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上下来后,李函泽就急匆匆的走了。
连他的那些同伴们,他也没有招呼。
林之南和陆重自然也告别离开,以至于原本说好的晚餐也无疾而终。
之后几天,一直到珠宝展会结束,李函泽都没有主动联系过林之南。
林之南也只能从港城的报刊杂志中了解一些关于李家豪门发生的事。
最新一则报道中,李函泽这位嫡子与他那位庶兄之间的战斗直接拉响了,双方都各使手段,几乎达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几年前,李函泽在这样的家族斗争中败走,这次再次回来,却已经羽翼已丰。
虽然报道中没有言明,李函泽自己也没有多说。
但对于熟知‘内情’的林之南来说,当日那个雨衣杀手不难看出是他那位庶兄派来的人。
目的恐怕就是要釜底抽薪,要了李函泽的命。
那么,李氏豪门就自动落在他手中了。
从这个方面看来,也就说明了在李氏豪门中,有不少人站在李函泽这一边。
如果不是到了关键时刻,对方怎么会使出这种要人命的手段?
把报刊杂志上关于李氏豪门的斗争看完,林之南想了想,让饭团查了一下李氏豪门主要运营的产业。
其实,在港城像李氏豪门这样的家族,在经营的行业上都是极广的,涉猎很多。
但,大多会有一个主营项目。
就比如李函泽的李家,他们主营的项目,也可以说是家族产业就是港口。
港城的国际港口不止一个,豪门也很多,但李家却独占了三分之一的量。
光是这一笔,就足够李家在豪门圈里站稳脚跟了。
李家港口主要是针对东南亚,以及欧洲的贸易,几乎绝大部分流入的商品都要经过李家的港口,要出口东南亚,欧洲的商品也要经过他们。
港口每年的流水,简直是看得人眼馋。
这就是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看完饭团给出的资料,林之南喝完一杯咖啡才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自己的产业中,也有部分是国际贸易,未来还会依托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壮大。
如果能有港口的部分特权……
先不说赚多少钱,每年都能省下一大笔钱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救命之恩够不够作为谈判的筹码。
林之南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她不是那种施恩不忘报的人。
如果只是普通人还好,就当做是日行一善。
但对于李函泽这样具有‘价值’的人来说,对他施恩不忘报,那岂不是很傻?
李家的财大气粗,正好可以成为她入青云的东风。
她为什么不要?
救人之前,她没有想太多。
救人之后,她才会考虑怎样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这或许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商人的转变。
当然,如果这份恩情可以化为实质性的东西,她不会忘了帮陆重要好处。
他们虽然有自己的出口线路,但是如果和港城李氏搭上线,以后也能方便他们进口一些特殊商品。
林之南在心中有了算计,但却没有付诸于行动。
她在等,等李函泽忙完家族里的事,主动联系她。
李函泽是在珠宝展会结束后,林之南他们一行人准备离港的头一天,联系了林之南。
他设宴,要宴请林之南和陆重。
林之南欣然答应。
赴约前,林之南找到陆重和他说了自己的打算。
她没有隐瞒自己想要把救命之恩变现的打算,也向陆重分析了这样做的好处。
本以为,在自己如实告知后,陆重会觉得她市侩,精于算计。
但没想到陆重的反应,却出乎她的预料。
“所以,你是为了港口的事,才那么关注他?”陆重向林之南确认。
林之南愣了一下,很坦诚地回答:“一开始也不算,是先有了救命之恩,才有后面的考量。”
“你答应他的邀约,是知道他有危险吗?”陆重又问。
“怎么可能?”
林之南下意识地否认,面上的淡定很好地掩盖了内心的心虚。
“我只是觉得,在生意场上多一个人多一条路,更何况他是李家的人。”她斟酌了一下说。
陆重没有再问,但林之南感觉得出,在得到她的回答后,陆重的心情好了许多。
怪怪的。
林之南心里想。
……
李函泽设宴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酒楼,西餐厅,而是一家很私密的会所。
是那种需要提供会员号才能进入的地方。
为了让两人顺利进入,李函泽还特意驱车去了酒店,把人接上后才去了会所。
在会所中独属于李函泽的私人别墅里,三人共进晚餐。
李函泽也用三言两语表达了自己迟了那么久才找两人的歉意。
“李家的事,我们从近日的报刊杂志中也有所耳闻,李总先忙家事这是应该的。”林之南不在意的道。
李函泽坐在两人对面,此刻没有外人在场,他心中还是有些唏嘘。
“如果当时不是二位,我恐怕也不能坐在这里了。”他苦笑。
哪怕他和大哥斗得再厉害,他心底也很难接受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为了那些利益,居然对自己动杀心的事。
“这也是李总命不该绝。”林之南谦虚地道。
她和陆重说完自己的打算后,两人就约定了,由她来和李函泽掰扯,陆重可以不说话,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说一些起到关键作用的话。
就比如,当李函泽提出要感谢两人时,林之南顺水推舟地提出了港口的事,李函泽迟疑的时候,她又适当地加大筹码,扯起陆重背后那面军方大旗,让李函泽不得不重新考虑她提出的提议。
其实,林之南并不算贪心,也没有想过靠着一个救命之恩就去瓜分李家港口的股份。
她提出的只是,由她名下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的货物,在经过李家港口的时候,李家能给与一定的优惠,以及在海运上的便利,包括在李家港口拥有永久性的部分集装箱资源。
帮陆重提出的,也是类似条件。
前面是为了省钱,以及运输方便,最后一条李函泽一旦答应,就等于林之南和陆重的贸易公司可以在李家的港口拥有私人的独立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