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初七的风,像裹了冰碴子,刮在脸上生疼。陈小九缩着脖子在屋外面劈柴,刘伯正拨弄着竹筛里的萝卜干。

“伯,这萝卜干晒得差不多了吧?”小九把劈好的柴码在灶边,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今儿天儿够冷的,我瞧着西边的云沉沉的,怕是要下雪。”

刘伯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拿起颗枣子捏了捏:“还得晒两天,等皮起皱了才够甜。”他看了眼天色,忽然道,“过了今儿,明儿就是腊八了。”

“腊八?”小九愣了愣,他来这大唐一两个月,时间节气的事还没完全摸透,“这就腊八节了呀?”

刘伯往灶房走,笑道:“可不是嘛,过了腊八就是年,从今儿起就得备年货了。割肉、打酒、蒸馒头、做新衣……都得盘算着来。”

小九眼睛一亮:“腊八粥?”他一拍大腿,“伯,咱今儿就做腊八粥!正好给您尝尝鲜,也给张老爷和萧掌柜他们送去。”

刘伯也来了兴致:“腊八粥是啥?”

陈小九说:“就是各种粗粮杂粮干果熬煮的粥,咱这就找东西去。”

两人翻箱倒柜,把家里存的杂粮都倒了出来。糯米,红豆,就只有这两样。其他的只能出去买了。

“还差些杂粮和干果。”小九看着这点东西,数量还差的远,“咱们去趟粮铺,买点别的桂圆、莲子啥的。”

揣着铜钱出门,寒风卷着雪星子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像小针扎。粮铺王掌柜正支着炭盆烤火,见小九进来,笑着招呼:“小九师父,今儿这么冷,买啥呢?”

“王掌柜,我来看看有哪些杂粮干果,有桂圆、莲子吗?最好再来点葡萄干。”小九搓着手凑到炭盆边。

“巧了,昨儿刚进的货。”王掌柜从柜台下翻出个小陶罐,“桂圆是岭南来的,甜得很;莲子是今年的新货,去了芯的;葡萄干是西域商队带的,贵是贵点,味儿正。还有各种豆子,板栗山核桃要吗?”

小九一样称了一些,又想起张老太太爱吃软甜口,额外加了些红枣。往回走时,雪星子变成了小雪花,飘在肩上簌簌地化,他把布包揣进怀里捂着。

回到家,刘伯已经把杂粮淘洗干净,分门别类泡在陶盆里。红豆泡在水里,慢慢涨开,水面浮起层细碎的白沫;糯米沉在盆底,像铺了层白玉;绿豆则在水里打着转,透着股清亮的绿。

“伯,您看这些够不够?”小九把干果倒在桌上,红的枣、褐的桂圆、白的莲子、紫绿的葡萄干,摆了一小堆。

“够了够了,这阵仗,比过年还丰盛。”刘伯笑着往灶膛里添了柴,大铁锅架上火,先烧了锅热水。

小九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灶边,看着刘伯把泡好的杂粮一样样倒进锅里。红豆、绿豆、黑豆先下锅,它们性子硬,得煮久些;等水开得“咕嘟”响,再下糯米和小米,白花花的米一进去,水面立刻泛起层米油;最后才放干果,红枣要掰开去核,桂圆得剥壳,莲子轻轻一捏就散成两半。

“柴火慢慢熬,”刘伯用长柄勺搅了搅,“火大了糊底,火小了不糯,得让那热气一点点钻进米粒里去。”

小九接过勺子,学着刘伯的样子慢慢搅,锅里的水渐渐稠起来,米香混着豆香一点点漫开,先是淡淡的,像藏在门后的姑娘,怯生生的;过了半个时辰,香味越来越浓,钻进鼻子里,勾得人直咽口水。雪花落在屋顶,化成小水珠,顺着窗棂往下淌,屋里却暖融融的,灶膛的火光映在墙上,忽明忽暗。

“伯,您尝尝?”小九舀起一勺,吹凉了递过去。

刘伯咂了咂嘴,眼睛一亮:“嗯!糯得很,红豆也面了,就是还差点火候,再熬熬,让味儿都融到一块儿去。”

小九继续搅着,手臂酸了就换刘伯来,两人轮着班,灶膛里的柴换了一茬又一茬,锅里的粥越来越稠,勺子插进去,能稳稳地立住。红枣煮得裂开了皮,甜水渗进粥里;桂圆肉化在汤里,泛着淡淡的黄;葡萄干吸足了汤汁,变得胖乎乎的,咬一口,酸溜溜的甜。

