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把教室染成暖融融的橘色,最后一缕夕阳掠过窗台,落在苏沐橙摊开的数学竞赛真题上。江衍坐在她对面,指尖捏着笔,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切入复杂公式,而是顿了顿,目光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这道力学综合题,你是不是对‘力矩平衡’的模型没吃透?”
苏沐橙点点头,指尖划过题干里的 “杠杆支点” 字样,语气带着一丝懊恼:“总觉得抽象,明明公式记住了,一结合实际场景就乱了。”
换做以前,江衍大概率会直接在草稿纸上推演公式,辅以抽象的受力分析图,讲得精准却也生硬。可这次,他却放下笔,抬起手,模仿着她辩论时的姿势 —— 手肘微屈,手掌轻轻抬起,像是在强调某个观点:“你看,比如你辩论时举例子的手势,手腕是支点,手肘到手掌的距离是力臂,你施加的力气就是动力,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力矩平衡模型。”
他的动作带着一丝笨拙的模仿,却精准抓住了她的习惯。苏沐橙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忍不住笑出声:“原来这么简单!我之前一直把模型和生活剥离开来想了。”
“物理本就源于生活。” 江衍的耳尖泛着淡淡的红,语气却格外温和,“你辩论时喜欢用具体场景打比方,学物理也可以这样。比如你担心的竞赛实验题,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就像你拉着小雨的书包在操场走,拉力和摩擦力平衡时,书包才会匀速前进。”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化的书包示意图,旁边还特意画了个小小的小人,眉眼依稀带着苏沐橙的影子。苏沐橙看着那幅略显幼稚的画,心里像被温水浸过,暖融融的。道歉后的江衍,讲题时不再追求 “高效”,反而学会了迁就她的思维方式,用她熟悉的场景做类比,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公式定理,忽然就变得亲切起来。
“再试试这道题,用刚才的‘辩论手势模型’套进去。” 江衍把题册推到她面前,眼神里带着鼓励。
苏沐橙拿起笔,按照他的类比,先在脑海里构建出熟悉的手势场景,再对应到题干的杠杆问题上。受力分析图越画越清晰,公式代入也顺理成章,没过十分钟,就顺利解出了答案。“我解出来了!” 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江衍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不错,思路很清晰。其实你不是不会,只是需要找对贴合你思维的切入点。” 他的声音比平时放低了几分,带着不易察觉的宠溺,不再是之前那种清冷的陈述语气。
两人的补课节奏渐渐慢了下来,却效率更高。江衍总能精准捕捉到她的知识盲区,用她熟悉的辩论、生活场景做类比 —— 讲运动学就提她晨跑时的速度变化,讲电学就联系辩论队的音响设备,那些抽象的理科知识,被他揉碎了、融进了她的日常里。
轮到苏沐橙帮江衍修改英语作文时,她也学着他的样子,不再只纠结于语法错误,而是试着引导他加入情感。江衍的作文语法工整、逻辑清晰,却像一份冰冷的说明书,没有丝毫温度,这也是他英语作文分数一直不高的原因。
“你这篇《我的爱好》写弹吉他,只写了练习的时间和弹奏的技巧,却没写你为什么喜欢弹吉他。” 苏沐橙指着作文本,语气认真,“比如你弹吉他时的感受,是专注、是放松,还是觉得能通过琴弦表达自己?加入这些情感描写,作文才会有灵魂。”
江衍皱了皱眉,有些困惑:“作文不是要客观准确吗?加太多主观感受会不会显得不严谨?”
“英语作文讲究‘真情实感’,尤其是记叙文。” 苏沐橙拿起笔,在他的作文旁写下一行批注,“比如你可以写‘指尖划过琴弦时,杂乱的思绪会渐渐平静,只有旋律在耳边流淌,这是我独有的放松方式’,这样既具体又有温度。”
她抬头看向他,眼神带着一丝鼓励:“你弹吉他那么久,肯定有很多想表达的吧?就像我辩论时,会通过语言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你也可以通过文字,把弹吉他的感受写出来。”
江衍沉默了片刻,低头看着作文本上的批注,又想起自己在乐队排练时,指尖触碰琴弦的瞬间,所有的焦虑和压力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纯粹的热爱。他拿起笔,试着在作文里补充:“每当我遇到难题,陷入迷茫时,我都会抱起吉他。琴弦的振动像心跳的节奏,熟悉的旋律能安抚我烦躁的心情,让我重新找回平静和力量。”
写完后,他有些不确定地递给苏沐橙:“这样可以吗?会不会太直白了?”
