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夜深宫烛映残身,榻前交心语谆谆。非是帝王传嗣意,乃托江山与凤臣。
**内容:**
谶语风波的尘埃,在云昭的雷霆手段下暂时落定。然而,强行临朝与怒斥群臣,耗尽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元气。紫宸殿的寝宫内,药香比往日更加浓郁,云昭半倚在龙榻上,脸色在烛光下显得灰败,呼吸声粗重而断续。
苏璃屏退了所有内侍,亲自守在榻前,为他更换额上的冷帕。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云昭缓缓睁开眼,目光不再有朝堂上的锐利逼人,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与洞悉世事的清明。他看向苏璃,这个陪伴他走过最艰难岁月,屡次在他困顿之时带来转机的女子。
“今日……吓着了吧?”他的声音沙哑低沉。
苏璃轻轻摇头,将温热的参汤递到他唇边:“陛下龙威震慑宵小,臣妾只觉心安。”
云昭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便推开了。他示意苏璃坐下,目光在她沉静的面容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灵魂深处。
“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他开口,语气平静得近乎残酷,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这次,怕是难熬过去了。”
苏璃心头一紧,想要开口,却被云昭抬手制止。
“听朕说完。”他喘了口气,继续道,“朕走之后,这大周的江山,便要交给承睿了。”
提到太子,云昭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为人父的慈爱,但更多的,是深深的忧虑。
“承睿……是个好孩子,仁孝,宽厚。若在太平盛世,或可为一守成之君。但如今……”他顿了顿,声音更沉,“开国未久,内有权贵盘根错节(如蒲家),外有强邻环伺,朝中派系纷争……他性子过于仁弱,缺乏决断,朕怕他……镇不住啊。”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苏璃,那里面不再有帝王的审视,只有一种近乎托付的恳切与绝对的信任。
“蒲家,尤其是刘瑾虽已流放,但其家族势力犹在,德妃心思也不简单。朕在,他们尚能安分;朕若不在了,承睿恐被其架空,沦为傀儡……这是朕绝不愿看到的。”
苏璃静静地听着,心中已隐隐猜到云昭接下来要说什么,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苏璃,”云昭唤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爱卿”,也不是“才人”,而是平等地呼唤,“这满朝文武,朕观察了这么多年。有忠直的,但过于刚硬易折;有圆滑的,却缺乏担当;有能干的,又未必全然忠心……唯有你。”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你有机敏的头脑,有超越时代的见识,更有在危局中稳住阵脚的魄力!你懂朕想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所以,朕把承睿,把这大周的江山,托付给你。”
苏璃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尽管有所预感,但亲耳听到这石破天惊的嘱托,依然让她心神剧震。
云昭的目光不容置疑,带着一种穿越者特有的、对所谓“正统”的超越:“朕要你,竭尽全力辅佐承睿。若他能成器,你便做他的肱骨之臣,助他坐稳这江山;若他实在不堪造就,或被权臣裹挟,危及社稷……”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掠过一丝决绝,声音虽轻,却重如泰山:
“……那么,在必要时,朕准你,取而代之。”
苏璃霍然起身,跪倒在榻前:“陛下!此言臣妾万不敢受!太子乃国之根本,臣妾岂敢……”
“这江山,不是他云承睿一人的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云昭打断她,语气激动起来,引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咳罢,他死死抓住苏璃的手,那手心冰凉,却带着最后的热度,“朕在意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能否过得更好!朕开创的基业,能否延续下去!交给能让它更好的人,朕才放心!你……明白吗?”
这是他作为现代灵魂,对苏璃能力的终极认可,也是他超越这个时代局限的、最沉重的托付。
苏璃看着帝王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与深切的期望,看着他因疾病和操劳而迅速衰朽的容颜,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她俯下身,深深一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妾……定不负陛下所托。”
这一拜,拜别的是知遇之恩,承接的,是万里江山的未来与无限沉重的责任。
**章尾:** 龙榻沉沉托社稷,凤眸灼灼承万钧。夜深忽闻惊天命,从此身系大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