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规则精粹”这一硬通货和附近区域的简易洋流图,同盟的“规则浅滩前哨站”不再只是一个求生存的避难所,而是真正具备了成为一个 区域性贸易节点 的潜力。方明深知,信息与资源的流动就是财富与力量的源泉,他决心将这条刚刚开辟的贸易路线牢牢握在手中。
“精粹航线”的建立
方明抽调资源,组建了一支由三艘小型、灵活的“规则舢板”组成的 常备贸易舰队。这些舢板装备了基础的聚能符纹和存在护盾,满载着首批规模化生产的“规则精粹”,沿着洋流图标注的相对安全航道,开始了定期的贸易航行。
他们的主要交易对象,就是那个小型的“信息集市”以及途中可能遇到的其他友好本土存在。
贸易并非一帆风顺。不同的“新海”生物有着迥异的认知模式和交易习惯:
· 有些喜欢直接用规则碎片交换,需要引擎实时评估价值;
· 有些则偏好以物易物,对同盟拿出的一些“摇篮”内的小玩意儿(如结构精巧的机械模型、记录着不同生命形态数据的晶体)很感兴趣;
· 更有甚者,需要同盟提供某种特定的“规则服务”,例如利用“常数锚”技术帮它们短暂稳定巢穴周围的规则环境。
方明来者不拒,只要有利可图,只要能为同盟带来新的知识、资源或影响力。他像当年在星海夜市一样,灵活调整着交易策略,慢慢将“规则精粹”和同盟的信用推广开来。一条以“规则浅滩”为中心,辐射周边数个“流速单位”的 “精粹航线” 初步成型。
“时光贝”的收获与风险
根据集市中获得的情报,贸易舰队在一次航行中,成功定位了一小片“时光贝”的栖息地。这些巨大的贝壳如同沉睡的岛屿,散布在规则流相对平缓的“海床”上。
捕捞“时光贝”极其危险。它们的外壳坚固异常,而且能释放出扰乱心智的“时光涟漪”。贸易舰队付出了两艘舢板严重受损的代价,才成功捕获了五枚较小的“时光贝”。
带回前哨站后,由引擎进行小心翼翼的“启贝”作业。贝壳内部封存的并非物质,而是凝固的 规则信息片段:
· 三枚贝壳里是某种已消亡文明的艺术表达模式,价值有限;
· 一枚贝壳里记录了一种高效的“规则能量压缩”技巧,价值不菲;
· 而最后一枚,也是最小的一枚贝壳里,竟然蕴含着一小段关于 “播种者”离去方向 的模糊规则印记!虽然信息残缺不全,且路径难以解读,但这无疑是同盟来到“新海”后,获得的关于宇宙终极奥秘的最直接线索!
方明如获至宝,立刻下令引擎全力解析这段印记。他隐隐感觉到,追寻“播种者”的足迹,或许就是理解“新海”、乃至摆脱“守夜人”阴影的关键。
危机显现:“噬规则者”的阴影
然而,就在同盟的贸易活动逐渐走上正轨,并对“播种者”线索充满期待时,危机也不期而至。
一支完成贸易任务返航的舢板舰队,在航道上遭遇了袭击!袭击者并非某种智慧生物,而是一种形态不定、如同阴影般的 规则集合体!它们没有意识,只有纯粹的吞噬本能,所过之处,连规则流都会被其吞噬、湮灭,留下短暂的“规则真空”!
舢板舰队奋力抵抗,但其能量武器对这种存在效果甚微,最终只有一艘舢板凭借速度侥幸逃脱,带回了恐怖的影像资料。
【引擎分析】:暂命名‘噬规则者’。非智慧威胁,规则层面清道夫。其出现往往伴随着规则的剧烈扰动或高价值信息聚集。推测其被‘时光贝’开启时散逸的古老规则信息吸引而来。
“噬规则者”的出现,给蒸蒸日上的贸易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它们神出鬼没,难以预测,对航线和前哨站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方明看着影像中那吞噬一切的黑暗,眉头紧锁。他意识到,在“新海”做生意,不仅要应对有智慧的竞争对手,更要提防这些来自环境本身的、如同天灾般的危险。
“加强航线巡逻,开发针对‘噬规则者’的探测和预警系统。”
“同时,加速对‘播种者’印记的解析。我有预感,只有掌握了更高级的规则知识,我们才能在这片海上真正站稳脚跟,抵御这些威胁。”
贸易带来的繁荣与潜藏的危险并存。方明知道,同盟的“新海”创业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在这片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规则之海中,继续扬帆,奋力前行。
(同盟建立“精粹航线”,贸易步入正轨,并从“时光贝”中获得“播种者”线索。然而,本能性威胁“噬规则者”的出现,给繁荣的贸易蒙上阴影。方明意识到,唯有掌握更高级的规则知识,才能应对危机,真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