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希希也无语了,竟然还搞出这些误会。
不过叉烧她暂时不想吃了,前段时间吃了不少腊味饭,需要换换口味。
看向苏港,“小港,你来处理。”
“呃,好。”
苏港看向那一箩筐的叉烧,皱了皱眉,倒不是觉得处理这些叉烧难,毕竟都是肉,村里一家分一点,他们还高兴呢。
只不过,沈建国能让人送来这么多叉烧,估计花了不少钱,欠了不少人情,倒是让他觉得变成自个欠他的了。
一旁的小孙也是摸不着头脑,听到刚刚苏港说沈中校是个叉烧,总觉得不是好话,但他又不懂。
“谢谢你啊,小孙同志。”
两人一出苏希希家,金岁又被苏港踹了一脚,“臭小子,下不为例!”
“村长,我知道了!”金岁站直身子,他刚刚是想说的,可小祖宗说不说也没事,那他当然选择不说了。
“不结婚,你就等着眼馋武阳他们抱孩子吧。”
“村长,其实我比较想抱小祖宗。”
“做梦吧你。”苏港白了他一眼,背着手就走。
他也想抱小祖宗,小祖宗现在越来越大了,还有佩奇这个坐骑,村里人更别想抱到她了。
这两年,他抱小祖宗的次数,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金岁看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做梦也行啊,可他连梦都梦不到。
路上,遇到扶着李婷婷散步的武阳,打了声招呼。
武阳关心道,“金岁,咋脸色这么差?”
“没事,想着做梦的事。”
“啧,你还做梦呢,做啥梦啊?结婚?”
“去你的,老子孤身一人一身轻。”
“你就是在嫉妒我。”武阳挺起胸膛,“现在我有媳妇有孩子了,你就嫉妒吧。”
金岁翻了个白眼,“行行行,你最厉害,行了吧。”
又对着李婷婷说道:“嫂子,看看他的臭德行。”
“呸,滚吧你,别打扰我和婷婷散步。”
“哼!你这是嫉妒我想去哪就去哪。”
“有病!”武阳瞬间对他的脑子产生了质疑,“我们去给小祖宗请安了,懒得理你。”
金岁抱着手冷哼了一下,不过还是提醒道,“小祖宗在休息,你晚点去吧。”
李婷婷听到这么一说,“武阳,那我们晚一点再去吧,别打扰了小祖宗休息。”
“嗯,那我们去山下走走,不理金岁那个单身汉。”
李婷婷捂住嘴笑了笑,和武阳一块走另一条路。
“切~”金岁甩了下手,他没媳妇他骄傲!
京都
警卫员拿着电报敲了敲沈建国的门。
“进来。”
听到里面的声音,警卫员才敢进去,“中校,有两张您的电报。”
“哦。”接过人手中的电报,摆了摆手,警卫员这才出去。
看着上面的内容,沈建国有点不敢相信,这真是苏希希让苏港发来的吗?不肯吧?
苏希希同志咋会不让他去大槐树村呢,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肯定是苏港自己做主,随便发的。
又看到让他早点结婚,也是一脸的疑惑,苏港不可能关心他结不结婚的。
那只可能是苏希希同志了,这么想着,又高兴了起来,喃喃道:苏希希同志这是拿我当亲人看待了吧,不然不会催婚的。
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开始想着,既然苏希希把他当亲人,那他应该也要送点礼物,以表他这个亲人对她的友爱,但想了半天,也没想好送什么。
他知道的东西,就是八京糕,可来来去去就送这个,总显得不好。
想来想去都没想好,觉得晚一点吴百货大楼逛逛,说不定就知道买啥了。
想通后,又看了另一张电报,上面只有两个字:叉烧。
往后面翻了翻,仔细的看了又看,确实只有这两个字,而且还是苏港发来的,和另一张地址一模一样。
不解的摸了摸头,独自喃喃道:“这又是啥意思?让他多吃叉烧?还是要让他送些叉烧过去?”
