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整天,林小溪将自己关在公寓里,手机关静音,隔绝了所有外界干扰。画展带来的心绪不宁被她强行压下,此刻,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晨曦计划”的市场预热方案,和顾言琛在那份初稿上留下的、字迹凌厉的红色批注。
“力度不够,缺乏破圈的爆点。”
“用户触点过于传统,需要更沉浸的体验。”
“话题性?在哪里?”
他的每一个问号,都像鞭子抽打在她心上,也点燃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将之前的方案彻底推翻,铺开新的草稿纸,电脑屏幕上打开了十几个调研窗口和市场数据分析工具。咖啡一杯接一杯,外卖盒子堆在角落,她完全沉浸在思维的风暴里。
顾言琛的批注虽然苛刻,却像最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她之前思路的局限性。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告投放和渠道合作,开始疯狂地搜索国内外最新的营销案例,思考如何将“晨曦”的概念与最前沿的科技、艺术、甚至社会热点进行跨界碰撞。
灵感是在深夜降临的。她看到一则关于某奢侈品牌与科幻Ip联名,打造全息投影秀的新闻,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将“晨曦”的核心理念,与一个具有庞大粉丝基础、且调性相符的顶级国风游戏进行深度联名?不仅仅是产品植入,而是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的“未来东方”体验空间?
这个想法让她兴奋得几乎战栗。她立刻开始细化:线上,在游戏内植入“晨曦”概念副本,发布联名虚拟物品;线下,在城市地标性艺术区,利用全息投影、AR互动、气味装置等尖端科技,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晨曦幻境”体验馆,将游戏中的东方美学与“晨曦”的未来科技感完美融合。这绝对够颠覆,够话题性!
周一一早,林小溪顶着一夜未眠的憔悴脸色,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地走进了公司。她直接扎进办公室,开始将脑海中的构想转化为详实的ppt方案,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各种数据、图表、概念图被迅速整合。
上午十点,“晨曦计划”核心组每周例会准时在顶层会议室召开。
林小溪抱着笔记本电脑和打印好的方案资料走进会议室时,其他成员已经基本到齐。顾言琛坐在主位,正低头翻阅着面前的文件,神情是一贯的冷峻淡漠。听到她进来的动静,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抬一下。
她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因为熬夜和紧张而有些过快的心跳。她能感觉到,经过画展周末,她和顾言琛之间那层无形的隔阂似乎依然存在,甚至因为他此刻的漠视而显得更加厚重。
会议按流程进行,各板块负责人汇报进度。轮到市场板块时,林小溪打开了投影,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方案呈现在巨大的幕布上。
“关于下一阶段的市场预热,我重新构思了一个方案,主题是——‘破晓·东方旸谷’。”她的声音起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但很快便稳定下来,变得清晰而有力。
她开始阐述那个跨界联名与沉浸式体验结合的大胆构想。从与顶级国风游戏的用户重合度分析,到线上线下联动的具体玩法设计,再到“晨曦幻境”体验馆的每一个细节构想——如何利用全息技术再现游戏中的经典场景,如何通过AR互动让用户亲身感受“晨曦”产品的拟真效果,甚至如何通过特定的香氛和音效,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未来东方氛围……
她讲得投入,眼神熠熠生辉,逻辑缜密,数据支撑有力,创意天马行空却又牢牢扎根于商业逻辑。她不再是那个在他面前会因为一个眼神就心慌意乱的林小溪,而是一个充满了自信与创造力的专业策划人。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她清亮的声音和ppt翻页的细微声响。其他核心成员,包括那位一向挑剔的技术负责人,都露出了惊讶和深思的表情,显然被这个极具颠覆性的方案吸引了。
而顾言琛,不知何时已经抬起了头。
他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沉静地落在幕布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那个正在侃侃而谈的女人身上。
他看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看着她眼神中闪烁的、几乎可以称之为“野心”的光芒,看着她手势坚定地阐述着每一个细节。她整个人仿佛都在发光,那种专注于自己热爱领域时所散发出的魅力,几乎让人移不开眼。
他见过她很多样子——大学时懵懂羞涩的,热恋时温柔依赖的,分手时绝望决绝的,重逢后小心翼翼、努力伪装的……但眼前这个自信、锐利、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林小溪,对他而言,是陌生的,却也是……无比吸引的。
