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大会之后,凤凰电子的“体面”投降,没有在未来科技内部激起太多波澜。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由胜利和扩张带来的集体亢奋之中。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从m国、欧洲、乃至京城,无数顶尖人才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涌入江城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内地城市。
然而,急速的膨胀,如同核聚变,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内部的“裂变”。
第一场冲突,在“启航者一号”的渠道策略会上爆发。
一方,是以市场总监李军为首的“元老派”。他们是跟着林杰从筒子楼里杀出来的兄弟,信奉的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草莽哲学,打法凶悍,不拘一格。
另一方,则是以新任的全球市场副总裁,从m国顶级pc公司高薪挖来的华裔精英——戴维·林为首的“精英派”。他们西装革履,言必称RoI(投资回报率)和matrix(矩阵管理),信奉的是写字楼里的商业法则,逻辑严密,一切以数据为准绳。
“……所以,我建议,第一批‘启航者’应该集中供应给我们在北美和欧洲的高端合作伙伴,迅速占领价值高地,树立品牌形象!”戴维·林站在巨大的ppt前,用流利的英语阐述着他的计划,自信而优雅。
“我反对!”李军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电脑城才是我们的根!是那些装机的小老板,一台一台地帮我们把‘未来伴侣’装进了千家万户!现在我们发达了,第一批货居然不给国内的兄弟们?这他妈叫忘本!”李军的声音很大,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
戴维·林皱了皱眉,推了推金丝眼镜:“李总监,请注意你的措辞。我们现在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任何决策都必须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所谓的‘江湖义气’。”
“江湖义气?”李军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了,“我告诉你戴维·林,未来科技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四个字!不是你ppt上那些狗屁不通的数据模型!”
“够了。”
林杰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两人中间。
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出来“和稀泥”,或者支持某一方。
然而,林杰却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
“你们说的,都对,也都错。”
他先是看向戴维·林:“戴维,你的全球化视野和数据化管理,是公司成长为帝国所必须的‘骨架’。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然后,他又转向李军:“但是,李军,你所说的‘义气’,是这家公司能够凝聚人心的‘血液’。失去了温度,骨架再大,也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环视全场,目光从宋阳、魏武,到那些新加入的精英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未来科技,从来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我们要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走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道路。我们既需要最精密的商业计算,也需要最滚烫的理想主义。”
“骨架要硬,血液要热。”
说完,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下了一个全新的组织模型。
“从今天起,集团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
“所有重大的市场、技术、人事决策,都必须由委员会投票通过。委员会的成员,既包括像戴维这样的事业部负责人,也包括像李军这样,从一线成长起来的‘精神股东’代表。”
“同时,我们设立‘一票否决权’。”林杰的笔尖重重一点。
“当任何决策,被认为违背了公司‘以人为本、技术为善’的核心价值观时,由宋阳、李军、魏武、林建国、张凡五人组成的‘价值观守护小组’,拥有一次联名否决的权力。”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林杰这个天才般的设计震撼了。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用一种更高级的制度设计,将“精英派”的效率和“元老派”的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为这艘急速膨胀的巨轮,同时安装了最强大的引擎,和最可靠的压舱石。
戴维·林看着林杰,眼中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敬佩。而李军,则感觉眼眶有些发热。
林杰没有忘记他们。他用一种最庄重的方式,肯定了他们这些“老兄弟”无可替代的价值。
“好了,争论结束。”林杰放下笔,“关于‘启航者’的渠道问题,委员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拿出一个能同时兼顾‘骨架’和‘血液’的方案。”
他看着重新陷入激烈讨论,但气氛已经截然不同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他知道,这场内部的“裂变”,最终没有走向分裂,而是在更高的维度上,完成了一次更稳固的“聚变”。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特制通讯器,传来了一阵微弱的震动。
他看了一眼,随即不动声色地宣布散会。
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接通了通讯。
“老板,”电话那头,是少年张凡有些激动的声音,“您让我找的那块地,我……我好像找到了。”
林杰的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
他知道,未来科技真正的“心脏”,那座足以承载他所有终极梦想的“圣城”,即将迎来它的第一块基石。
他给这个计划,起了一个名字。
“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