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望着楚云飞,忍不住开口:“团座,您对乡亲们也算仁义,可怎么就达不到捌陆军那种水乳交融的地步呢?”确实,楚云飞待老百姓一向宽厚,跟其他晋绥军军官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问题是,单靠他一个人,终究难撼动整个局面。
这一点,楚云飞心里也明白得很。
他重新坐下,看着孙铭说:“孙铭,你要清楚,咱们晋绥军和捌陆军在老百姓眼里,是两码事。
我不否认我对百姓还算上心,可这改变不了整体印象——晋绥军又不止我楚云飞一个!在我驻守的地盘上,百姓信我、拥戴我,那是真真切切的。
可一旦换了个地方,当地人对我们358团照样提防戒备。
但捌陆军不一样,哪怕刚进一个新村子,老百姓也能端着热饭热菜迎上来。
这才是真正的差别。”
孙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团座……我懂了。
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限。”
楚云飞轻叹一声:“是啊……或许这次去新中村根据地,真该好好向苏墨取取经,机会难得。”
要不是苏墨亲自相邀,想踏进新中村的地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那地方,并非谁都能进。
那里收留逃难的村民百姓,但凡带着武器的外人,一律被拦在外面,更别说正规部队了——这是为了自保,也是底线。
第二天一早。
周卫国再次来到营部,找到苏墨:“苏墨,虎亭据点出动静了!负责暗哨的战士刚回来报告——昨夜,几辆军用卡车拉着步兵悄悄开进了据点,粗略估算,人数至少有五百以上!”
卡车?
步兵?
五百多人?
苏墨眉头微皱,沉思起来:能坐军车进据点的,绝不会是普通士兵。
曰军军官出行通常不会挤卡车,除非是大规模调动。
结合目前局势,前线主力应是第四旅团。
那么这批人极有可能就是他们的指挥机关。
看来,敌人打算把虎亭据点当成临时指挥中心。
这个判断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虎亭位置险要,工事完备,炮楼林立,内部还有作战室、弹药库、粮仓一应俱全,完全具备设立指挥部的条件。
一番推敲之后,苏墨心中已有定论。
他转头问周卫国:“还有别的线索吗?白家村那边有没有异常情况传来?”
周卫国摇头:“暂时没有,一切如常,那个伪会长也没露出什么破绽。”
苏墨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你继续盯着虎亭和白家村,这一回,我们要钓的可不是小鱼小虾,恐怕会是个大人物。”
周卫国重重点头:“明白!”
刚送走周卫国不久,陈怡便快步走了进来。
她脸上带着笑意,走到苏墨面前:“营长,两个好消息!”
“好消息?”苏墨眼睛一亮,“赶紧说,别吊胃口。”
陈怡笑着道:“第一,按您的吩咐,我们在新迈山深处探到了一处铜矿,规模不小!现在已经确认位置,我正安排人手准备开采和冶炼。”
铜矿找到了?
这可是雪中送炭!
兵工厂最头疼的就是子弹原料问题,如今有了自家矿源,再不用冒着风险去抢曰军的补给线了。
苏墨咧嘴一笑:“哈哈哈……这下发财了!有了这座铜矿,以后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借’鬼子的东西了。”
为了夺回一些铁矿资源,苏墨之前可没少下功夫。
眼下就差一座铁矿了。
根据早前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晋西北矿区分布图》,新迈山一带藏着一处规模不大的铜矿。
苏墨让陈怡派人去实地探查,没想到还真找到了。
小鬼子在勘探方面的确细致,连这种偏僻角落都没放过。
苏墨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刚才说还有个好消息?”
陈怡点点头:“是的,兵工厂那边刚出成果了——第一批m1加兰德步枪造出来了!不过受限于材料、工艺、设备和人力,这一批真正达标能用的,只有五十支。”
m1加兰德本就工艺复杂,生产难度高,产量提不上去也在意料之中。
这么长时间才出五十支,已经算不错了。
虽然数量确实寒酸了些,但也只能这样。
系统只解决了机器的问题,别的还得靠自己一步步来。
原材料紧缺、技术不足、熟练工少,哪一环卡住都会影响进度。
苏墨略一沉吟:“这产量确实不够看,但有总比没有强……你安排人把这五十支枪尽快运出来。”
正好独*立营马上要打一场硬仗,五十支不算多,可m1加兰德是半自动步枪,火力持续性强,带上战场能大大增强压制力。
要是战术运用得当,说不定能打出意外战果。
可转念一想,他心头一紧——这批枪一露面,会不会暴露兵工厂的存在?
那可是他的最大底牌。
正因为楚云飞在这儿,他连带李云龙和赵刚都没敢往兵工厂带一步。
现在突然冒出一批美式装备,别人难免起疑:这些东西从哪来的?
一旦追根问底,兵工厂的事就藏不住了。
到时别说李云龙和赵刚,就连楚云飞都得惊掉下巴——谁能想到一个营级单位竟然私底下藏着个兵工厂?
太离谱了,没人信。
可事到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
实在不行随便编个由头搪塞过去就是。
接下来若想吃掉第四师团,必须要有先进武器支撑。
五十支m1加兰德虽少,但作为半自动步枪,性能完爆曰军的三八式。
春田虽然是高精度栓动步枪,接近半自动水准,毕竟还是得手动退壳上弹。
而m1加兰德只要弹夹装好,扣扳机就能连续射击,根本不需拉栓,火力密度不可同日而语。
战场上碰上,绝对是压倒性的优势。
苏墨看向陈怡:“这批枪运回来可以,但必须严密封锁消息,绝不能让人知道来源!要是团长或者政委问起,就说是在战斗中缴获的。”
陈怡应道:“明白,我会处理妥当。”
说完她便转身去安排运输事宜。
没过多久,楚云飞也踱步进了营部。
苏墨见他进来,笑着打招呼:“楚兄早啊,昨晚休息得还行吧?咱们这边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请包涵。”
楚云飞摆摆手:“我向来随遇而安,苏兄不必客气。
咦?怎么不见李团长和赵政委?”
苏墨摇头:“他们不住这儿,早上也没碰着。”
李云龙和赵刚住在后方专设的接待屋子里。
营部毕竟是指挥中枢,外来人员长期驻留容易误触机密,平日里自然要避开。
这点苏墨早就考虑到了。
楚云飞听了也不再多问,转而说道:“昨儿你们全营集结演练,阵势挺足啊,看得我是眼前一亮。
不过光看队列还不够,我想亲眼看看独*立营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
七里镇的战斗、万家镇的交锋、李家坡的血战……这一场场硬仗,全都是独*立营打下来的名号。
可楚云飞虽早有耳闻这支队伍骁勇善战,却始终没亲眼见过他们上阵杀敌的场面。
如今机会来了,他心里便起了念头:不如亲自跟着独*立营走一回战场,亲眼看看这支传说中的部队到底有多厉害,上了前线又是怎样一副光景。
听得再多,终究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切。
传言千遍,不如亲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