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权路青云》第四十章:新的征程与暗流再起
深秋的阳光穿过省委大院那棵古老的梧桐树,在柏油路上留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林辰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这条熟悉的道路上,心中感受着新职务带来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省委副秘书长这个位置,虽然没有之前负责改革工作时那么前沿,却也处于整个省委运转的核心枢纽呢。
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见到他,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声“林秘书长”。这个称呼代表着信任,更代表着责任。
“秘书长,这是今天需要您过目的文件。”新来的秘书小陈将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态度谨慎而恭敬。
林辰点点头,目光落在最上面那份《关于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意见》上。这是他上任后推动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旨在从制度层面防范类似“镜面组织”事件的再次发生。
翻看文件时,林辰注意到一处细节:某个处室在反馈意见中,对干部财产公示条款提出了看似合理实则弱化的修改建议。这个处室的负责人,正是之前那次未遂政变中立场模糊的王副厅长。
林辰用红笔在旁边批注:“此条款系核心内容,不宜弱化。请重新斟酌。”语气平和但立场坚定。
上午的处长例会,气氛明显不同于往昔。各位处长的汇报更加简洁务实,提出的问题也更加切中要害。林辰能感觉到,经过那场风波,整个办公厅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
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林辰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几个重要处室的负责人似乎在避免与他直接眼神交流,汇报时的语气也过于公事公办。
会后,林辰特意留下督查处处长李强:“老李,最近各部门配合度怎么样?”
李强略显犹豫:“整体不错,就是...就是有些部门似乎有点过于‘谨慎’了,很多事情都要反复请示汇报。”
林辰心中了然。这是典型的“软抵抗”,说明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服从,内心仍在观望甚至抵触。
中午在食堂,林辰特意与几个年轻科员坐在一起。年轻人少了些顾忌,谈话间透露出更多信息:
“听说最近有些领导经常私下聚会,地点很隐蔽...” “某某处长突然把子女送出国了,有点突然...” “上头的政策是好,但到了下面执行起来就变样...”
这些碎片信息让林辰意识到,虽然主要头目落网,但其经营多年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并未完全清除。一些人转入地下,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活动。
下午,林辰主持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座谈会。让他在意的是,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都以各种理由请假缺席,派来的代表又大多没有决策权。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中央巡视组提前抵达,要求立即汇报近期工作。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所有安排。林辰敏锐地感觉到,这绝非偶然。
巡视组的听取汇报会上,组长直接发问:“据了解,我省在清理‘镜面组织’残余势力方面进展缓慢,是否存在阻力?”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林辰谨慎回应:“清理工作正在依法依规推进,但确实遇到一些复杂情况。部分涉案人员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时间厘清。”
巡视组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时间不等人啊,林秘书长。中央希望看到更实质的进展。”
汇报结束后,林辰立即向周明华汇报情况。令他意外的是,周明华似乎早已料到:“这是意料之中的。有些人以为风头过了,又开始活动了。”
周明华递给林辰一份材料:“这是近期收到的一些举报信,指向几个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你怎么看?”
林辰仔细翻阅,发现举报内容大多证据不足,但指向性很强,似乎是有组织地在针对某些干部。
“我觉得需要谨慎处理。”林辰表态,“既不能放过问题,也不能被利用来打击异己。”
周明华赞许地点头:“很好,保持清醒头脑。这样,你牵头成立一个核查小组,秘密调查这些举报的真实性。”
这个任务既敏感又危险。林辰明白,这可能是对方设下的又一个陷阱,也可能是真正突破的机会。
当晚,林辰加班挑选核查小组成员。他特别选择了几位背景干净、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包括之前表现不错的小张。
深夜回家时,发现苏雨薇还在等他。她已经基本康复,但脸色仍有些苍白。
“今天巡视组来了?”苏雨薇关切地问。
林辰点点头,将大致情况告诉她。如今,苏雨薇成为他少数可以完全信任的人。
苏雨薇沉思片刻:“我觉得你应该从金融系统入手。‘镜面组织’的核心是资金流动,只要查清资金链,就能顺藤摸瓜。”
这个建议与林辰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二天,他秘密约见了省银监局局长老郑。老郑是李振邦的老部下,值得信任。
“资金流向确实有问题。”老郑证实了林辰的猜测,“最近发现几个可疑的跨境资金流动,手法很隐蔽,但规模不小。”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资金流动似乎与某些国企的海外投资项目有关。而负责这些项目的,正是之前提出弱化财产公示条款的王副厅长。
线索开始串联起来。林辰立即部署核查小组,重点调查这些海外项目的审批过程和资金使用情况。
调查进行得并不顺利。相关文件“意外”丢失,关键经办人“突然”休假,甚至连存储数据的服务器都“恰好”故障。
这些“巧合”让林辰更加确信,背后一定有人在故意阻挠。
一周后,核查有了突破。小组中的一位年轻干部小杨,通过私人关系从银行系统获得了一份关键流水记录,显示某国企向海外某空壳公司支付了巨额“咨询费”,而这家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疑似王副厅长的亲属。
林辰立即将这一发现向周明华汇报。但令他意外的是,周明华的反应相当谨慎:“这个证据还不足以下结论。王副厅长是老同志,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这种态度让林辰心生疑虑。周明华之前还要求彻查,现在却变得保守,难道...
