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事件的余波在上海滩持续激荡,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调整着自己的策略。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一场影响深远的密会正在法租界的一栋不起眼的小楼内进行。
张宗兴在阿明的护卫下,悄然来到约定的地点。
推开门,只见杜月笙已经先到,正与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交谈。见到张宗兴,那人立即起身,微笑着伸出手。
“张先生,久仰大名。鄙人杨永泰,曾在南京政府任职。”
张宗兴心中一震。杨永泰是国民党内的重量级人物,曾任蒋介石的秘书长,素有“小诸葛”之称。
他的出现,意味着南京方面对上海局势的关注已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杨先生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张宗兴谨慎地问道。
杨永泰示意众人落座,开门见山地说:“崇明岛一役,震动朝野。蒋委员长特派我来,一是表达对诸位英勇行为的赞赏,二是商讨后续合作事宜。”
杜月笙轻抚茶杯,不动声色:“委员长日理万机,还能惦记着我们这些江湖草莽,实在是荣幸之至。”
杨永泰听出了话中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
“杜先生过谦了。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各方精诚团结之时。委员长的意思是,希望将上海的抗日力量纳入正规军序列,统一指挥,共同抗日。”
张宗兴与杜月笙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提议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一旦接受整编,就意味着要受南京方面节制,失去自主权。
“杨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张宗兴缓缓说道,“只是上海情况特殊,日军势力盘根错节,需要灵活应对。若是纳入正规序列,反而容易束缚手脚。”
杨永泰似乎早有预料,不慌不忙地说:
“张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其实委员长还有一个方案:成立特别行动处,由张先生任处长,杜先生任副处长,直属军统局,但仍可保持相对独立性。”
这个提议更加巧妙,既给了名分,又保留了灵活性,但代价是要接受军统的指导。张宗兴心中冷笑,这分明是要将他们纳入戴笠的掌控之下。
“此事关系重大,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杜月笙打了个圆场。
杨永泰点头表示理解:“当然。不过时间不等人啊。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军正在策划大规模报复行动,目标直指租界内的抗日力量。”
他取出一份文件:“这是特高课最新制定的‘清剿计划’副本,中村一郎亲自督战。他们准备在下月初,以搜查恐怖分子为名,强行进入租界。”
这个消息让在座众人神色凝重。如果日军真的强行进入租界,现有的安全屏障将不复存在。
送走杨永泰后,张宗兴和杜月笙陷入沉思。
“老蒋这一手,是要逼我们做选择啊。”杜月笙叹道。
“不止如此。”张宗兴目光锐利,“他还要借日本人的手削弱我们。若是我们接受整编,就要受他节制;若是拒绝,就要独自面对日军的报复。”
......
就在二人商议对策时,赵铁锤匆匆赶来,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少帅来了!”
“什么?”张宗兴猛地站起,“六哥人在哪里?”
“就在码头,化装成商人来的。只带了高震山和几个贴身护卫。”
半小时后,在另一处秘密据点,张学良与张宗兴终于相见。
兄弟二人紧紧拥抱,百感交集。
“六哥,你太冒险了!”张宗兴责备道。
张学良大笑:“来看看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冒点险算什么!”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长话短说,我这次来,是要和你商议一件大事。”
张学良取出一份密电:“这是延安方面刚发来的。毛泽东、周恩来希望与我们合作,建立华北抗日联合阵线。”
张宗兴震惊地看着电报内容。这不仅仅是军事合作,更是政治上的重大突破。
“老蒋靠不住。”张学良直言不讳,“他想的永远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我们要想真正抗日,必须另寻出路。”
“六哥的意思是...”
“与共产党合作,建立真正的抗日统一战线。”张学良目光坚定,
“但这需要上海方面的配合。你们在这里的行动,已经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同情。如果能够公开支持这个倡议,将产生巨大影响。”
这个提议比杨永泰的更加大胆,但也更加危险。一旦公开与共产党合作,就意味着与蒋介石彻底决裂。
“六哥,你可想清楚了?”张宗兴沉声问。
“想得很清楚。”张学良站起身,走到窗前,“九一八那天,我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现在,是时候弥补了。”
他转身看着张宗兴:“宗兴,我需要你的帮助。不仅要军事上的配合,还要借助你在上海的影响力,争取各界支持。”
张宗兴沉默片刻,突然笑了:“六哥,从结拜那天起,我的命就是你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
就在这个夜晚,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定悄然做出。
张学良与张宗兴详细商议了后续行动计划,包括如何与延安方面建立联系,如何在舆论上造势,以及如何应对可能来自南京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另一端,中村一郎也在策划着他的阴谋。
“张宗兴必须死!”他对着特高课的特务们咆哮,“不惜一切代价,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他的人头!”
一张暗杀的大网正在悄悄撒开。中村启用了一支特殊的暗杀小队,成员都是精通中文的台湾籍和朝鲜籍特务,他们更容易混入中国人之中。
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也在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动向。当他得知张学良秘密赴沪的消息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个张汉卿,越来越不像话了!”他对戴笠说,“加强监视,一旦发现他与共产党接触的证据,立即报告。”
......
多股力量在上海这个舞台上碰撞、交织,一场影响中国命运的大戏正在拉开帷幕。在这个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将决定这个古老民族的未来。
夜深了,黄浦江上飘起细雨。
张宗兴站在安全屋的窗前,望着迷蒙的江面。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将走上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但为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义无反顾。
“六哥,无论前路如何,兄弟陪你走到底。”他轻声自语,手中的那枚结拜信物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新的斗争已经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将面对的不仅是外敌,还有来自内部的明枪暗箭。在这个血与火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