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正午,灵泉码头的粮仓里凉丝丝的,陆承宇正和老石清点新收的小麦种子,指尖划过布袋里饱满的麦粒,忽然摸到一粒与众不同的种子——比普通麦种大一圈,外壳泛着淡淡的银光,在昏暗的粮仓里透着细碎的光。
“这是啥种子?”陆承宇捏起种子凑近窗口,阳光照在上面,银壳竟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晕。老石凑过来看了半天,摇着头说:“俺种了半辈子地,从没见过这样的麦种,既不是本地的‘红芒麦’,也不是江南来的‘白穗麦’,莫不是混进了别的草籽?”
刀疤脸扛着锄头路过粮仓,见两人对着一粒种子发呆,凑过来说:“陆哥,这玩意儿看着怪好看的,能种出麦子不?要不试试?”陆承宇摩挲着种子,想起去年在沉沙村救灾时,曾在坍塌的草房地下捡到一个铜盒,里面除了几张旧药方,就剩这粒孤零零的种子,当时以为是普通饰物,随手丢在了粮袋里。
“试试就试试。”陆承宇找来个陶盆,装满灵泉水浸润过的沃土,把银壳种子埋了进去,放在粮仓的窗台上。盐穗娘送草药路过,见陶盆里只埋了一粒种子,笑着说:“陆当家还养起种子了?这土是灵泉边的肥土,就算是野草也能长得旺。”陆承宇笑而不语,心里却对这粒种子多了几分期待。
没想到仅过了三天,陶盆里就冒出了芽——嫩绿色的芽尖顶着银壳,像裹了层碎银,茎秆比普通麦苗粗一倍,叶片上还带着细细的银纹。老秀才路过粮仓,见了这芽惊得眼镜都掉了:“这、这是‘瑞禾芽’!《农书补遗》里记载过,上古有瑞禾,一茎九穗,食之能益寿,没想到真有这东西!”
陆承宇赶紧找来《农书补遗》,翻到泛黄的书页,上面画着一株奇特的麦子,茎秆带银纹,麦穗饱满如珠,旁注:“瑞禾,生于灵壤,得甘泉滋养,三月成熟,亩产千斤。”他盯着书页,又看了看陶盆里的芽,突然想起铜盒里的药方末尾写着“藏于灵土,待水而发”,原来这粒种子藏着这样的秘密。
“得找块好地种这瑞禾。”陆承宇立刻带着众人来到麦田最肥沃的角落,这里靠近灵泉水,土壤松软,阳光充足。老石特意打造了个木框,把周围的土围起来,防止别的庄稼影响它生长:“这宝贝得单独伺候,俺再给它搭个遮阳棚,正午的太阳太毒,别晒坏了。”
盐穗娘则采来“肥田草”,煮成水浇在土里:“这草汁能促生根,还能防虫害,瑞禾金贵,可不能出岔子。”林晚秋每天早晚都来浇灵泉水,见叶片上的银纹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笑着说:“这麦子要是成熟了,说不定真能像书里写的那样,长出九穗呢。”
瑞禾长得极快,十天就长到了半人高,茎秆上的银纹更清晰了,叶片也变得厚实,透着油亮的光泽。刀疤脸每天都来查看,见没有虫害,松了口气:“幸好有盐大夫的草药水,不然这么金贵的麦子,被虫子咬了可就糟了。”
可就在瑞禾抽穗前,突然来了场冰雹——鸡蛋大的冰雹砸在麦田里,普通麦苗被砸得东倒西歪,叶片破碎。陆承宇急得直奔瑞禾种植处,却见木框搭的遮阳棚虽被砸坏,瑞禾却完好无损,叶片上的银纹泛起微光,冰雹落在叶片上竟直接弹开了。
