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绿洲营地在经历了白日的厮杀与奔波后,终于陷入了短暂的宁静,唯有巡夜士兵规律的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马匹响鼻声,点缀着这片沙漠边缘的寂静。
苏晚晚的帐内,灯烛未熄。她并未入睡,而是在一张临时拼凑的小几前,铺开了那张标记着七个光点的神秘地图,旁边放着《石魄经》上卷以及刚刚得到的“残篇·炼神”皮纸。
岳锟的建议看似合理,但她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改道青海,是福是祸,难以预料。她需要尽快提升自保之力,并理清头绪。
“‘炼神’……顾名思义,锤炼精神,凝聚神识。”苏晚晚指尖轻轻拂过皮纸上那诡异复杂的行气路线,“《石魄经》上卷重在对‘石魄之力’的积累和基础运用,强身健体,感应外物。而这‘炼神篇’,似乎更侧重于内在精神的锤炼与力量的精细操控。”
她尝试着依照“残篇”起始的寥寥几句心法,结合上卷总纲,缓缓引导体内那丝微弱的石魄之力,沿着一条从未尝试过的偏僻经脉游走。刚一运转,便觉眉心“印堂穴”微微鼓胀,一股针扎似的细微痛感传来,同时精神却为之一振,感官似乎敏锐了少许。
“果然凶险,也果然神妙!”苏晚晚立刻停止了尝试,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仅仅是初步感应,就已如此,若无上卷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刚才那一下恐怕就会造成精神损伤。这“残篇”如同绝世利器,用之得当可斩荆棘,操之过急则反伤己身。
她将注意力转回地图。七个光点如同北斗七星般散落,黑水故城对应的那个点旁边,密文她反复推敲,结合石像密文与《石魄经》上卷的符文对应,隐约解读出两个字的含义——“基石”。
“基石?”苏晚晚沉吟,“是起始之点?还是……封印之基?”另外六个光点旁的密文更加复杂难辨,但她有种直觉,破解这些密文,不仅关乎《石魄经》下卷,更可能触及“暗夜之眼”追寻的终极秘密。
帐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停在帐帘外。 “郡主,安歇了吗?”是凌清瑶的声音。
“凌姐姐请进。”苏晚晚收起皮纸地图。
凌清瑶掀帘而入,她已换下染尘的劲装,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裙,神情间带着一丝忧虑。“晚晚,我心中有些不安。那位岳将军……”
“姐姐也察觉了?”苏晚晚请她坐下,倒了一杯温水。
凌清瑶点头:“他出现得太过巧合。而且,我方才借故在营地边缘走了走,发现他麾下骑兵,虽号令严整,但部分人的马蹄铁磨损痕迹与常用官制有所不同,倒像是……常年行走于某种特定崎岖地形的样式。”
苏晚晚眼神一凝。凌清瑶不愧是江湖儿女,观察入微。青海多山地、戈壁,若岳锟的部下常年在那一带活动,马蹄铁的磨损模式确实可能与直隶或河西走廊的驻军不同。这似乎佐证了岳锟提议改道青海,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对他熟悉的领域?
“还有,”凌清瑶压低声音,“我一位师妹擅长耳力,隐约听到岳将军与他副将低声交谈时,提到了‘王爷’二字,并非指的怡亲王,语气……颇为恭敬,又带点忌惮。”
王爷?西北地界,除了胤祥,还有哪位王爷能让一方参将如此态度?是镇守西北的某位宗室?还是……京中其他与胤祥不对付的势力,把手伸到了这里?
信息碎片在苏晚晚脑中拼接。岳锟可能并非“暗夜之眼”的人,但他背后,或许站着另一位对西北、对她苏晚晚有所图谋的“王爷”。这位王爷是敌是友?是想借她之手打击“暗夜之眼”,还是想将她控制在手中,攫取她身上的秘密?
“多谢姐姐提醒。”苏晚晚握住凌清瑶的手,“如今我们身在军中,步步危机,更需谨慎。改道青海,我们见机行事。姐姐与师妹们武功高强,还请多加留意军中异动,尤其是与外界联络的信使。”
“你放心。”凌清瑶反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既与你同行,自当共进退。”
送走凌清瑶,苏晚晚睡意全无。她踱到帐边,望着远方沉沦于黑暗的沙海方向。岳锟、神秘的王爷、蛛网尊者、西极商行、朝中的“青先生”……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收紧。
她摸了摸怀中的镇魂石,冰凉的触感让她心神稍定。无论前方是青海的雪山草原,还是更深的龙潭虎穴,她都必须走下去。《石魄经》的奥秘需要解开,“暗夜之眼”的阴谋需要粉碎,而她自己的命运,绝不能任由他人摆布。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仿佛夜风吹拂沙砾的窸窣声,极其突兀地在营地外围的某个方向响起,随即又立刻消失。
苏晚晚的“梅魄”印记微微一热。
不是风声!是有人用极高明的轻身功夫潜入了营地附近!是“蛛网尊者”去而复返,还是……岳锟军中另有内鬼?亦或是,第三方势力登场?
苏晚晚屏住呼吸,全身感官提升到极致,手指间已扣住了数枚银针,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帐篷的缝隙,紧紧锁定声音传来的黑暗方向。
今夜,注定无人安眠。这看似被重兵保护的绿洲营地,或许才是下一个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