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晨雾还没散,苏清欢就蹲在后山的桂花苗前,指尖轻轻碰了碰新冒的嫩芽。淡绿色的芽尖裹着晨露,像缀着颗碎钻,在微光里闪着怯生生的光——这是昨夜封印加固后,从发黑的根须里钻出来的新生命,比之前的芽更挺,也更有韧劲。她摸了摸发间的木剑吊坠,姐姐十六岁送的拜师礼还带着体温,像姐姐总落在她头顶的手掌,稳稳托着她刚放下的心。
“清欢,粥煮好了。”苏清辞走过来,手里端着的陶罐里飘出桂花的甜香,淡金色的原始记忆在她指尖萦绕,比昨夜恢复了些,“陆衍去盟旗旁值夜了,说今早各门派会派人来检查封印,让我们早点准备。”她将粥碗递过来,瓷碗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苏清欢突然想起被囚禁时,姐姐偷偷藏在丹房石缝里的半块桂花糕,也是这样暖得能化掉心里的冰。
婉娘抱着个小竹篮跑过来,里面装着刚采的露珠,脸上带着笑:“师姐,你看!我采了些晨露,给桂花芽浇水,说不定它长得更快!”她蹲下身,用树叶当勺子,小心翼翼地将露珠浇在土里,眼里的光比晨露还亮,“等它开花了,我们就做桂花糕,给师父的墓碑也放一块,好不好?”
苏清欢笑着点头,眼眶却有点发烫。她想起昨夜封印异动时,婉娘哭着护着桂花芽的样子;想起姐姐用尽全力释放原始记忆的决绝;想起陆衍挥剑砍向黑丝时,剑穗上的鹅卵石不断碰撞的声响——这些画面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她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她接过婉娘手里的树叶,也给桂花芽浇了点晨露:“好,等开花了,我们第一个给师父送桂花糕。”
就在这时,林晓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脸色发白:“清欢师姐!不好了!盟旗旁的万兽宗弟子被人杀了!陆衍大哥说,凶手好像是……好像是长老的余孽!”
苏清欢的心猛地一沉,刚暖起来的心情瞬间被揪紧。她想起昨夜加固封印时,黑雾里隐约传来的嘶吼;想起长老临死前说“苏家血脉是天生记忆容器”的疯狂;想起那些还没被找到的长老余孽——这些潜藏的危险,终究还是没放过他们。她抓起青竹剑就往外冲,木剑吊坠在领口晃荡,像在催促她快点,再快点。
盟旗旁的空地上,万兽宗的弟子倒在血泊里,胸口插着一把刻着扭曲符文的匕首——正是长老当年炼傀儡时用的匕首。陆衍蹲在尸体旁,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破风剑上沾着新的血痕,剑穗上的鹅卵石也少了一颗:“匕首上有魔魂的气息,应该是长老的余孽用黑雾养的凶器。他们杀万兽宗弟子,就是想嫁祸给我们,让联盟内讧!”
苏清欢看着地上的尸体,心里的怒火像被浇了油,瞬间烧了起来。她想起昨夜盟旗立起时,各门派弟子齐声应和的誓言;想起万兽宗掌门交出炼药卷宗时的诚恳;想起自己对联盟许下的“守护仙门”的承诺——这些刚建立起来的“信任”,难道又要被长老的余孽撕碎?
“清欢师姐!”万兽宗的几个弟子跑过来,看到地上的尸体,瞬间红了眼,“是不是你们干的?昨天你们还说要遵联盟规矩,今天就杀我们门派的人!”
“不是我们干的!”林晓赶紧解释,“是长老的余孽干的,他们想嫁祸给我们,让联盟内讧!”
“我们凭什么信你?”万兽宗的弟子握紧了剑,眼里满是愤怒,“匕首是你们忘忧派的,尸体又在你们的盟旗旁,不是你们是谁?”
苏清辞的原始记忆瞬间泛出淡金光,挡在双方中间:“大家别冲动!凶手肯定还在附近,我们先找到凶手,查明真相,再谈其他的!如果真的是我们干的,我苏清辞愿意以死谢罪!”她的声音坚定,淡金光像一道屏障,暂时稳住了双方的情绪。
陆衍站起身,手里拿着从尸体旁找到的一块布片,上面绣着长老的私印:“这是从凶手身上掉下来的,上面有长老的私印,足以证明是他们干的!万兽宗的弟子,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跟着我们一起找凶手,只要找到他们,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
万兽宗的弟子看着布片上的私印,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其中一个弟子深吸一口气:“好,我们信你们这一次!但如果找不到凶手,或者真相不是你们说的那样,我们万兽宗绝不会善罢甘休!”
苏清欢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她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长老的余孽不仅想破坏封印,还想挑拨联盟的关系,只要联盟内讧,他们就能趁机放出魔魂,完成长老未完成的阴谋。她握紧青竹剑,眼神变得坚定:“我们现在就分两路找凶手,一路去后山的竹林,一路去炼魂阁附近,一定要在他们再次动手前找到他们!”
陆衍和万兽宗的弟子走后,苏清欢蹲在盟旗旁,轻轻抚摸着旗面上的“仙魔联防”四个字。金线在晨光里闪着冷冽的光,像一道道警示,提醒着她肩上的责任。她摸了摸怀里的空白玉简,师父的字迹仿佛在眼前浮现,“苏族守封”四个字,此刻不再是沉重的使命,而是照亮前路的灯。
“师父,你放心。”苏清欢对着盟旗轻声说,“我不会让长老的余孽得逞,不会让联盟内讧,更不会让魔魂危害天下。我会守住封印,守住联盟,守住所有值得守护的人。”
风穿过竹林,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起了盟旗的一角。苏清欢站起身,握紧青竹剑,朝着后山的竹林走去。木剑吊坠在领口发烫,像姐姐的手,轻轻覆在她的肩上,给她力量。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阴谋,更多的危险,但只要联盟还在,只要心里的信念还在,她就一定能找到凶手,守住联盟,迎来桂花满后山、仙门永远安宁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