“好家伙,这麦子还会护自己!”刀疤脸惊得张大了嘴。老秀才抚着胡须道:“瑞禾有灵,自带护佑,看来《农书补遗》里的记载不假。”陆承宇赶紧让人修复遮阳棚,又给瑞禾浇了些灵泉水,瑞禾很快恢复了生机,第二天就抽出了穗——果然是九穗,每穗都像串满了银珠,沉甸甸地垂着。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村镇的村民都赶来围观,沉沙村的村长摸着麦穗,感慨道:“俺活了六十岁,从没见过这样的麦子,陆当家真是有福气!”陆承宇却皱着眉,他发现瑞禾的根系格外发达,竟悄悄往灵泉水的方向延伸,看来这种子确实离不开灵泉的滋养。
三个月后,瑞禾成熟了。银壳麦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老石小心翼翼地收割,生怕碰掉一粒种子。脱粒后,竟收获了满满一陶盆银壳种子,比当初种下的那粒饱满许多,银纹也更清晰。陆承宇留下十粒做种子,其余的交给林晚秋磨成粉,想试试味道。
面粉是银白色的,透着淡淡的清香,林晚秋蒸了个馒头,刚出锅就满屋飘香。刀疤脸抢先尝了一口,烫得直咧嘴却不肯松口:“好吃!比普通白面香十倍,还带着点甜味!”盐穗娘也尝了一口,点点头说:“这面粉细腻,吃着肠胃也舒服,像是有滋养的功效。”
陆承宇看着剩下的银壳种子,突然有了主意:“老石,找块两亩大的地,单独开垦,种上这些瑞禾种子;刀疤脸,守着这块地,不许任何人靠近,尤其是外人;盐穗娘,多准备些肥田草药水,保证瑞禾的长势。”他知道这瑞禾种子太过奇特,一旦泄露,可能会引来麻烦。
新开辟的地块被木栅栏围了起来,门口还派了护江队的弟兄值守。瑞禾种子播下去后,长势依旧迅猛,半个月就齐腰高,叶片上的银纹在月光下竟会发光。老秀才每天都来记录生长情况,在本子上画满了图谱:“这瑞禾不仅产量高,抗灾能力也强,上次刮大风,普通麦子倒了一片,它却纹丝不动。”
可麻烦还是来了。江南府的粮商王老板听说灵泉码头有种奇特的麦子,特意坐船赶来,想高价购买种子:“陆当家,您这麦子要是卖给我,我给您一千两银子一亩!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就好这新奇玩意儿!”陆承宇婉言拒绝:“王老板,这麦子是本地特有品种,种子不多,还得留着自己种,实在没法卖。”
王老板不死心,夜里竟派了人去偷种子,结果刚翻过木栅栏,就被瑞禾叶片上的银纹晃得睁不开眼,还没摸到麦穗,就被值守的刀疤脸抓了个正着。“陆哥,这小子还想偷瑞禾种子,揍一顿扔江里去!”刀疤脸怒冲冲地说。陆承宇摆了摆手:“放了他,给王老板捎句话,瑞禾是灵泉码头的根基,多少钱都不卖。”
王老板碰了一鼻子灰,却不肯罢休,回去后就散布谣言,说灵泉码头种了“妖禾”,会招灾惹祸。附近有些村民信了谣言,不敢再买灵泉码头的粮食。老秀才气得直拍桌子:“这王老板太歹毒了!咱们得想办法澄清,不然粮食卖不出去,损失就大了。”
陆承宇却很淡定:“不用澄清,等瑞禾成熟了,请附近村镇的村长来尝新,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他让人在瑞禾地边搭了个草棚,准备在收割时办个尝新宴。
瑞禾成熟那天,陆承宇请来了沉沙村、新安村等十几个村镇的村长,还特意蒸了瑞禾馒头,煮了瑞禾粥。村长们尝了瑞禾做的食物,个个赞不绝口,新安村的李伯说:“这哪儿是妖禾,分明是瑞禾!俺吃了这馒头,腰不酸腿不疼,比吃了补药还管用!”