“很好啊!” 苏沐橙眼睛一亮,“比之前生动多了,能让人感受到你对吉他的热爱。你可以再补充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某次排练遇到瓶颈,弹吉他时突然想通了问题,这样更有说服力。”
江衍点点头,按照她的建议修改起来。苏沐橙坐在一旁,看着他认真思考的样子,心里泛起一丝微妙的情绪。她发现,江衍并非天生冷漠,只是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他的英语作文,只要有人引导,就能写出温暖而真挚的文字。
补课的间隙,江衍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温水,还加了一勺蜂蜜:“辩论练习和补课都费嗓子,喝点蜂蜜水润润喉。”
苏沐橙接过水杯,指尖触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之前冷战时,两人连话都不说,而现在,他会记得她的习惯,会细心地给她准备蜂蜜水,会用她熟悉的方式讲题。这些细微的变化,像春雨般滋润着她的心田,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近。
“对了,你英语作文里提到的乐队排练瓶颈,是放大器损坏那次吗?” 苏沐橙随口问道。
江衍的动作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嗯。当时放大器坏了,比赛临近,队友们都很焦虑,我也乱了方寸,才会……”
“都过去了。” 苏沐橙打断他,语气坦然,“你后来查清了真相,还帮我澄清了谣言,我已经不怪你了。而且,要不是这件事,我们也不会发现市三中的阴谋,更不会像现在这样互相帮助。”
江衍看着她坦然的笑容,心里的愧疚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庆幸。或许,这场意外的误会,也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羁绊,让他们看清了彼此的真心,也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的补课越来越默契。江衍讲题时,总会不自觉地加入她熟悉的场景;苏沐橙修改英语作文时,也会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不再只谈论学习,偶尔也会聊起乐队的排练、辩论队的趣事,甚至会分享彼此的小秘密。
“我其实有点怕黑,所以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走夜路。” 苏沐橙随口说道。
江衍点点头,记在心里,默默决定竞赛结束后,送她回宿舍。
“我小时候学吉他,是因为我爷爷,他以前是乐队的吉他手。” 江衍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苏沐橙认真地听着,眼神里满是好奇和尊重。
班级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变化,那种微妙的亲近感,让所有人都默认了他们的 “特殊关系”。小雨甚至开玩笑说:“沐橙,你和江衍现在简直是‘文理互补,双向奔赴’,竞赛肯定能拿大奖!”
苏沐橙的脸颊微红,却没有反驳,只是低头继续整理英语笔记,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可他们不知道,市三中的眼线一直没有放弃监视,他将两人补课的温馨场景、互相分享秘密的画面一一拍下来,发给了市三中的校长:“校长,苏沐橙和江衍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竞赛当天的计划必须更加谨慎,确保万无一失!”
市三中的校长看到照片后,脸色阴狠:“亲密又怎么样?越好越要让他们摔得惨!我已经调整了计划,不仅要伪造他们作弊的证据,还要在媒体面前抹黑他们,说他们是‘因私废公’,为了谈恋爱而忽视竞赛,让他们在全市师生面前抬不起头!”
“是,校长!” 手下立刻回应,开始调整媒体通稿,准备在竞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发布。
苏沐橙和江衍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沉浸在温馨而充实的补课中。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竞赛充满了信心,不仅相信自己的实力,更相信彼此的默契和信任。
竞赛前一天晚上,两人在教室补课到很晚。江衍帮苏沐橙梳理了最后一遍数学重点,苏沐橙也帮他修改好了最后一篇英语作文。
“竞赛加油!”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相视一笑,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信任。
江衍送苏沐橙到宿舍楼下,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明天比赛,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江衍的语气温柔,“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相信我,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嗯,你也是。” 苏沐橙的脸颊微红,轻声说道,“明天见。”
回到宿舍,苏沐橙收到了神秘提醒者的短信:“苏沐橙,市三中调整了计划,准备在媒体面前抹黑你们!竞赛当天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另外,考场里可能有他们的人,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
苏沐橙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没想到,市三中的人竟然如此卑劣,不仅要诬陷他们作弊,还要抹黑他们的名声!
她立刻给江衍发消息,告知了他这个情况。
江衍看到消息后,眉头紧紧皱起,眼神里充满了冰冷的愤怒。他知道,这场竞赛,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他们不仅要赢得比赛,还要守住自己的名声和尊严。
“别担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江衍回复道,“明天比赛,我们按照原计划行事,保护好自己的答题卡,留下独特的解题证据。至于媒体,清者自清,我们只要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好。” 苏沐橙回复道,心里虽然有些紧张,但有江衍的承诺,她又觉得安心了不少。
夜深了,校园里一片寂静。苏沐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不知道明天的竞赛会遇到什么,不知道市三中的阴谋会如何上演,但她知道,只要和江衍并肩作战,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江衍也没有睡着,他坐在书桌前,反复检查着竞赛需要带的文具和证件,心里默默盘算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策略。他看着桌上苏沐橙帮他修改的英语作文,上面的批注清秀工整,字里行间都透着认真和关心,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他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保护好苏沐橙,一定要证明他们的清白,一定要让市三中的阴谋彻底破产!
可他们不知道,市三中的计划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周密、更恶毒。他们不仅买通了监考老师,伪造了作弊证据,还安排了人手在考场外蹲守,准备在第一时间 “采访” 考生,制造舆论压力。甚至,他们还伪造了两人 “谈恋爱” 的聊天记录和照片,准备一起曝光。
竞赛当天会发生什么?市三中的人会如何制造舆论压力?伪造的 “恋爱” 证据会有多逼真?他们留下的解题证据,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