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的话激起阵阵喝彩,
明白台尔曼辩论不过的德共成员,开始引导民众朝市政府发起冲击:
“他在诡辩!同志们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石头开始朝举盾的警察倾泻,
以为自己代表正义、代表底层利益的学生们冲到了第一线,雨点般的拳脚落在警察身上。
汉堡警察局长实在是受不了了,低声凑到约瑟夫耳边问道:
“约瑟夫先生.....”
“给这群幼稚的孩子们一些教训,他们的派对该结束了!”
达成目的的约瑟夫走下台,
学生们还以为他们眼中的反对派怕了,蜂拥到约瑟夫车前想要拦住他,殊不知对方已经失去了和平解决的耐心。
手刚伸出去,
就被警察拖了回来。
“骑兵!清场!”
.......
隔天,
柏林
清晨。
“先生来份报纸吗?”
经济危机的缘故,送报的岗位已经轮不到孩子们了,一个露着爽朗笑意的年轻人走进咖啡沙龙,对着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人问道。
“来一份吧。”
身着西装的英国大使馆成员点头道。
翻开报纸,
扎眼的大标题随之浮现:
“一群叛国的恐怖主义流氓!”
继续翻看,
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批判,罗列的证据和照片,直截了当给德共和工人党定了性。
“看来希尔还是失败了.....不过也无足轻重,毕竟只是一次尝试罢了。”
外交官将报纸平放,
思考的同时开始,拿出钢笔开始拟定提交给白金汉宫的,德意志政局分析报告。
在他身边,
几个失业工人正和卡多兰投资公司的员工聊天:
“真没想到啊,希尔居然是个联合英国人的卖国贼,德共我不意外,毕竟我几个在汉堡的朋友就告诉过我德共和俄国人纠缠不休。”
“现在看来只能指望前进党了,不过也是,这么多政党也只有他们的魁首罗曼,是个干实事的,可.....就是不知道军人懂不懂经济。”
“我已经失业半年了,再没工作,老婆和孩子都得饿肚子。”
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失业工人开口道。
卡多兰投资公司的员工听闻此话,抿了一口咖啡,说道:
“卡尔?我记得你当初在化工厂工作吧?要不要来卡多兰投资公司工作,我听说,后面需要招一大批人。”
“一大批人?”,卡尔好奇的问道:“现在,还有需要一大批人的工作,还是在卡多兰投资公司?”
身着黑色工服的员工点点头:
“对啊,不过我也不清楚是具体做什么的,好像是制作某种药品,工资很高不过有其他附带要求.....”
听到卡多兰投资公司,
英国外交官悄无声息的抬起了头,刚想接着往下听,收音机传来的骚动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
新闻处,
罗曼接过了印着兴登堡手印的紧急法令,
而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第48号法令,简单来说这项法令给予了总统近乎无限的权利,能解散议会,军事戒严,控制人身自由。
现在国会被解散、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自由的被暂时废除,总理拥有制定法律并推出法律的紧急立法权。
最关键的一点是,
兴登堡特意格外注明了一点,在他任期结束前,总理,代理执行总统的所有职权。
用简单的话来说,
在兴登堡总统1932年的任期结束前,
自己,
军、政、法,三权合一,而在兴登堡总统的任期结束后,他依旧军、政、法三权合一。
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的了他、阻止前进党。
他的命令便是便是上帝的圣言,
能随时改死为生,改生为死。
站在他身边的维多,望着法案没来由的讲了个笑话:
“魁首,您就算现在登基,我想也没人会否决。”
罗曼微微一笑,
拍了拍维多的肩膀,调侃道:
“算了吧,约德一世这个名字蠢爆了,警察们准备好了吗?”
维多点点头道:
“都准备好了,您需要过目名单吗?力度要不要.....适当降低。”
罗曼摇摇头说教道:
“维多记得当初我们拿下国防军的时候,我曾说过的一句话吗?”
思索片刻,明白该怎么做的维多,欠身道:
“手软不得。”
说罢维多走出收音室,空旷的房间内,带着耳机调试完毕的技术工人,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总理先生,设备调试好了。”
深吸一口气,
将麦克风拉近嘴边,罗曼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昨日工人党对数条街道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为,他们驱赶民众、枪击军事组织,意图出卖德意志人的利益换间谍的支持。”
“幸运的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制止,不幸的是,我们意识到事情已经到达了最危机的时刻。”
“如果不再做些什么,遍布全国各地的德共、工人党分部,将会挑起史无前例的乱象,日耳曼将会重回几百年前的混乱,国家之名被付之一炬。”
罗曼顿了顿继续道:
“德意志承担不了这个后果,民族不能承担再一次分裂的风险,德意志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外部势力企图将我们分散,企图换上一个他们想要的政府。”
罗曼的声音开始变的昂扬:
“就此我以魏玛共和国总理、代理总统,国防军总司令的名义宣布......从今日起工人党、德共的党派竞选资格被取消!国会解散择日重选,保证人身自由的条款临时废除。”
“进入为期两日的德意志紧急情况,全境进入军事戒严,除了生产外的所有行为取消,港口、机场、边界公路完全封锁!”
“各大城市入驻军队,同步开始为期两日的宵禁,为民众们的安全考虑,所有人非必要不要外出。”
.....
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传遍了德意志的大街小巷。
也同样传到了德共出版社的门口,
几个党内高层,
不由分说的整理起行装,朝苏俄的领事馆奔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