叫来门外的警卫员,“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中校,我觉得是苏村长想让您送些叉烧过去吧,之前要材料不也是这样只写了名称嘛。”
沈建国点了点头,“我觉得也是。”
“过两天 ,你去多买些,然后让跟着农业部专家一块去的技术员带上,估计是苏希希同志想念之前在京都吃过的叉烧了。”
“是!”
要是苏希希知道他的想法,一定站起来反驳,她才不想呢,那么咸,没有他们村自个做的好吃。
可她却不能知道,而且沈建国还真利用各种方式,收罗到了一大框的叉烧。
被喊到办公室的小孙技术员有点懵,“沈中校,您确定这些都要拿给苏技术员吗?”
“确定啊!”
“这…这咋吃的完啊?”他现在有点怀疑沈建国的脑子了,苏技术员这么小一个人,吃这些叉烧,得吃到猴年马月啊。
“你懂啥,你都没去过他们村,苏技术员会是吃独食的人吗,肯定会分给他们村里人,这些还不够分呢。”
“你拿给她的时候,他们村的村长肯定会在边上,你要提醒他,不要贪他们小祖宗的东西。”
小孙点了点头,“呃……是!”
您都说那是他们的小祖宗了,咋会贪呢。
半个月后,刘新华领着五名农业部的专家还有小孙来到大槐树村。
虽然苏希希说不接待,但是人家第一次来,苏港还是得露面的。
但后面随行他就安排了大方跟着,地里的事,他都知道。
林博士笑着说道,“这就是大槐树村啊,我在京都可没少听到你们村的事啊。”
见大方没说话,刘新华连忙回应,“林博士还听过我们村的事情啊?”
“呵呵,都是建国和我说的,还有田部长也没少夸你们村。”
听到他喊建国,大方就明白了,这人和沈中校关系应该不错。
但尽管如此,这路上,都是刘新华在和林博士几个搭话,他只是有时候出声一下。
没过多久,几人就到了田里,现在离双抢也没几天了,望眼过去,一片金黄。
还有不少村民,穿梭在田地里,检查稻子的情况。
林博士也蹲下身子,看了下长出的稻子,还掐了几颗下来,“你们村的稻子长得真不错,颗颗饱满,看着几乎没有空瘪的。”
“哎哟,稻田里养鱼,难怪长得这么好,原来你们也懂这个方法。”
“不过,你们这个水稻的品种只是最普通的,就算在田里养鱼,增加了肥力,也不太可能这么饱满啊?你们还用了什么肥料?”
这就触到了刘新华的盲区了,他是真不懂,他下过地,但没沃过肥。
看向大方,“大方,你们是不是还用了其他肥料?”
“就普通的牛粪那些沃的肥,没啥特别的。 ”
“不可能!”林博士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个他也实验过,可是最后长出来的稻子可没这些这么好。
细想还是觉得肯定是他们的肥料不一样,问道:“大方同志,方便带我们去看看你们沃的肥料吗?”
他们村的沃肥法子,邻近的几个村子知道,特别是李家村和张家村,在得知他们用新法子沃肥后,就马上派人过来学,主打一个你们干啥他们就干啥。
杏花村等几个来往不是很多的村子,在试过他们稻田养鱼的法子,最后产量也确实多,所以也厚着脸皮过来学。
可以说,十里八村的沃肥法子,都和他们村的一样,所以大方也不介意这些专家知道。
“行,跟我来吧。”
“好!”林博士连忙站起身,起来太猛,好差点摔到田里。
“哎哟,林博士,您小心些。”刘新华赶紧扶着,这专家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他可就完了。
他这会也明白了,为啥大槐树村突然不想接待这些专家了,一出事,他们肯定要被拿出来垫背。
不过公社答应了,这担子他们也只能担着。
几人又跟着大方来到堆肥的地方,刘新华脸色也更加严肃,眼睛直盯着几个专家。
不过越走越近,味道也越来越重,他没忍住,捂起了鼻子。
倒是这几个专家一点也没有反应,让大方吃惊不少。
暗暗把这几个人的表现记在心里,晚点他还要去给村长和小祖宗汇报呢。
林博士几人一点也不介意这些臭味,他们对这些可积极了,而且这点臭味比他们之前闻到的都轻多了。
作为农业部的技术人才,他们也会触及制造肥料等方面的工作,而且这类工作他们都是从粪便中摸索出来的。
以前他们在试验田干活的时候,和别的农民没什么区别,以至于有些技术厂子,特别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也是泥腿子。
为此,林博士没少和别人吵架,一句:有本事你别吃我们研究出来的粮食种子和化肥,让他们都不敢当面嘲笑。
“你们这些原材料和其他的都大差不差的,可是咋臭味没那么臭啊?”
