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样了?”
傻柱气得跳了起来,“我虽然长得不怎么样,可我会做菜,工资也不低,怎么就不能找个好看点的?您给我介绍的这个,连许大茂的媳妇都比不上,我娶她有什么用?”
“许大茂的媳妇怎么了?夏小娟是二婚,还带着个孩子,你以为她好?”
易中海也来了火气,“李华是头婚,还愿意给你陪嫁自行车、缝纫机,你居然还不乐意!你是不是傻?”
“我傻?我看您才傻!”
傻柱也不管不顾了,“您要是真心想帮我,就不会给我介绍这样的!您就是觉得我没人要,随便找个人糊弄我!”
两人越吵越凶,声音大得整个中院都能听见。
秦淮茹正在家里做饭,听到声音,连忙跑出来劝架:“一大爷,傻柱,你们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贾张氏也探出头来看热闹,嘴里还嘟囔着:“真是没出息,找个对象都能吵起来,活该娶不到媳妇。”
易中海看到秦淮茹来了,也不想再吵下去,他指着傻柱说:“你自己好好想想!过了这村没这店,以后别再来找我给你介绍对象!”
说完,转身就走了。
傻柱站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
秦淮茹走过来,安慰道:“傻柱,你也别太生气了,一大爷也是为了你好。李华虽然长得壮实,可确实是个好姑娘,你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啊!”
傻柱没好气地说,“我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也不娶她!”
说完,转身进屋,“砰” 的一声关上了门。
秦淮茹看着紧闭的房门,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傻柱的脾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次相亲黄了,傻柱不知道又要郁闷多久。
下午,许大茂下班回来,刚进后院就看到傻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耷拉着脑袋,一脸郁闷的样子。他心里顿时乐了,凑过去笑着说:“哟,这不是傻柱吗?怎么了?相亲黄了?我就说嘛,你怎么可能找到比我媳妇还好的对象。”
傻柱本来就一肚子火,听到许大茂的嘲笑,顿时炸了:
“许大茂!
你少在这幸灾乐祸!
我相亲黄了怎么了?
总比你娶个二婚的强!”
“二婚怎么了?”
许大茂也不示弱,“我媳妇温柔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哪像你,连个对象都找不到,还好意思说我!”
“我找不到对象?我那是没看上!”
傻柱站起来,指着许大茂的鼻子,“你媳妇要是真那么好,怎么到现在还没怀孕?我看是你不行吧!”
许大茂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最忌讳别人说他不行,顿时就急了:
“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怎么不行了?
我们只是还没准备好!
不像你,连媳妇都没有,想怀都怀不了!”
“我怀不了?我要是有媳妇,早就生儿子了!”
傻柱也急了,伸手就要推许大茂。
许大茂也不甘示弱,伸手挡住:“你想干嘛?想打架?我可不怕你!”
两人你推我搡,吵得不可开交。
夏小娟听到声音,连忙跑出来拉架:“大茂,傻柱,你们别打了!有话好好说!”
陈大力也听到了动静,从家里出来,看到两人扭打在一起,连忙上前把他们拉开:
“你们俩多大了?
还跟小孩似的打架!
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傻柱喘着粗气,指着许大茂说:“是他先嘲笑我的!”
许大茂也不服气:“是你先骂我的!”
陈大力无奈地说:“行了行了,都别吵了。傻柱,相亲黄了就黄了,以后还有机会;许大茂,你也别总嘲笑傻柱,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僵了多不好。”
许大茂哼了一声,拉着夏小娟进屋了:“跟你这种人吵架,简直是掉价!”
傻柱也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转身进屋了。
陈大力看着两人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两人,真是上辈子的冤家,天天吵,就没停过。
晚上,傻柱一个人坐在屋里,看着桌上剩下的菜,心里越想越郁闷。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放进嘴里,却觉得没什么味道。
他想起李华期待的眼神,想起易中海愤怒的表情,想起许大茂嘲笑的嘴脸,心里一阵委屈。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条件不算好,可他就是不甘心,想找个漂亮点、温柔点的媳妇,难道这也有错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傻柱以为是许大茂又来捣乱,没好气地说:“谁啊?有事明天再说!”
门外传来秦淮茹的声音:“傻柱,是我。我给你端了碗粥,你吃点吧。”
傻柱愣了一下,连忙起身开门。
秦淮茹端着一碗粥,笑着说:“我看你下午没怎么吃东西,给你煮了碗粥,你趁热吃。”
傻柱接过粥,心里一阵温暖。
他看着秦淮茹,小声说:“秦姐,谢谢你。”
秦淮茹坐在他对面,温柔地说:“傻柱,别太郁闷了。缘分这东西,急不来。以后肯定能找到适合你的姑娘。”
傻柱点了点头,喝着粥,心里的郁闷少了点。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找个比秦淮茹还漂亮、还贤惠的媳妇,让易中海和许大茂都看看,他傻柱也能找到好媳妇!
1959 年年底的北风刮得人耳朵生疼,轧钢厂门口却挤满了兴高采烈的工人。
今天是发福利的日子,每人能领到两斤白面。
搁在往年,两斤白面不算什么,可如今粮食短缺的日子没个尽头,肉蛋副食减产大半,这两斤白面就成了稀罕物,攥在手里都觉得沉。
前院闫阜贵家的孩子扒着门缝看,眼睛直勾勾盯着邻居领回来的白面袋,咽了咽口水。
闫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顿干的,平时顿顿喝稀粥,能把肚子糊弄圆就不错了。
中院贾家更是愁云密布,贾东旭坐在桌边,看着手里的工资条唉声叹气。
他一个月的工资,大半都花在买高价粮上,可架不住家里五张嘴,尤其是母亲贾张氏,饭量比他这个壮劳力还大,顿顿都要吃干的,月底不仅一分钱剩不下,还得靠师傅易中海补贴。
易中海家里,他看着账本上每月给贾家的补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