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当钱元等人的主力部队刚刚在绵州完成集结,正准备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时。
前方却不断传来吴冲的捷报——德阳已下!
汉州已克!
广汉归附!
新都易帜!
吴冲竟以先锋营为箭头,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高昂的士气,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
等到钱元等人反应过来,开始加速南下时。
吴冲的先头部队,已经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成都城下!
尽管此时吴冲麾下只有一万多先锋部队,想要完全包围偌大的成都城,显得力单力薄。
但他毫不畏惧,一方面扎稳营盘,广布疑兵,做出大军已至的姿态;
另一方面,不断派出小股精锐骑兵,骚扰成都四郊,打击明军斥候,炫耀武力。
成都城内,顿时一片恐慌。
秦良玉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战机,她再次向四川巡抚和成都守将疾呼:
“贼军长途奔袭,先锋立足未稳,后续大军未至,此乃天赐良机!
请速派精锐出城,与敌野战,击其惰归!
若能挫其先锋,必能大涨我军士气,迟滞敌军合围!”
然而,她的建议再次被无情驳回。
成都知府在城头上,望着远处汉军飘扬的旗帜,强作镇定,对左右冷笑道:
“秦良玉一败再败,丧师辱国,如今竟还敢妄言出战?
贼军此举,分明是诱敌之计!
我等只需谨守城池,待其粮尽,自然退去。岂可轻出,堕其彀中?”
其他文官也纷纷附和,认为秦良玉是“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她的建议不过是急于洗刷败绩的冒险之举,绝不可取。
于是,成都守军眼睁睁地看着吴冲的先锋部队在城外耀武扬威。
看着后续的汉军一营一营,如同溪流汇入大江般,不断抵达成都城外,并迅速进入预设阵地,加固营垒。
当钱元、刘申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终于赶到,与吴冲会师,完成对成都的初步合围时。。
城头上下的明军将士,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汉军营寨和如林旌旗,心中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秦良玉站在成都高大的城墙上,看着城外秩序井然、杀气腾腾的汉军大营。
以及那数量众多、指向城头的黑洞洞炮口,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
她知道,最后一个战机已经丧失。
在内外交困、文武离心、决策层昏聩怯懦之下,这座千年古城,大明朝在西南的最后堡垒,它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成都……完了。”
崇祯十五年十月。
深秋的蜀中盆地,天气已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曾经闷热潮湿的夏季余威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从北方刮来的、夹杂着肃杀之气的冷风。
成都平原上空,阴云低垂,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成都城外,大汉军政府的营寨连绵不绝,旌旗如林,刀枪的寒光刺破秋日的灰蒙。
吴冲与钱元两部主力会师后,已完成对成都的初步合围,只留下城北一门未曾完全封死,摆出了一副“围三阙一”的架势。
既是瓦解守军死战意志的攻心之术,也为可能的强攻留出通道。
与城外汉军井然有序的备战相比,成都城内的巡抚衙门大堂内,此刻却是一片惶惶不可终日的景象。
四川巡抚陈士奇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强撑着坐在主位之上。
下方,按察使、巡按御史、布政使、成都知府等一众四川最高级别的文武官员分列两侧,人人脸上都写着惊惧与茫然。
“诸位同僚,”
巡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今贼军势大,兵临城下,将成都围得水泄不通……诸位皆是我大明栋梁,可有良策教我,以解眼下燃眉之急?”
堂下一片死寂。
平日里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官员们,此刻大多眼观鼻、鼻观心,恨不得将自己缩到阴影里去。
成都知府更是脸色惨白,身子微微发抖,生怕被点到名字。
前些日子嘲讽秦良玉“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时,他嘴皮子最是利索。
如今真到了贼兵压境,需要真刀真枪守城时,他才发现自己腹中除了圣人经典和官场倾轧之术,于兵事一道实是空空如也。
纵然略知一二兵书,可这等大军围城的阵仗,他生平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即便是前几年张献忠流窜入川,也未曾如此兵锋直抵省城之下!
沉默良久,按察使才硬着头皮开口:
“抚台,贼势浩大,不可力敌。是否……是否应即刻六百里加急,向朝廷、向陛下求援?或可……暂避锋芒?”
巡按御史立刻接口:
“下官以为,或可往嘉定府(今乐山)方向转移,依托川南山水,再图恢复!”
“不妥不妥,下官认为,应绕道南行,退往贵州,借黔地山川之险,徐观其变!”
“不如让秦将军率白杆兵护卫我等,撤回石柱土司地界暂避,那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还是应向云南沐王府求救!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手握重兵,定能来援!”
一时间,堂内如同集市,各种建议五花八门。。
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细品之下却全是逃难避祸、推卸责任之辞,无一涉及如何守城退敌。
四川巡抚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一拍桌案,怒道:
“够了!”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往甘肃?云南?贵州?”
巡抚环视众人,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且不说如今城池被围,能否走得脱!
就算我等侥幸突围,弃守省城,擅自逃离辖地,尔等可知是何等罪过?
朝廷法度何在?
陛下天威何在?
都察院那些御史的嘴,比城外的火炮还要厉害!
本官这项上乌纱不保事小,恐怕诸位的项上人头,也难保安稳!”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目光最终落在了坐在末位,一直沉默不语的秦良玉身上。
此刻,这位戎马半生的女将军,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