大力解释道,“这些牛粪和秸秆,草木灰等东西,完全的交合在一块,自然味道就没那么臭了。”
“但这个沃肥池里沃的肥时间还不够,等时间再长些,基本没啥味道了。”
林博士提出疑问,“你们一直都是这么沃肥的吗?”
“不是,改了一点以前的法子。我们小祖宗说了,之前这些肥料太臭,就是牛粪那些都没充分被利用,所以就容易臭,效果还不好。”
“怎么改的?”
“改良比例咯,牛粪要多少,秸秆要多少,草木灰要多少,这些都要经过计算的。我们村也是实验了好几次,才定下来的。”
“你们还会实验?”
“当然会了,我们虽说是泥腿子,但是现在也开始读书识字了。”大方说得一脸骄傲,他敢保证,别的村肯定没有他们村有文化。
继续说道:“不都说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你们也太聪明了,难怪领导都说群众的智慧是难以想象的。”
“呵呵,没有,都是我们小祖宗的功劳。”大方可不敢拦功,村里很多都是小祖宗提出来的,稻田养鱼也是。
他们都习惯听长辈的话,而且他们也知道小祖宗不会害村子。
再加上小祖宗那聪明的脑袋,自小就不同寻常,让他们更加的听从她的话。
结果也如预料中的一样,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就是发展得有点快,让村民一下子变得富有,大家都有点没反应过来,所以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分钱分两半花。
只有在小祖宗的需求上,舍得大手大脚的。
“你们小祖宗现在有空吗,我想和她请教请教。”
“这我不清楚,我给您问问吧。”
“行,我等你消息。”
刘新华继续带着林博士几人去地里闲逛,除了看水稻,他们还要看玉米这些,主要是记录他们村的种植情况。
大方连忙去找苏港和小祖宗,把刚刚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苏港一听,骂道:“沈建国这个叉烧,我就知道,这些专家肯定都是他叫来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话刚落,外面就传来声音,“苏技术员在吗?”
大方出去一看,是跟着林博士一块来的小孙,不过他是军区机械厂的技术员,来向苏千他们学习彩电的制造。
“孙技术员,你找我们小祖宗有什么事吗?”
“大方同志,你喊我小孙就行了。这些叉烧都是沈中校让我带给苏技术员的,我刚刚忘记拿过来了。”
“哦,那你进来吧。”
大方看着他手上的一筐叉烧,有点不明白,小祖宗最近又喜欢上叉烧饭了吗?前几天不是才说吃腊味饭腻了,想换个口味吗?
而不解的不止他,还有苏港和苏希希。
“小孙同志,你们中校让你带这么多叉烧来干嘛?”
“苏村长,不是您说苏技术员喜欢吃京都的叉烧吗?”
“我啥时候说了?”苏港感觉自个脑海里有一百个问号,他没说过啊!
苏希希也看向他,她啥时候说喜欢吃京都的叉烧了?
拍了下脑袋,苏港想起来自个发电报骂他的话,明白沈建国是误会了。
懊恼的说道,“嘿,这个沈建国,还真是个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