雪下大了,院子里的老槐树落满了雪,像披了件白袄。锅里的粥终于熬好了,盛在粗瓷碗里,红的、绿的、白的、紫的,像幅打翻了的调色盘,热气腾腾的,把屋外呃雪花都融化了

“先给张府送一锅去。”刘伯找了个大陶瓮,装了满满一瓮。小九提着瓮出门。

张府的门房见他来,笑着迎上来:“小九师傅来了?老太太刚还念叨您呢,说今儿天寒,您别冻着了。”

进了正屋,张老爷正陪着老太太围炉说话,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蓉娘在给老太太捶着腿。老太太见小九提着陶瓮,连忙让丫鬟接过:“可是熬了好东西?闻着这香味就馋人。”

丫鬟盛了一碗递过来,老太太舀了一勺,吹了吹放进嘴里,眯着眼睛品了品,点头道:“哎哟,这粥熬得绝了!糯米糯得粘牙,豆子面得化在嘴里,甜丝丝的又不腻!喝了这粥,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张老爷也尝了一口,捋着胡须笑道:“小九这手艺,不当厨子可惜了,当了厨子也可惜了。这粥里有十来种料吧?看着就热闹,有过年的气象。”

旁边的蓉娘也起身,丫鬟给她盛了小半碗,她捧着碗小口抿着,枣泥的甜混着米香,让她眼睛弯成了月牙,平时吃饭总爱剩半碗,今儿竟把小半碗粥喝得精光,还举着空碗喊:“还要!”那神情逗得老太太咯咯笑。

从张府出来,小九又回家提着一瓮粥往悦来客栈去。萧掌柜正站在门口看雪,见他来,拍了拍身上的雪:“啥东西这么香?”

“腊八粥,给您送点尝尝。”小九把陶瓮递过去。

萧掌柜一闻,眼睛亮了:“明儿就是腊八,我正琢磨着做点啥给客人暖暖身子,小九你这主意好!”他忽然一拍大腿,“我明儿要也煮两大锅,给路过的商队行人喝一碗,图个吉利!”

萧丰从后厨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闻着香味凑过来:“爹,我也尝尝!”他舀了一勺塞进嘴里,烫得直呼气,嘴里含糊着说,“好喝!明儿我来帮忙熬!”

小九看着客栈里渐渐围过来的客人,有的是赶路人,拍着身上的雪;有的是镇上的熟客,搓着手等尝鲜,心里忽然暖融融的。雪还在下,落在陶瓮上,瞬间就化了,像被这粥的热气焐融的。

回到家时,刘伯正坐在灶边守着剩下的粥,见他回来,递过一碗:“快趁热喝,加了红糖的。”

小九接过碗,喝了一大口,甜丝丝、暖融融的粥滑进肚子里,从舌尖一直暖到脚心。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镇子渐渐白了,只有这灶房里,粥香混着柴火的味道,像个温暖的小窝,把这寒冬都挡在了外面。

“伯,”小九望着窗外的雪,忽然笑道,“明儿腊八,咱再熬点,给杨师傅柳师父王师父他们也送点去。”

刘伯笑着点头:“成啊,过了腊八就是年,让大伙都暖暖和和的,盼个好年景。”

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只剩些暗红的炭块,偶尔“噼啪”爆一声火星。陈小九捧着空碗,指尖还留着陶碗的温热,听着院外雪花簌簌落在槐树上的声音,忽然觉得这腊月的天,也没那么难熬了。

“伯,您说这粥要是传开了,往后每年腊八,镇上是不是都得熬上一锅?”他笑着往灶膛里添了根松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两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刘伯往嘴里塞了颗煮得软烂的红枣,含混着说:“那是自然。好吃的东西,谁不爱?你瞧蓉娘那丫头,平时见了粗粮就皱眉,今儿不也喝了两碗?”他咂咂嘴,“这粥啊,看着热闹,喝着暖和,最合咱老百姓的心意。”

正说着,院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裹着风雪的寒气钻进来。刘伯起身开门,见是张府的丫鬟,手里捧着个食盒,冻得鼻尖通红:“刘大爷,老太太让我送些点心来,说谢小九师傅的腊八粥。”