他的目光深邃,像不见底的寒潭,表面平静无波,内里却暗流汹涌。他仔细地听着她的每一句话,捕捉着她逻辑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林小溪在讲述的间隙,偶尔会下意识地看向主位。当她的目光与顾言琛撞上时,心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漏跳一拍。但他的眼神太复杂,她看不懂那里面是审视,是质疑,还是别的什么。她只能强迫自己忽略那份心悸,更加专注于方案的阐述。
“……所以,通过这次‘破晓·东方旸谷’的整合营销,我们不仅仅是在推广一个产品,更是在塑造一个品牌符号,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有信心,能够引爆话题,实现真正的破圈传播,为‘晨曦计划’的正式上线奠定无可比拟的市场声量。”她最后总结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是长时间专注说话的结果。
阐述完毕,她关闭了投影,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几位负责人开始低声交换意见,技术负责人率先提问,问及一些技术实现的细节和成本预估,产品负责人则关心用户体验的流畅度。林小溪一一作答,准备充分,应对自如。
讨论了一阵,众人的目光渐渐都聚焦到了始终一言不发的顾言琛身上。最终的决定权,在他手里。
顾言琛的指尖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平稳,看不出情绪。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幕布上已经暗下去的投影区域,然后,缓缓移到了林小溪的脸上。
林小溪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的判决。是更犀利的批评?还是彻底的否定?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顾言琛薄唇微启,吐出了两个极其简短的字:
“可以。”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没有什么起伏,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冷淡语调。
然而,就在他吐出这两个字的同时,他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中,极其快速地、几乎难以捕捉地,掠过了一抹光芒——那不是质疑,不是挑剔,而是一种纯粹的、对于出色构思和专业能力的激赏与认可。
那光芒消失得极快,快得让林小溪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她的心,却在那一刻,被这短暂到几乎不存在的信号,狠狠地撞了一下。
他……认可了?
不是敷衍的“嗯”,不是挑剔后的勉强通过,而是清晰的“可以”。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巨大的成就感和一丝莫名的委屈,猛地冲上她的鼻腔和眼眶,让她险些失态。她赶紧低下头,借着整理面前文件的动作,掩饰自己瞬间翻涌的情绪。
“具体执行细节,会后形成详细方案,周三前发我邮箱。”顾言琛已经移开了目光,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开始布置下一步的工作,仿佛刚才那个短暂的瞬间从未发生。
“是,顾总。”林小溪低声应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她努力压了下去。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林小溪还坐在位置上,慢慢收拾着东西,心情依旧激荡难平。
顾言琛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他走过她身边时,脚步似乎有瞬间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但没有停留,也没有看她,径直走出了会议室。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林小溪一个人。
她缓缓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但更多的,是一种挣脱了束缚、证明了自己价值的畅快感。
她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依旧有些发烫的脸颊上。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顾言琛说出“可以”时,那双眼睛里一闪而过的激赏。
那不是她的错觉。
他看到了她的能力,认可了她的价值。不是作为过去那个需要他呵护的女孩林小溪,而是作为可以与他并肩作战、共同开创未来的合作伙伴林小溪。
这个认知,比方案通过本身,更让她心潮澎湃。
她拿出手机,看着屏幕上因为静音而积攒的几条未读消息,其中一条来自陈默,是简单的问候和关心。她看着那个名字,心里却异常平静。她知道,有些路,一旦迈出,就无法回头。而她刚刚,已经在通往那个冰冷又充满吸引力的男人的世界里,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