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国议事厅内,炭火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刘备、关羽、徐庶、郭嘉四人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新标注的渤海郡与冀州、幽州接壤的边境线显得格外醒目。
“渤海郡已下,然其地狭长,北接幽州,西临冀州,无险可守,易攻难守。”徐庶手持竹竿,点指着沙盘,“需在此处、此处,依托河道、旧城,设立三重防线,屯驻重兵,与平原国形成犄角之势,方可稳固。”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髯道:“翼德性情刚猛,可为主将镇守渤海,然需配一沉稳之将为副,佐以精兵。平原这边,云长自当严防死守,确保青州西门户无恙。”
郭嘉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嘴角却噙着一丝锐利的笑:“袁本初此刻,怕是正对着渤海郡的地图咬牙切齿呢。然其新疲,不敢妄动。我所虑者,反是兖州方向。刘岱庸碌,曹操枭雄,二人嫌隙已深,兖州恐生变乱,若生乱,或会波及我青州西南……”
话音未落,厅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夜枭信使风尘仆仆而入,呈上密封的铜管。
“主公,兖州急报!”
刘备接过,迅速拆开火漆,览毕,面色顿时变得极为复杂,震惊、惋惜、凝重兼而有之。他将绢帛递给徐庶,徐庶看后亦是愕然,又传于关羽、郭嘉。
“刘公山……鲍允诚……竟皆死于黑山贼之手?!”徐庶难以置信地低呼。
情报详述:兖州牧刘岱,听闻黑山军大举寇略东郡,太守曹操正率军于魏郡艰难抵抗,便觉时机到来,欲趁虚而入,以“救援”为名,行夺取东郡之实,借此提高威望,压制曹操。济北相鲍信痛哭力劝,言黑山势大,曹操非易与之辈,此举不义且危险。刘岱不听,执意率军前往,果于东郡边境遭黑山军主力伏击,大军溃败,刘岱本人及鲍信皆死于乱军之中!
“刘岱蠢材!徒害己身,更连累鲍信这等忠义之士!”关羽冷哼一声,既有对刘岱的不屑,亦有对鲍信之死的惋惜。鲍信曾助曹操起兵,亦与刘备有旧,素有清名。
郭嘉此时已收敛了慵懒之态,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精光暴涨,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刘岱一死,兖州顿成无主之地!曹操此刻正于魏郡前线与黑山贼浴血搏杀,闻此后院起火、州牧暴亡之噩耗,不知作何感想?而那袁本初,又岂会坐视兖州这块肥肉,落入他人之口?”
仿佛为了印证郭嘉的推断,仅仅数日之后,新的情报如雪片般接连传来。袁绍在邺城闻此剧变,大惊失色,深知兖州若彻底失控于己不利,立刻尽起大军,以迅雷之势火速回援,与正在苦战的曹操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于魏郡、东郡一带大破黑山军,斩首俘获无数,终将这群肆虐的流寇再度逐回太行山峦之中。经此一役,曹操对袁绍雪中送炭的“及时”救援更为感激,依赖更深;而袁绍则凭借此战之功,叠加新败公孙瓒的赫赫声威,其势力触角已毫不遮掩地深深插入兖州腹地。
青州西南面,原本隔岸观火的平静局势,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重塑,变得波谲云诡,紧张莫测。一道更大的阴影,悄然笼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