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雪》的票房奇迹,不仅创造了商业上的成功,更带来了一笔远超预期的巨额收益。当制片方将详细的财务报表送到萧逐云手中时,他看着那一长串数字,心中没有欣喜,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笔财富,是父亲用生命之火换来的,也承载着千千万万观众用掌声和泪水汇聚而成的爱与支持。
如何处理这笔钱,成了萧逐云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地意识到,这笔钱的意义,远非个人财富的增长,它更像是一份沉重的信托,一份需要妥善安置、让其发挥更大价值的社会责任。
父亲病榻前那场关于生命与传承的深谈,言犹在耳。父亲将艺术视为可传承的“念想”,那么,这份由艺术衍生出的、凝聚了社会关爱的财富,其归宿又应是什么?答案,在萧逐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它应该回归社会,去帮助那些像他们一样,正在与病魔艰难抗争的家庭,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父亲的苦难,能照亮更多人的黑暗。
一个阳光温和的下午,父亲精神尚可,正闭目养神。萧逐云坐在床边,握着他微凉的手,用极轻缓、如闲聊般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构想。
“爸,《长亭雪》的票房很好,分到我们手里的,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他顿了顿,观察着父亲的反应。萧惊弦的眼睫几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但没有睁开眼,呼吸平稳,表示他在听。
萧逐云继续轻声说:“我在想,这笔钱,是您用命拼来的,也是那么多观众支持我们才有的。它不应该只属于我们。”他感受到父亲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仿佛无声的询问。
“我想……以我们两个人的名义,把这笔钱的大部分,捐出去。”他语气坚定起来,“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支持癌症的防治和研究,特别是……针对晚期病患的安宁疗护和心理支持。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让他们在艰难的时候,能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无助。”
他说完,屏息凝神,等待着父亲的回应。这不仅仅是一个告知,他更需要父亲的认同,这将是他们父子二人共同的决定,是这场生命战役结出的另一颗果实。
病房里安静了片刻,只有阳光移动的细微声响。然后,萧逐云感觉到,父亲那只被他握住的手,极其缓慢地、却异常坚定地,回握了他一下。力度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紧接着,萧惊弦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惊讶,没有不舍,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欣慰的平静。他望着儿子,极轻、极轻地点了一下头。嘴唇翕动,用几乎听不见的气音,吐出了两个字:
“……好事。”
这一刻,萧逐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与父亲内心的意愿不谋而合。父亲追求的,从来不是物质的积累,而是价值的实现和爱的传递。这笔钱的用途,完美地契合了他对“传承”的理解——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爱与希望的传承。
有了父亲的首肯,萧逐云立刻行动起来。他全权委托陈叔和一支专业的律师、财务及慈善事务团队,着手筹备基金会的建立。整个过程,他提出了几个核心原则:
专业性: 基金会必须聘请顶尖的医学专家、护理专家和管理人才,确保善款能够科学、高效地用于指定的领域,真正惠及患者和家属。
透明性: 基金会的财务状况、资助项目、运作流程必须完全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对得起捐赠者的信任。
人文关怀: 不仅关注医疗技术的进步,更要注重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抚慰、疼痛管理、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提升(安宁疗护),提供“全人”关怀。
命名: 基金会最终定名为“惊弦逐云生命关怀基金”,既包含了父子二人的名字,寓意着生命的接力与延续,也点明了基金会的核心宗旨——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正向反响。
各大媒体纷纷以头版头条或显着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
“票房收益回馈社会,萧氏父子设立癌症关怀基金”
“从《长亭雪》到生命基金: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接力”
“萧逐云承父志,巨资捐赠彰显艺人社会担当”
报道中充满了敬意和赞誉,认为这一举动超越了个人利益的范畴,展现了艺术工作者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将因苦难而获得的财富,用于缓解他人的苦难,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高尚的行为。
公众的反响更是热烈无比。社交媒体上,#惊弦逐云生命基金# 迅速登上热搜榜首。无数网友留言表达支持和感动:
“这才是顶流该有的样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看《长亭雪》哭得不行,现在看到这个新闻,又哭了,这次是感动的!支持!”
“希望基金能帮助到更多家庭,萧老师一定要加油!”
“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艺术的温度,生命的厚度!”
许多企业和社会名人也纷纷表态,愿意以各种形式支持基金会的运作,或进行配捐。原本因电影而汇聚到萧氏父子身上的公众好感与敬意,此刻转化为了对这项慈善事业的实际支持。
在基金会成立的简短线上发布会上,萧逐云没有露面,只播放了一段他事先录制好的音频。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感谢大家对我父亲和《长亭雪》的厚爱。这笔钱,来源于电影,更来源于每一位观众的支持。如今,我们希望能将它回馈给社会,用于支持癌症防治事业,特别是晚期患者的关怀。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也是我们作为受益者,应尽的责任。愿这一点点心意,能像星星之火,给正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带去一丝微光和温暖。谢谢。”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的初衷,却比任何宣言都更加打动人心。
病房里,萧逐云将发布会的报道和公众的热烈反响,轻声读给父亲听。萧惊弦安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萧逐云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抹平静的光芒,似乎更加柔和、更加深邃了。
或许,对于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他来说,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社会价值再次连接,将个人的苦难转化为助人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圆满。
艺术的终点,是触动人心。
而慈善的起点,是回报社会。
萧逐云用这样一个决定,为父亲波澜壮阔的一生,添上了最后、也最温暖的一笔注脚。
这份由冰雪苦难中开出的慈善之花,必将芬芳远播,泽被后人。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