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省如火如荼的“顶流”景象,以及其带来的巨大社会关注度和潜在的经济拉动效应,显然已不仅仅是地方事务,它像一股强烈的冲击波,直达中枢。
就在祁国栋和孙陆雨还在为如何引导这“泼天富贵”转化为持久发展动力而殚精竭虑时,一通来自京城的绝密电话,以最高优先级接入了祁国栋的办公室。来电显示是那个极少启用、代表最紧急事务的代码。
祁国栋面色一凝,挥手让秘书退下,深吸一口气后才拿起听筒。
“我是高桥省委书记祁国栋。”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国栋同志,中央决定,请你和江北省委王书记,立即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火速进京。有重要事宜相商。”
没有寒暄,没有细节,只有不容置疑的命令和极致的紧迫感。“火速”二字,重若千钧。同时召见两位毗邻省份的封疆大吏,这绝非寻常。
“是!我立刻出发。”祁国栋没有任何犹豫。
“行程已安排,专机在机场待命。注意保密。”
电话挂断,办公室里只剩下祁国栋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江北省?他心里猛地一沉,各种猜测瞬间闪过脑海。
江北省与高桥省毗邻,同属一个经济板块,但近年来发展相对滞后,面临产业结构老化、增长乏力等问题。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同时召见两省书记……
他立刻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孙陆雨:“陆雨,我马上要进京,归期未定。省里工作,你全权负责,稳住大局。”他没有多说,但语气中的凝重,孙陆雨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
“明白,你放心。”孙陆雨的回答简短有力。
几乎是同一时间,江北省委书记王启明也接到了内容完全相同的命令。
两位封疆大吏,如同被无形的手同时拨动,分别从高桥省省会榕城和江北省省会江州出发,乘坐专机,划破夜空,向着同一个目的地——京城,疾驰而去。
飞行途中,祁国栋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他回忆着近期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考着高桥省突然获得的巨大流量和关注度,再联想到江北省的发展困境……
一个模糊而大胆的猜想逐渐在他心中成型,但这个想法太过惊人,连他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几个小时后,两架专机几乎前一后降落在京城西郊的专用机场。没有过多的接待仪式,只有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舷梯下。
“祁书记,王书记,一路辛苦。请随我们来。”工作人员神色严谨,引导他们坐上两辆黑色的红旗轿车。车窗玻璃颜色很深,从外面几乎看不到内部。
车队没有驶向通常接待地方大员的宾馆,而是直接开往了那个被誉为“政治地标”的京西宾馆。
这里曾见证过无数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时刻,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
入住手续极其简练,全程由工作人员代为办理。祁国栋和王启明被安排在相邻的两个套间。在走廊里,两位书记短暂地碰面了。
王启明年纪稍长,面容敦厚,但此刻眉头紧锁,眼神中带着与祁国栋相似的困惑与凝重。
“国栋书记。”王启明主动伸出手。
“启明书记。”祁国栋与之紧紧一握,“看来,这次召见,非同小可啊。”
王启明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是啊,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心里直打鼓啊。你们高桥最近……可是风头正劲。”
祁国栋苦笑一下:“风大,浪也急啊。走吧,先安顿下来,等通知。”
两人没有再多言,各自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房间。套间宽敞而肃静,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有的、混合着历史沉淀与权力重量的气息。
祁国栋走到窗边,轻轻拉开一丝缝隙,远处,那片被称作 “东海” 的广阔水域和连绵建筑群,在夜色与灯火中若隐若现,那里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运作中枢。
他知道,明天,或许就在几小时后,他和王启明就将踏入那片区域,去面对一个可能彻底改变两省数千万人命运的重大决策。
他关上窗,房间内重回绝对的安静。这份安静,却比外面任何的喧嚣都更让人心潮起伏。高桥省的“火”,究竟会引向何方?中央的“大胆决定”,又会是什么?
一切,都笼罩在京城深邃的夜幕下,等待着黎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