫,你觉得如何?”
苏晚晚心中警醒。皇上这是在试探她对皇后和齐妃的态度。
“皇上圣明。只是骤然分权,恐引起后宫不安。不如循序渐进,先让齐妃娘娘协助处理些简单事务。”
雍正若有所思:“爱卿考虑周全。”
从养心殿退出,苏晚晚迎面遇见齐妃。齐妃今日身着绛紫色宫装,雍容华贵,见到苏晚晚,笑意盈盈:
“苏主事这是刚从皇上那儿出来?皇上近日操劳,还望主事多劝皇上保重龙体。”
“娘娘放心,臣自当尽力。” 齐妃走近一步,压低声音:“本宫听说主事近日在查江南漕运的案子?若有需要,本宫兄长李卫或可相助。”
苏晚晚心中凛然。齐妃连这都知道,果然在朝中眼线遍布。
“谢娘娘好意,臣自有分寸。”
回到密折处,苏晚晚仔细分析眼前局势。皇后与齐妃的明争暗斗已摆上台面,而她这个密折处主事,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其中。
是夜,她正在批阅奏折,突然接到急报:漕运总督畏罪自尽,留书指控皇后族兄星德是主谋!
苏晚晚立即入宫面圣。养心殿内,雍正面色铁青,将一份奏折摔在案上:
“你看看!星德这厮,竟敢贪污漕银百万两!若不是李卫查得仔细,朕还被蒙在鼓里!”
苏晚晚翻阅奏折,证据确凿,星德难逃罪责。而作为星德族妹的皇后,势必受到牵连。
“皇上息怒。星德有罪当罚,但皇后娘娘深居宫中,未必知情。” 雍正冷笑:“好个未必知情!皇后若连族人都约束不住,如何母仪天下?”
次日早朝,雍正下旨严惩星德,抄家问斩。皇后虽未受直接牵连,但威信大损。齐妃趁机提出“为分皇后辛劳”,建议设立四妃协理六宫制度。
雍正准奏,命齐妃、裕妃、懋妃、宁妃共同协理宫务。皇后虽仍掌凤印,但实权已被架空。
坤宁宫内,皇后病倒在床。苏晚晚前去探望,见皇后形容憔悴,不复往日威仪。
“娘娘保重凤体。” 皇后苦笑:“树倒猢狲散。如今连太医都不常来了,难得苏主事还来看望本宫。”
苏晚晚为她诊脉,发现是忧思过度所致,开了安神方子。
皇后拉住她的手:“苏主事,本宫知你是个明白人。如今这局面,本宫只求你一事。”
“娘娘请讲。” “无论将来谁掌凤印,望你保全二阿哥。”皇后眼中含泪,“他天性纯良,不适合宫廷争斗。本宫只望他平安长大。”
苏晚晚心中触动。在这深宫之中,皇后对儿子的母爱是如此真挚。
“臣答应娘娘,必尽力保全二阿哥。”
然而就在苏晚晚离开后不久,二阿哥弘昀突然突发急病,上吐下泻,太医束手无策。
苏晚晚闻讯赶去,诊脉后发现是中毒症状。她立即施救,同时暗中查验二阿哥近日饮食。
最终在一碗燕窝粥中发现了剧毒附子粉。而下毒之人,竟是皇后宫中的一个小太监!
雍正震怒,严刑拷问。小太监最终招供,说是受齐妃指使。
齐妃跪地喊冤,称被人陷害。而就在这时,裕妃出面作证,曾见齐妃与那小太监密谈。
局势急转直下。齐妃被软禁宫中,协理六宫之权被收回。裕妃因举报有功,获赐协理宫务之权。
苏晚晚冷眼旁观,觉得此事蹊跷。裕妃向来与齐妃交好,为何突然反目?她暗中调查,发现那小太监原是裕妃安插在皇后宫中的人!
好一招一石二鸟!既除去了齐妃这个竞争对手,又陷害了皇后(通过毒害二阿哥间接打击皇后),裕妃自己则渔翁得利。
苏晚晚将查到的证据密报雍正。雍正看后,沉默良久:
“裕妃...朕倒是小看她了。” “皇上,此事该如何处置?” 雍正冷笑:“既然她想要权力,朕就给她权力。只是这权力,怕是她接不住。”
三日后,雍正下旨:裕妃举报有功,晋封裕贵妃,执掌凤印,统摄六宫事。皇后因管教宫人不严,移居畅春园静养。
这道旨意震惊朝野。谁也没想到,最终掌权的竟是平日不显山露水的裕妃。
裕贵妃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宫规,许多齐妃和皇后的亲信都被清除。而后宫大权,尽归她手。
苏晚晚冷眼旁观,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裕贵妃得势太快,必然引起其他妃嫔不满。而雍正此举,恐怕也是有意让后宫势力重新洗牌。
这日,裕贵妃召见苏晚晚,态度亲切:
“苏主事,如今后宫初定,还需你多多协助。特别是各宫用度核查,需谨慎处理。”
苏晚晚明白,这是要她帮忙清除异己。
“臣遵旨。只是臣以为,眼下后宫刚经历动荡,宜稳定人心,不宜大动干戈。”
裕贵妃轻笑:“主事说得是。不过有些蛀虫,还是及早清除为好。”
离开贵妃宫中,苏晚晚心情沉重。裕贵妃的野心,似乎比齐妃更大。而自己这个密折处主事,已然成了各方势力拉拢和打击的目标。
是夜,她独坐灯下,批阅各地密折。突然,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引起她的注意:裕贵妃的族兄在苏州强占民女,致人自尽,当地官员不敢受理。
苏晚晚仔细查阅,发现裕贵妃家族近年来倚仗她的势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罪行累累。
她沉思良久,最终在密折上批注:“证据确凿,但时机未至,暂缓处理。”
权力如同双刃剑,既能铲奸除恶,也会腐蚀人心。而在这深宫之中,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极大的智慧。
窗外月色如水,苏晚晚轻抚手腕上的梅花胎记。这条路比她想象的更加艰难,但她已无退路。
深宫之中的棋局,永远没有终局。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在这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中,守住自己的本心。
凤印之争暂时落下帷幕,但苏晚晚知道,这不过是下一场风暴的前奏。而她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