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魂归古墓 风雨欲来
带着李莫愁的遗体回到襄阳城,气氛一时沉重。
如何处理其后事,成了一个微妙的问题。李莫愁恶名昭着,仇家遍布江湖,若公然安葬,恐生事端。然而,她终究是古墓派弟子,是林朝英的传人。
“将她送回古墓吧。”小龙女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里是师门所在,是起点,也应是归宿。无论李莫愁生前如何,古墓是她唯一的根。
杨过点头赞同,他理解龙儿的心思。纵然李莫愁千般不是,同门之谊,生死之后,也当有一处安息之地。
甄志丙对此并无异议,他尊重杨过夫妇的决定,并安排了两名可靠的丐帮弟子,准备棺椁车马,协助他们将李莫愁的遗体秘密送往终南山。
临行前,小龙女将那枚用素帕包裹的诡异红色符石递给甄志丙,语气冰寒:“此物邪异,或与红莲宗阴谋相关,留在你处,或能查出些线索。”她顿了顿,眼中寒意更甚,“若查明师姐之死另有隐情,或此物背后主谋,望告知,此仇,古墓派必报。”
甄志丙郑重接过符石,入手只觉一股阴邪的温热感隐隐传来,令人不适。“龙姑娘放心,甄某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
他又看向杨过:“杨师侄,此行路途不近,务必小心。蒙古探马游骑四处,需防截杀。”
杨过抱拳:“甄师叔放心,我与姑姑自有分寸。襄阳危局,师叔更需谨慎。”经历了野猪林之事,两人之间那份基于共同经历和潜在信任的默契,似乎又加深了一层。
送走杨过与小龙女,甄志丙立刻收敛心神,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襄阳的防御中。李莫愁之死,如同一个插曲,却也更清晰地揭示了红莲宗与蒙古的狠毒与诡诈。
他带着那枚红色符石和黑色盒子,与郭靖、黄蓉再次会面,详细告知了野猪林的经过。
听闻李莫愁最终死于番僧暗算,郭靖沉默良久,叹道:“多行不义……却也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他虽憎恶李莫愁行事,但对其如此结局,亦不免有些唏嘘。
黄蓉则更关注那符石与盒子。“这符石……似乎在不断汲取周遭的微弱生机,绝非善类。需寻高人辨认。”她仔细检查了黑色盒子里的《饵药初篇》,“其中记载的几种激发兽性、混乱心智的药散,若被大量投入水源或混入军中伙食,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峻。
“报——!”一名传令兵疾奔而入,“蒙古先锋已开始试探性攻击樊城外围营寨!敌军中似有西域番僧身影,施展邪法,动摇我军心!”
“报——!”又一名丐帮弟子冲入,“城西贫民区发现数口废弃水井有异,水质变得浑浊腥臭,已有数名百姓饮用后发狂!疑似蛇奴活动痕迹!”
坏消息接踵而至!
蒙古大军不再等待,已然发动!而城内的破坏行动,也同步开始了!
“果然来了!”郭靖霍然起身,虎目之中精光爆射,“传令各部,按预定计划,死守樊城外围据点,迟滞敌军!城内巡逻队,立刻封锁污染水源,全城排查类似情况!机动小队,重点清剿蛇奴!”
一条条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襄阳城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
甄志丙感应着手中那枚红色符石传来的、仿佛因感受到外界杀伐与混乱而隐隐加剧的搏动,心中凛然。他将符石交给黄蓉:“黄帮主,此物诡异,烦请设法鉴定,或可从中找到克制红莲宗邪法之道。”
黄蓉接过符石,入手便是一皱眉,显然也感受到了其不凡与邪异。“我会想办法。”
甄志丙又对郭靖道:“郭师兄,我去城头看看。”他需要亲临一线,了解敌军虚实,更重要的是,在战斗中寻找契机,获取积分,提升实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强敌人。
郭靖点头:“有劳盟主!城头凶险,务必小心流矢火石。”
甄志丙微微颔首,身形一动,已如青烟般掠出守备府,几个起落便登上了面临汉水、正对樊城方向的襄阳城头。
站在巍峨的城墙上,极目远眺。只见汉水对岸的樊城方向,烟尘四起,杀声隐隐传来,肉眼可见蒙古骑兵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宋军的外围防线。更令人心悸的是,敌军阵中隐约有诵经声和奇异的光芒闪烁,似乎那些番僧正在施展某种扰乱心神的邪术。
而在城下,襄阳守军严阵以待,滚木礌石、热油金汁早已备齐,弓弩手引弦待发,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甄志丙深吸一口带着硝烟味的空气,眼神锐利如剑。他体内的先天真气缓缓流转,与这肃杀的战场气息隐隐共鸣。
【触发紧急事件:‘樊城前线’。
事件要求:协助防守樊城外围,挫败蒙古先锋攻势,稳定军心。
事件奖励:视贡献度获得积分、战争声望,有机会获得战场专属奖励。】
【提示:红莲宗番僧的‘惑心邪术’可能对普通士兵造成严重影响,请宿主留意并设法应对。】
他目光锁定对岸那片烟尘最盛、邪气最浓的区域,那里,想必就是番僧聚集之地。
“便从你们开始吧。”甄志丙喃喃自语,身形一晃,已如大鹏般从城头掠下,踏着江面上偶尔露出的礁石或船只残骸,朝着对岸战场疾驰而去。
青衫猎猎,如同逆流而上的孤帆,毅然投向那一片血与火的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