打开食盒,里面是几样精致的酥点,还有一小罐蜜饯,都是老太太平时爱吃的。陈小九连忙道谢,让丫鬟带话回去,说明儿腊八,再给府里送新熬的粥。丫鬟笑着应了,踩着雪咯吱咯吱地走了,留下一路淡淡的脂粉香混着雪气。

“老太太这是真喜欢。”刘伯把蜜饯罐子塞进柜里,“往后啊,你这腊八粥,说不定能成镇子里正的新规矩。”

第二日天还没亮,陈小九就被窗外的亮光照醒了。推开门一看,雪下了整整一夜,院子里的积雪没过脚踝,老槐树的枝桠上堆着雪,像开满了白梅。刘伯已经在灶房忙开了,大铁锅里的 水“咕嘟”响着,红豆绿豆在水里翻滚,香得人直咽口水。

“醒了?”刘伯往灶膛里添着柴,“萧掌柜刚派人来说,他那儿的料备齐了,让你过去瞅瞅火候。”

陈小九套上厚袍子,踩着雪往悦来客栈去。街上的积雪被早起的人踩出条条小径,两旁的屋檐下挂着冰棱,像一串串水晶。悦来客栈门口已经支起了两口大铁锅,萧丰正围着锅台转,见他来,手里的长柄勺差点掉锅里:“小师傅!你看这豆子煮得够不够面?”

锅里的粥正冒着热气,各色杂粮混在一起,稠得能挂住勺。萧掌柜站在旁边,给路过的脚夫递碗:“尝尝!免费的腊八粥,暖暖心!”

脚夫捧着碗,哈着白气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道:“这粥熬得地道,用料十足!萧掌柜,你这是跟谁学的?”

“可不是我,”萧掌柜指着陈小九,笑得满脸褶子,“是小九师傅的手艺!人家懂的新鲜门道多着呢!”

陈小九笑着摆摆手,接过萧丰手里的勺子搅了搅:“火再小点,让粥慢慢稠,别糊了底。”他又往锅里撒了把红枣,“最后放枣,甜气才不跑。”

正说着,几个商队的马匹从街口过来,铜铃叮当作响。商队的领队是个络腮胡的胡人,闻着香味凑过来,用生硬的汉话问:“这是什么?香的很。”

“腊八粥,”陈小九舀了一碗递过去,“腊八节喝的,暖和。”

胡人接过去,小心翼翼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竖起大拇指:“好!比长安的胡饼还香!”他回头喊同伴,“都来尝尝!”

一时间,客栈门口排起了长队,有赶路的书生,有挑担的货郎,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个个捧着碗,在寒风里喝得眉开眼笑。热气腾腾的粥香混着雪花的寒气,在街面上漫开来,竟驱散了不少冬日的萧索。

陈小九帮着忙活到日头升高,才往回走。回家提了粥,先去了杨师傅的铁器铺,见杨师傅正蹲在门口磨刀,他笑着进去舀了碗粥:“杨师傅,尝尝腊八粥。”

杨师傅擦了擦手,接过碗一口闷,咂着嘴道:“九师傅这手艺,不去开馆子可惜了!我打铁的手都觉得暖乎乎的!”

又去了柳师父的木匠铺,柳师父正给新做的风箱上漆,闻着香味直吸鼻子:“早听说你熬了好东西,果然名不虚传!这粥里放了多少料?喝着比蜜还甜!”

陶窑的王瘸子喝了粥,直说自己这会儿能跑得比兔子还快。

一圈送下来,太阳已经爬到头顶。陈小九回到家,见刘伯正坐在石桌旁,对着一碗粥出神。石桌上还摆着两碗,显然是留给他的。

“伯,想啥呢?”他坐下端起碗,粥还温着,甜香依旧。

刘伯叹了口气,眼里却带着笑:“想起以前,过年能喝上碗小米粥就不错了。哪想过这辈子能喝上这么金贵的粥,里头还有葡萄干、桂圆……”他抹了把脸,“小九啊,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陈小九喝着粥,看着院外的雪。阳光照在雪地上,亮得晃眼,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大概是在堆雪人。

或许很多年后,镇上的人会忘了这粥是谁先做的,但总会记得,每年腊月初八,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日子就会像粥里的红枣桂圆,甜甜蜜蜜,暖暖和和的。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