陆承宇趁机说:“这瑞禾只是品种特殊,是灵泉码头的肥土和灵泉水滋养出来的,不是什么妖物。以后我会给每个村子送些瑞禾面粉,让大家都尝尝鲜。”村长们纷纷点头,回去后就帮着澄清谣言,王老板的谣言很快就没人信了。
收割后的瑞禾种子攒了满满十麻袋,陆承宇留下五袋做种子,其余的磨成面粉,分给村民们和附近的村镇。沉沙村的村长捧着面粉,激动地说:“陆当家,您不仅帮俺们盖房,还让俺们吃上这么好的面粉,俺们真是无以为报!”陆承宇笑着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以后有好种子,我还会分给大家。”
盐穗娘研究瑞禾面粉时,发现它不仅口感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瑞禾面粉和艾草一起做饼,能驱寒暖胃;给体虚的老人和孩子吃,还能增强体力。”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陆承宇,陆承宇立刻让林晚秋做了些艾草瑞禾饼,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家吃了都说舒服。
老秀才则把瑞禾的生长情况、种植技巧整理成册,取名《瑞禾种植纪要》,上面详细记录了瑞禾的播种时间、施肥方法、抗灾技巧,还画了瑞禾的生长图谱。他捧着册子说:“这瑞禾是灵泉码头的宝贝,得把种植方法传下去,以后就算遇到灾年,有瑞禾在,大家也不会饿肚子。”
陆承宇却有更深的打算:“瑞禾种子不能轻易外传,尤其是给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咱们先自己种,等攒够了种子,再分给信得过的村镇,让大家一起丰收。”他知道,这粒从铜盒里来的种子,不仅是粮食,更是责任,得好好守护。
转年开春,陆承宇把瑞禾种植面积扩大到五亩,还在地里挖了条小水渠,引灵泉水直接灌溉。瑞禾长得越发旺盛,成熟时竟出现了“一茎十二穗”的奇观,亩产真的达到了千斤,比普通麦子高出三倍多。吴掌柜的商船路过,见了瑞禾麦浪,惊叹道:“陆当家,您这麦子真是神了!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听说后,都托我来买,出价十倍都愿意!”
陆承宇依旧拒绝:“吴掌柜,瑞禾面粉可以卖给您一些,但种子绝对不卖。这些面粉您带去江南府,让大家尝尝鲜就行。”吴掌柜只好作罢,拉着满满一船瑞禾面粉离开了,没过多久就回信说,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对瑞禾面粉赞不绝口,还想再买。
这天,陆承宇在粮仓整理种子,突然发现去年种下的第一粒瑞禾种子的陶盆里,长出了一株小小的银苗,比之前的瑞禾更纤细,叶片上的银纹更亮。老秀才见了,突然想起《农书补遗》里的另一句话:“瑞禾三代生灵根,可护一方沃土。”
“陆当家,这是瑞禾的灵根苗!”老秀才激动地说,“有了这灵根苗,周围的土地都会变得更肥沃,以后种啥都能丰收!”陆承宇赶紧把灵根苗移栽到灵泉边的沃土上,每天用灵泉水浇灌。没过多久,灵根苗就长得枝繁叶茂,周围的土壤果然变得更松软,肥力也更足了。
盐穗娘发现,灵根苗周围的草药长得格外旺盛,药效也更好了:“这灵根苗不仅能肥田,还能增强草药的药性,真是个宝贝!”她在灵根苗周围种满了草药,没过多久就收获了一大批优质草药,卖给药商时,价钱比平时高了两倍。
刀疤脸则每天守在灵根苗边,生怕有人破坏:“这玩意儿是咱们的福气,谁要是敢动它一根手指头,俺跟他拼命!”陆承宇笑着说:“不用这么紧张,只要咱们守好灵泉码头,灵根苗就会一直在这里生长。”
秋收时节,灵泉码头的瑞禾又迎来了大丰收,这次收获的种子足够种二十亩地了。陆承宇召集附近村镇的村长,给每个村子送了十斤瑞禾种子:“这种子是灵泉码头的心意,你们回去后找块好地种,有啥问题随时来找我。记住,这种子不能卖给外人,要留给自己的村民种。”
