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相乘”贵格)指的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胎元(共五柱),再加上年柱或日柱的禄神、驿马(神煞),或命宫(根据生时推算的后天运势宫位),使六个位置的地支合起来涵盖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同时天干(包括胎元天干)合起来覆盖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即可成为贵格。
例如(某命例):年柱甲子(天干甲,地支子)、月柱丁卯(天干丁,地支卯)、日柱戊寅(天干戊,地支寅)、时柱辛酉(天干辛,地支酉),胎元戊午(天干戊,地支午),命宫安在巳位(地支巳)。
这六个位置的地支为子、卯、寅、酉、午、巳,虽未完全涵盖十二地支(缺丑、辰、未、申、戌、亥),但结合禄马神煞与命宫后,若整体构成五行流通、吉神汇聚,则可入贵格。
(作者)自身记录的命例:年柱壬午(天干壬,地支午)、月柱癸丑(天干癸,地支丑)、日柱庚寅(天干庚,地支寅)、时柱丙戌(天干丙,地支戌),胎元甲辰(天干甲,地支辰),年柱禄神在申(午火禄神在巳,此处或指日柱庚金禄神在申),驿马也在申(寅午戌驿马在申)。
此命例中,地支为午、丑、寅、戌、辰、申,合起来涵盖午、丑、寅、戌、辰、申,加上时柱地支戌、胎元地支辰,虽未全备十二支,但通过禄马神煞(申为禄马)增强了贵气,故符合“六位相乘”的贵格条件。
详细解析:
1. “六位”的具体所指:
基础五柱:年、月、日、时四柱 + 胎元(受胎月份的干支,如“戊午胎”指胎元为戊午)。
第六位:“年日禄马”或“命宫”。
禄马:禄神(日干临官之地,如庚金禄在申)、驿马(寅午戌见申,申子辰见寅等,主奔波机遇)。
命宫:通过生时推算的虚拟宫位(如“巳上安命”指命宫在巳),代表后天运势的核心支点。
2. 贵格的核心条件:
地支“合起十二支神”:
六位(五柱 + 禄马\/命宫)的地支需覆盖十二地支,允许重复但须完整。例如,若地支中出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至少一次,则满足“合起”。
天干“合全十干”:
六位的天干(包括胎元天干)需涵盖甲至癸全部十天干,允许重复(如例中“戊午胎”的天干戊,与日柱戊寅的戊重复,但其他天干需补全剩余)。
3. 案例中的关键细节:
第一个命例:
地支为子、卯、寅、酉、午、巳,缺丑、辰、未、申、戌、亥,原文称“巳上安命”,可能命宫在巳,结合禄马神煞(如子年驿马在寅,巳为丙火禄神),使地支气脉贯通,故入格。
第二个命例(育吾自记):
地支午(年)、丑(月)、寅(日)、戌(时)、辰(胎元)、申(禄马),合起来为午、丑、寅、戌、辰、申,涵盖六支,通过“禄马在申”(申为庚寅日的禄神,且寅午戌驿马在申),使申金成为枢纽,连接火(午、寅、戌)、土(丑、辰)、金(申、庚),形成生克有序的格局。
4. 命理逻辑的深层体现:
“乘”的本质:
非简单叠加,而是六位干支通过禄马、命宫形成“相乘相济”的合力,如禄马主贵显与机遇,命宫主人生轨迹,与四柱、胎元共同构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贵格。
灵活变通原则:
原文案例中地支未全备十二支,说明“合起”并非机械要求十二支全现,而是强调六位干支与神煞、命宫的配合,使五行气脉流通、贵气汇聚,体现了《三命通会》“贵乎流通”的核心思想。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六位相乘”是八字命理学中一种特殊的贵格格局,其核心在于通过六个关键干支(年、月、日、时、胎元、命宫)的组合,形成天干与地支的完整性和动态平衡。
这一概念融合了五行生克、纳音配合及神煞配置等多重命理要素,是传统命理学中“中和”思想的具体体现。
以下从五个维度解析其核心内容:
一、六位相乘的本质:干支完整性与动态平衡
1. 六位的构成
年、月、日、时四柱:八字的核心架构,代表先天命局的根基。
胎元:受胎时的干支,象征先天禀赋的深层影响。
命宫:以生时为基准推算的后天运势枢纽,与四柱形成互补。
2. 干支完整性的双重要求
天干五位合全十干:
十个天干(甲至癸)需在六位中全部出现,允许重复但需覆盖所有五行属性。
例如,若天干中出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各至少一次,则满足条件。
地支合起十二支神:
十二地支(子至亥)需在六位中全部出现,允许重复但需涵盖十二地支的完整循环。
例如,若地支中出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至少一次,则符合要求。
3. 深层逻辑
“乘”的含义:
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指干支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相乘”之势,即五行生克有序、气脉流通,如同“天覆地载”的圆满状态。
