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雨点猝然砸落,转瞬便织成密不透风的雨幕。海南文昌的航天博览会会场内,原本喧闹的人群已被紧急疏散,只剩下身着战术背心的特勤人员在雨水中穿梭,黑色的身影与“长征十号”银灰色的箭体形成鲜明对比。陆沉站在展馆二层的指挥岗,手中握着温热的战术电台,耳机里不断传来各点位的布防汇报。“东入口安检处已增设三道金属探测门,技术组在通风管道安装了震动传感器。”“西展区的核心技术模型已覆盖电磁屏蔽装置,防拆卸触发装置已激活。”
他低头看向手腕上的军用手表,时针刚过下午三点——距离北极科考站发出求救信号已过去四十分钟,纽约那边的追缉行动应该也已展开。苏晴的身影出现在指挥岗门口,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脸颊上沾着几点泥渍,手中举着一台平板电脑快步走来:“陆队,纳米涂层的深度解析有新发现!除了北极坐标,涂层内部还嵌着一段超高频加密通讯频率,刚才技术组尝试对接,捕捉到一段碎片化的语音信号。”
陆沉接过平板,屏幕上跳动着杂乱的声波图谱,苏晴指尖轻点,一段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缓缓流出,电流声中夹杂着冰冷的男声:“‘眼睛’已锁定‘长弓’,纽约那边‘猎户座’到手,北极‘粮仓’的钥匙即将取出,三点整准时收网。”语音戛然而止,平板上的信号条瞬间归零。陆沉的瞳孔骤然收缩——“长弓”分明是“长征十号”制导系统的代号,只有核心研发团队和情报部门知晓;而“粮仓”,极有可能是斯瓦尔巴种子库的暗语。
“三点整……”他抬腕看表,距离约定时间仅剩八分钟。窗外的雨势愈发狂暴,风裹挟着雨水撞击展馆的玻璃幕墙,发出沉闷的轰鸣。突然,耳机里传来东入口安检员的急促汇报:“陆队!发现两名持伪造记者证的人员,随身携带的相机内部藏有微型爆炸装置!”话音未落,一阵刺耳的金属撕裂声便从底层传来,伴随着人群的惊呼。
陆沉抓起桌上的突击步枪,快步冲向楼梯间:“各单位注意!嫌犯触发一级警报,立刻启动A组围堵预案!苏晴,带技术组守住核心展区,务必保护制导系统的参数芯片!”楼梯间的应急灯在震动中闪烁,他刚抵达底层,便看见两名身着黑色雨衣的嫌犯正与安检人员缠斗,其中一人已挣脱束缚,朝着“长征十号”模型的燃料舱部位扑去——那里正是核心技术参数的临时存储点。
“站住!”陆沉大喝一声,脚下发力,身体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嫌犯闻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将手中的相机掷向地面。“轰隆”一声闷响,相机炸开一团白色烟雾,刺鼻的催泪瓦斯迅速弥漫开来。陆沉早有防备,立刻屏住呼吸,凭借战术手电的微光锁定嫌犯的身影,一个侧翻滚到立柱后,精准地射出两发橡胶弹,击中嫌犯的小腿。
嫌犯惨叫一声倒地,陆沉上前迅速将其制服,手铐在雨声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说!你们的接头人是谁?三点整的收网计划是什么?”他将嫌犯按在湿漉漉的地面上,雨水混合着催泪瓦斯的残留液顺着脸颊滑落。嫌犯牙关紧咬,嘴角却勾起与先前审讯者如出一辙的诡笑,就在陆沉察觉不对时,对方突然猛地仰头,舌尖下渗出黑色的血珠。
“又是氰化物。”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带着技术组成员用防爆毯覆盖了另一枚未引爆的装置,“陆队,刚才总部发来最新情报,纽约的嫌犯在逃亡中留下了一个加密U盘,破解后发现是‘长征十号’的初步设计图,还有一张标注着文昌展馆通风管道分布图的草图——他们的目标是从通风管道潜入核心区。”
陆沉抬头望向展馆顶部错综复杂的通风管道,雨水正顺着管道接口处滴落。他突然想起苏晴之前提到的通风管道内壁的“深渊之眼”涂鸦,心中豁然开朗:“他们早就踩过点了,通风管道是他们的备用路线。通知技术组,立刻对所有通风管道进行热成像扫描,另外,调取展馆近一周的监控,重点排查维修人员和保洁人员的身份——内鬼就在其中。”
雨幕中,一架军用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展馆外的空地上,机身侧面的八一军徽在雨水中格外醒目。情报处长带着几名身着黑色西装的技术专家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陆沉,北极那边传来坏消息,科考站的测控终端被抢走了,但我们的卧底传回来消息,‘深渊’要在北极冰盖的秘密基地里,将测控终端和‘猎户座’的导航系统结合,制造能干扰全球卫星的装置。”
陆沉望着直升机螺旋桨掀起的漫天雨雾,手中的战术电台突然发出“滋滋”的声响,一段清晰的语音穿透噪音传来,正是之前捕捉到的那个冰冷男声:“陆队长,恭喜你识破了小伎俩。不过游戏才刚刚开始,北极的冰盖下,藏着你们想要的答案。对了,别忘了看看你身边的人——有时候,深渊就在眼前。”语音落下,电台恢复了死寂。他猛地回头,看向身后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雨水和疲惫,却又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心事。雨,还在下着,文昌的这场风暴,只是更大棋局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