村长们捧着种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沙村的村长说:“陆当家,您真是大好人!俺们回去就开垦荒地,种上瑞禾,明年也给您送面粉来!”陆承宇摆摆手:“不用送,只要大家能吃饱饭,我就满足了。”
冬雪落下时,灵根苗被白雪覆盖,却依旧透着生机,周围的麦田和菜地也盖着雪被,等着来年的丰收。陆承宇站在灵根苗边,看着漫天飞雪,手里捏着一粒银壳种子,突然明白这粒种子的秘密——它不仅是粮食,更是团结的纽带,是希望的象征,是灵泉码头人用善良和汗水浇灌出的奇迹。
盐穗娘走过来,递来一碗瑞禾粥:“喝碗粥暖暖身子,这粥加了艾草和红枣,驱寒又养胃。”陆承宇喝了一口,粥香浓郁,暖意从胃里散开。江风拂过,带着雪的清冽和瑞禾的清香,远处的灯塔亮了起来,铜铃声清脆悦耳。
他知道,空间粮种的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它藏在灵泉码头的沃土上,藏在村民们的笑脸上,藏在每一粒饱满的瑞禾种子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守护好这份奇迹,灵泉码头的日子就会像瑞禾一样,茁壮成长,一直往甜里流,再也不回头。
转年开春,江南府的王老板又想来偷瑞禾种子,却发现灵泉码头的瑞禾地周围不仅有护江队值守,地里还种满了驱虫草,更有灵根苗散发的微光护佑,根本靠近不了。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再也不敢打瑞禾的主意。
而灵泉码头的瑞禾,已经种满了五十亩地,成了江两岸最亮眼的风景。每到成熟时节,麦浪翻滚,银纹闪烁,引来无数人驻足观看。老秀才的《瑞禾种植纪要》也传遍了上下游的村镇,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种植瑞禾,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陆承宇站在麦浪边,看着村民们收割瑞禾,脸上满是笑容。他知道,这粒来自铜盒的空间粮种,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希望和丰收带给了每一个人,而灵泉码头的故事,还会在麦浪的翻滚中,一直延续下去,往更甜的日子里流。
秋分过后,灵泉码头的五十亩瑞禾迎来了最盛的成熟期,银纹麦浪在江风中翻滚,连十里外都能闻到淡淡的麦香。陆承宇正和老石检查脱粒的瑞禾种子,却见新安村的李伯背着半袋种子匆匆赶来,脸色慌张:“陆当家,不好了!俺们村种的瑞禾叶子发黄,穗子也瘪了,咋回事啊?”
陆承宇赶紧跟着李伯赶往新安村,只见村里的瑞禾地一片枯黄,麦穗瘦小干瘪,和灵泉码头的饱满景象截然不同。盐穗娘蹲下身,掐断一根麦秆闻了闻,又摸了摸土壤:“这土太干了,没有灵泉水滋养,瑞禾根系长不深,而且肥也没跟上,‘肥田草’的用量太少了。”
老秀才翻开《瑞禾种植纪要》,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这里写着‘瑞禾需灵泉浸润,每十日浇一次肥田草汁’,你们是不是没按法子来?”李伯红着脸点头:“俺们想着瑞禾耐旱,就少浇了几次水,肥田草也采得不够……”
陆承宇立刻吩咐:“老石,带几车灵泉水来,给地里浇透;盐穗娘,教村民们采‘肥田草’煮汁,明天一早就浇;我去拉些腐熟的粪肥,给瑞禾补肥。”他没想到瑞禾对生长条件要求这么苛刻,离开灵泉沃土和精心照料竟会衰败得这么快。
忙活了三天,新安村的瑞禾终于稳住了长势,枯黄的叶片泛起新绿,瘪穗也渐渐饱满起来。李伯擦着汗说:“俺们总算知道了,这瑞禾不是随便种的,得像伺候宝贝似的用心!”陆承宇笑着说:“以后有不懂的就来问,别自己瞎琢磨,浪费了好种子。”
消息传开后,其他种瑞禾的村镇都赶紧对照《瑞禾种植纪要》自查,沉沙村还特意派了三个村民来灵泉码头学习,跟着盐穗娘学配肥田草汁,跟着老石学引水灌溉。老石手把手教他们挖水渠:“灵泉水得慢慢渗,不能直接灌,不然会冲坏根系。”
