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软件最终还是败给了选择困难症。
苏棠蹲在厨房角落里,对着仅剩的两包泡面进行了一场长达五分钟的“哲学思辨”:
红烧牛肉还是老坛酸菜?
最后她闭眼摸了一包,是老坛酸菜。
“行吧,天意。”
她毫无波澜地拆开包装,烧水,等待水开的三分钟里,她靠在厨房门框上,眼神放空,几乎又要睡过去。
水壶刺耳的鸣叫把她惊醒。
她慢悠悠地泡上面,盖上盖子,用一本不知道哪里翻出来的封面花里胡哨的杂志压住。
等待面好的五分钟,她瘫在椅子上刷了会儿手机。
不出所料,她的私信和评论区依旧热闹非凡。
除了粉丝的彩虹屁和路人的好奇,还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主播除了睡觉还会干嘛?”
“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德不配位。”
“一看就是剧本,坐等塌房。”
“能不能表演个才艺啊?唱歌跳舞啥的?”
苏棠扫了一眼,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有点无趣。
德不配位?她配不配不知道,但热度是真的很配现在的她。
面好了,她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酸菜味弥漫开来。
她端着红彤彤的泡面碗回到电脑前,也没管直播开启后的画面,自顾自地坐了下来。
她先是凑近碗沿,小心翼翼地吹了吹气,然后吸溜起一根面条。
烫得她嘶嘶吸气,却一脸满足。
【咦?主播上线了?】
【这是在吃泡面?老坛酸菜?】
【哈哈哈这朴实的画风,爱了爱了。】
【主播素颜吃泡面也好可爱!】
【棠棠今天播什么?】
苏棠这才注意到摄像头有点歪,但暂时懒得去调整,反正吃面也不影响。
她没看弹幕,专注地吃着面,偶尔咬断一根特别长的,发出轻微的哧溜声。
吃到一半,觉得有点辣,又起身去倒了杯凉白开,咕咚咕咚喝下去半杯,满足地叹了口气。
整个过程,安静得只剩下她吃面的细微声响和偶尔喝水的咕噜声。
弹幕却自己玩起来了:
【沉浸式吃播,get!】
【《论主播如何用三块钱的泡面吃出三百块的感觉》】
【她甚至懒得跟咱们互动……】
【我竟然看饿了,果断下单泡面!】
终于,有弹幕忍不住开始提问了:
【主播主播,今天还睡觉吗?】
苏棠瞥了一眼,咽下嘴里的面,懒洋洋地开口:“困了就睡。”
【那会表演才艺吗?比如唱个歌?】
苏棠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淡定回复:“可以,但没必要。”
弹幕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多的“哈哈哈”。
【可以,但没必要!精辟!】
【新时代摆烂宣言!】
【学到了,下次我妈让我干活我就这么回!】
又有人问:【棠棠,明天播什么呀?给我们点期待呗!】
苏棠用塑料叉子搅和着碗里剩下的汤和面条,头也不抬:“随缘吧。”
【问题不大!】
【懂了,主播的字典里没有计划二字。】
【随缘播,随缘看,随缘打赏,完美!】
“问题不大”、“随缘吧”、“可以,但没必要”……这些极其符合苏棠人设的咸鱼语录,伴随着她沉浸式吃泡面的直播片段,被粉丝们迅速剪辑成短视频。
有些粉丝还配上了各种魔性的表情包和背景音乐,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
它们精准地戳中了许多在快节奏、高压社会下疲惫不堪的年轻人的内心。
那种对“内卷”的无言抗拒,对“必须积极向上”的潜在叛逆,在苏棠这种理直气壮的咸鱼中,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和一种奇特的认同感。
仿佛喜欢她,支持她,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支持那个也想躺平却不敢的自己。
直播间的人数稳定在五六万,没有昨天那么爆炸,但热度依旧惊人。
打赏虽然没有【凤傲天】那种一掷千金的规模,但小礼物和“粉丝团”的加入络绎不绝。
直播间点数上涨得像涓涓细流,持续不断。
苏棠吃完最后一口面,把汤也喝得差不多了,抽了张纸巾擦擦嘴,动作慢得像放了0.5倍速。
她看了看时间,直播了大概四十多分钟,主要是吃面。
“嗯,今天运动量也达标了。”她对着麦克风总结陈词,然后挥了挥手,“下了,各位随缘再见。”
说完,也不管弹幕的挽留和“拜拜”,直接干脆地关闭了直播。
屏幕黑了下去。
苏棠满足地靠在椅背上,摸了摸微胀的肚子。
泡面虽然没啥营养,但偶尔吃一次,确实能带来简单直接的快乐。
她完全不知道,就在她安心享受这片刻饱腹后的慵懒时,她的“咸鱼语录”正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迅速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文化现象。
而她本人,只是觉得有点困,考虑着是现在睡个回笼觉,还是玩会儿手机再睡。
哎,人什么时候进化成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睡饱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