当晚,林辰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小心你身边的人。某些人比你想象的更善于伪装。”
电话来自一个无法追踪的号码,但语气让林辰想起已经牺牲的李振邦。
紧接着,林辰收到一封加密邮件,里面是一段模糊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在“镜面组织”事件最紧张的时期,周明华曾秘密会见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而这个人疑似是陈教授的亲信。
这个发现让林辰如坠冰窟。如果周明华也有问题,那他该相信谁?
第二天,林辰以汇报工作为名试探周明华:“书记,我觉得王副厅长的问题可能不止这些,是否需要深挖?”
周明华沉吟片刻:“小林啊,办案要讲证据,不能凭猜测。现在大局为重,稳定是第一位的。”
这番话看似有理,但与他之前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林辰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调查陷入僵局。更糟糕的是,小组中的小杨突然申请调离,理由是“家庭原因”。林辰敏锐地感觉到,这很可能与调查有关。
他约小杨私下谈话:“是不是有人给你压力了?” 小杨支吾其词:“没有...就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临走时,小杨悄悄塞给林辰一张纸条:“小心郑局长。”
林辰心中一凛。老郑是他信任的人,如果连他都有问题,那整个调查可能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重重迷雾中,林辰决定冒险一试。他通过特殊渠道,直接联系了中央巡视组组长,请求秘密会见。
会面安排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地点。让林辰意外的是,巡视组长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来:“我们知道你面临的困难。实际上,周明华同志的行为是在我们授意下的。”
林辰震惊:“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局。”巡视组长解释道,“我们怀疑省里有更高层的保护伞,所以故意让周明华表现得犹豫不决,引蛇出洞。”
他出示了一份文件:“根据我们的调查,郑局长可能有问题。你收到的那段监控视频,就是他故意泄露给你的。”
林辰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处在多层棋局中,每一步都被算计。
“那我现在该怎么做?”林辰问。
巡视组长郑重地说:“继续你的调查,但要更加谨慎。我们会暗中保护你,但表面上不会介入。”
回到办公室,林辰重新梳理所有线索。如果老郑是内鬼,那么他提供的资金流向信息可能也是陷阱。
林辰决定将计就计,故意向老郑透露一个假消息:声称发现了某个海外账户的线索,即将请求境外协查。
果然,不到24小时,这个账户的资金就被迅速转移。操作手法专业而迅速,明显是内部人员所为。
林辰立即冻结了相关人员的出境权限,同时秘密部署监控。他知道,鱼就要上钩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苏雨薇突然再次病倒。医生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她体内的毒素并未完全清除,而是转入了慢性发作阶段。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毒素,需要特定配方才能完全解毒。”主治医师说,“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解药,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林辰心如刀绞。他明白,这是对方的新一轮警告和威胁。
当晚,他接到一个加密信息:“停止调查,否则下一次就不是慢性中毒了。”
林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中的证据足以扳倒几个重要人物,但也会将自己和爱人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是妥协保护所爱之人,还是坚持原则冒险到底?
这一刻,林辰想起李振邦的牺牲,想起那些被这个犯罪网络摧毁的家庭,想起自己重生时许下的诺言。
他拿起电话,接通巡视组长:“我决定继续调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传来坚定的声音:“好。中央会全力支持你。”
挂断电话,林辰看着窗台上那盆君子兰。在经历风雨之后,它依然顽强地活着,新生的嫩芽在灯光下泛着希望的光泽。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但林辰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勇往直前。
因为有些战斗,必须有人去打。有些真相,必须有人去揭开。
而这场关乎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现在才真正进入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