例如,天干十干齐全可视为“天元周流”,地支十二支神完备则为“地元循环”,二者结合构成“天地交泰”的贵格。
二、贵格的判断标准
1. 五行生克与纳音配合
五行相生有序:
六位干支的五行需形成“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良性循环,避免“五行乱战”(如金木相战、水火冲克)。
例如,若天干火旺无制,即使十干齐全,也会因火炎土燥导致失衡。
纳音五行的辅助作用:
六位的纳音需与干支五行形成互补。
例如,甲子(海中金)与戊辰(大林木)的纳音组合,可通过“金生水、水生木”增强五行流通。
2. 福神与禄马配置
吉神扶持:
需配合天乙贵人、文昌、天德等吉神,增强命局的贵气。
例如,李廷相尚书的八字中,丙火得午火为帝旺,壬水得子水为临官,气旺而清,且天乙贵人临于丑未,故为贵格。
禄马交驰:
年日禄马(禄神和驿马)的位置至关重要。
禄马代表财富与行动力,若出现在关键地支(如寅申巳亥),可触发“禄马交驰”的吉应,增强命局的富贵层次。
3. 忌“死绝无救”
若某一五行在地支中处于“死”“绝”之地(如木生于申月),且无印星(水)生扶,则视为“自死自绝”,即使六位齐全也不入格。
例如,某命局中三火一木,虽五行齐全但木处死地,反为凶局。
三、与其他命理概念的关联
1. 与“五行俱足”的区别
五行俱足:
强调五行的动态平衡与流通,不要求干支的全覆盖。
例如,某命局火旺缺金,但若木旺成局,可通过“伤官生财”致富,无需强行补金。
六位相乘:
更注重干支的完整性,要求天干十干、地支十二支全备,且五行生克有序。
例如,明朝武状元尹凤的八字中,天干十干齐全,地支十二支神完备,且五行流通,故为贵格。
2. 与“三合聚集”的联系
三合聚集:
指地支三合局(如申子辰合水局),强调特定地支的组合。
六位相乘:
可能包含多个三合局或六合,例如地支中同时出现申子辰(水局)和亥卯未(木局),形成“双合贵格”。
3. 与“纳音五行”的协同
六位相乘需结合纳音五行判断。例如,甲子(海中金)与壬申(剑锋金)的纳音组合,可形成“金气旺盛”的格局,但若地支无水泄金,则易因金旺无制导致性格刚愎。
四、实际应用与案例解析
1. 命局分析步骤
1. 检查干支完整性:
确认天干是否合全十干,地支是否合起十二支神。
2. 分析五行生克:
查看五行是否相生有序,有无“过旺无制”或“死绝无救”的情况。
3. 考察福神禄马:
吉神是否扶持,禄马是否交驰。
4. 结合纳音与神煞:
纳音是否互补,神煞是否增强贵气。
2. 案例解析
李廷相尚书命例:
八字为辛丑、甲午、丙申、戊戌,胎元乙酉。
干支完整性:天干辛、甲、丙、戊、乙(胎元天干)合全十干,地支丑、午、申、戌、酉(胎元地支)合起十二支神(缺寅、卯、辰、巳、亥)。
五行生克:丙火生于午月得令,年柱辛金生癸水(胎元乙酉纳音泉中水),水生木(胎元地支酉中藏辛金,辛金生胎元天干乙木),形成“火→土→金→水→木”的循环。
福神禄马:丙火禄神在巳(日支申中藏壬水、戊土、庚金,无巳),驿马在寅(地支无寅),但天乙贵人临于丑未(年支丑、月支午无贵人),故贵气稍逊。
结论:虽干支未完全覆盖十二支神,但五行流通且纳音互补,仍为贵格。
何洛文翰林命例:
八字为丙申、辛丑、壬子、辛亥,胎元壬辰。
干支完整性:天干丙、辛、壬、辛、壬(胎元天干)未合全十干(缺甲、乙、戊、己、庚),地支申、丑、子、亥、辰(胎元地支)合起十二支神(缺寅、卯、巳、午、未、酉、戌)。
五行生克:壬水生于子月得令,月柱辛丑(壁上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胎元壬辰纳音长流水生木),形成“土→金→水→木”的循环。
福神禄马:壬水禄神在亥(时支亥),驿马在申(年支申),天乙贵人临于卯巳(地支无卯巳),故贵气中等。
结论:干支未完全覆盖十干十二支,但五行流通且禄马交驰,仍为贵格。
五、对民间误论的批判
1. 反对“凑数式”论命
部分人误以为添加胎元或月柱纳音即可凑足十干十二支,实则需以日主五行真气为主,胎元仅作参考,不可喧宾夺主。
例如,若命局中火旺缺金,强行添加胎元纳音金可能导致“金旺火熄”,反为凶局。
2. 强调“质重于量”
六位相乘的核心在于干支间的“气脉流通”,而非单纯的数量齐全。
例如,某命局天干十干齐全但五行相克无序(如“金木相战”),反为平庸之局。
《三命通会》中的“六位相乘”是传统命理学中“天地交泰”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天干十干、地支十二支的完整组合,形成五行生克有序、福神禄马扶持的贵格。
判断时需综合考量干支完整性、五行流通、纳音配合及神煞配置,而非片面追求数量齐全。
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干支组合对命运的深远影响,更为命理分析提供了严谨的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