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州那句“是我父亲”,像一块冰投入了方才几乎要沸腾的空气里,瞬间冷却了所有涌动的暧昧与温情。林晚意清晰地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那并非畏惧,更像是一种混合着戒备、无奈与冰冷的疏离。
他对着她微微颔首,示意她稍等,随即转身走到窗边,接起了电话。
“父亲。”
他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与平淡,听不出丝毫波澜。林晚意站在原地,方才被他指尖拂过的发梢似乎还残留着一点虚幻的触感,心脏却已从高空缓缓回落,带着一丝莫名的空荡和为他隐隐的担忧。她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只能从陆寒州简短而克制的回应中,捕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嗯。”
“我知道。”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我自有分寸。”
每一句都像经过精心打磨,不带情绪,却壁垒分明。林晚意几乎能想象到电话那头陆擎宇施加的压力,关于她,关于“归晚”,关于陆寒州一次次看似“不合时宜”的插手和维护。
通话没有持续很久。陆寒州挂断电话,在原地停留了几秒,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楼宇,背影显得有些孤直。然后,他转过身,脸上已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眼神比刚才更深沉了些。
“没什么大事。”他走回办公桌后,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谈论天气,但林晚意知道,那只是他惯有的、将所有风雨隔绝在外的伪装。
林晚意没有追问。她了解他,若他不想说,追问毫无意义。她只是看着他,轻声问:“需要我做什么吗?”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保护的人,她也想为他分担一些重量,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陆寒州抬眸看她,对上她清澈而带着关切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试探,没有畏惧,只有纯粹的询问和支持。他冰封般的心湖似乎被投下了一颗温暖的石子,漾开细微的涟漪。
“做好‘归晚’,做好你自己。”他看着她,声音低沉而肯定,“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林晚意瞬间明白了。陆擎宇施加的压力,核心依然在她和“归晚”身上。她的成功,她的独立,她所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是对陆擎宇那些“不必要”论调最有力的回击,也是对陆寒州所有支持最坚实的背书。
她郑重点头,所有的杂念和方才那一丝旖旎都被压下,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我明白。”
因为这个小插曲,之前那份几乎要破土而出的情感被暂时搁置,但某种更深层次的连接却似乎因此建立。他们之间,不再仅仅是欣赏与庇护,更多了一份并肩作战的默契与理解。
离开陆寒州的办公室,林晚意直接回到了“归晚”。她没有时间沉溺于个人情绪,严师傅的信任,陆寒州面临的压力,都化为了她前进的更强动力。她立刻召集团队,将与合作的消息正式公布,并开始全力推进专属工坊的筹建工作以及下一个高级珠宝系列的构思。
她将自己投入了疯狂的工作中,画图,研究新到的“圣玛利亚海纹石”原石特性,与团队头脑风暴。她知道,只有拿出更惊艳、更具说服力的作品,让“归晚”站得更稳,飞得更高,才能不负所望。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晚意还在办公室对着一块形态奇特的“圣玛利亚”原石构思。手机屏幕亮起,是陆寒州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拍的是一份放在他书房桌面上的文件,只露出了标题一角——《陆氏集团董事会季度议程(内部草案)》,在非核心议案一项里,用红笔圈出了一行小字:「审议集团与非核心关联品牌(如‘归晚’工作室)合作项目的效益评估与风险管控」。
紧接着,他又发来一条信息:
「例行公事,不必在意。按你的节奏走。」
他没有多说,却用这种方式,将潜在的风暴悄然告知,同时给予她最坚定的安抚。他没有选择隐瞒,让她蒙在鼓里,也没有过度渲染,让她徒增压力。他只是让她知道,然后告诉她:我相信你。
林晚意看着那两条信息,看着那张照片里冷静克制的红圈,心中涌起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奇异的平静和更强的斗志。她回复:
「好。」
她放下手机,重新拿起画笔,目光落在眼前那块蕴藏着海洋般深邃纹理的宝石上。灯光下,宝石内部的纹路仿佛在缓缓流动,充满了无限可能。
外界的风雨,似乎都变成了背景音。她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用作品说话,用实力证明。这不仅是为了“归晚”,为了不辜负严师傅和团队,也是为了那个在风雨前端,为她挡下大部分压力,却只轻描淡写告诉她“按你的节奏走”的男人。
他们的目标,从未如此一致过。
然而,就在林晚意全心投入新系列设计,试图用更快更耀眼的成功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董事会发难时,她接到了苏城严师傅一个语气异常沉重的电话。
“林小姐,”严师傅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洪亮,带着一丝疲惫和困惑,“工坊的选址和前期审批,本来都很顺利,但今天突然被卡住了……说是规划方面有些‘问题’,需要重新评估。”
林晚意的心猛地一沉。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严师傅,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吗?或者,是哪方面提出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严师傅叹了口气:“对方说得很含糊,只说是接到了上面的指示。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好像……和陆氏集团总部那边,有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