这天,吴掌柜的商船带来个稀罕物件——一架西洋望远镜,说是江南府的达官贵人送的,特意转赠给陆承宇:“他们吃了瑞禾面粉,都说身子轻快,想再买些,还问能不能看看瑞禾地。”陆承宇接过望远镜,对着瑞禾地一瞧,连叶片上的银纹都看得清清楚楚。
“让他们来看吧,但只能在栅栏外看,不许靠近。”陆承宇想了想说道。他知道瑞禾的名声已经传出去,藏着掖着反而引人猜忌,不如大大方方展示,还能让更多人知道瑞禾不是“妖禾”。
几天后,江南府的几位士绅坐着商船赶来,隔着木栅栏看着银浪翻滚的瑞禾地,个个惊叹不已。一位白胡子士绅感慨道:“难怪面粉如此香甜,原来这瑞禾生得这般奇特,真是天地灵物!”陆承宇趁机说:“这瑞禾全靠灵泉沃土滋养,还有村民们用心照料,并非什么灵异之物。”
士绅们回去后,写了篇《灵泉瑞禾记》,刊登在江南的报纸上,把瑞禾的长势和功效写得详细真切,还夸灵泉码头人勤劳聪慧。这下再也没人信王老板的谣言了,反而有更多人来求购瑞禾面粉,吴掌柜的商船每次都拉满面粉,供不应求。
盐穗娘用瑞禾面粉做了新吃食——艾草瑞禾糕,用灵泉水和面,加了晒干的艾草碎,蒸好后又香又软,不仅村民们爱吃,士绅们尝了也赞不绝口,特意订了一百块带回去。林晚秋笑着说:“没想到这瑞禾面粉还能做这么多花样,以后咱们开个糕饼铺,肯定火!”
陆承宇却有别的打算:“先不急着开店,把瑞禾种子再攒些,明年种满一百亩。等产量稳定了,再琢磨做糕饼、酿酒,让大家都能靠瑞禾过日子。”他看着粮仓里堆得越来越高的瑞禾种子,银闪闪的像堆碎银,心里满是踏实。
刀疤脸最近迷上了研究瑞禾,每天都去地里观察,还跟着老秀才记笔记:“陆哥,俺发现瑞禾开花时招蜜蜂特别多,结的种子也更饱满!”老秀才点头道:“这是‘花媒传粉’,蜜蜂能帮瑞禾结籽,以后咱们可以在地里种些油菜花,吸引更多蜜蜂。”
转年开春,瑞禾地边种满了油菜花,金黄的花海围着银绿的麦浪,好看又实用。蜜蜂在花间穿梭,瑞禾的结籽率果然高了不少。老秀才在《瑞禾种植纪要》里加了新条目:“旁种油菜,引蜂传粉,可增产量三成。”
夏末时,灵泉边的瑞禾灵根苗长得比人还高,叶片上的银纹在夜里能照亮半片地。盐穗娘发现,灵根苗周围的草药竟提前成熟了,药效也比往年好得多:“这灵根苗真是个宝,不仅肥田,还能催熟草药,以后咱们的草药生意也能更红火。”
秋收时,一百亩瑞禾收获了十万斤麦粒,磨出的面粉堆成了小山。陆承宇除了留足种子和口粮,其余的全卖给了吴掌柜,换了不少布匹、药材和农具,还给护江队的弟兄们和村民们都发了红利。刀疤脸捧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跟着陆哥,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劲!”
冬雪落下时,陆承宇在灵根苗边搭了个小亭子,既能挡风雪,又能让人随时照看。他站在亭子里,看着漫天飞雪覆盖的瑞禾地,手里捏着一粒银壳种子,突然明白空间粮种的真正秘密——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奇迹,而是灵泉沃土的馈赠,是众人齐心的成果,是用心照料的回报。
盐穗娘端着一碗瑞禾汤圆走来,汤圆透着淡淡的银辉:“尝尝新做的汤圆,加了桂花蜜,甜得很。”陆承宇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暖意从舌尖流到心底。江风拂过,带着雪的清冽和瑞禾的清香,远处的灯塔亮着,铜铃声清脆。
他知道,这粒空间粮种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会在灵泉码头的沃土上,在众人的汗水中,长出更多的丰收与希望,让日子像瑞禾汤圆一样,一直甜下去,再也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