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锐和阿木的身影出现在隘口,与那支满载而归、还带着十余名获救妇人的队伍汇合时,整个临时营地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沸腾了!
留守的流民们早已望眼欲穿,他们看到了远方山寨方向冲天而起的浓烟和火光,心中既有期盼又有忐忑。此刻,亲眼见到苏锐等人安然返回,看到那被抬着的沉甸甸的箱子、扛着的鼓囊囊的粮袋,尤其是看到那些虽然形容狼狈、眼中却重新燃起生机的被救妇人,所有的担忧和压抑瞬间转化为狂喜!
“回来了!锐哥儿他们回来了!”
“看!那么多箱子!还有粮食!”
“那些……那些是被土匪抓去的可怜人!救出来了!都救出来了!”
人群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将凯旋的队伍团团围住。欢呼声、呐喊声、激动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对英雄最质朴的感激。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锐哥儿!英雄!”
紧接着,成百上千的声音汇聚成同一个呼喊:
“英雄!”
“苏家英雄!”
“……”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真挚而炽热的情感。
苏锐站在人群中央,面对这山呼海啸般的赞誉,刚毅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得色,只是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而,他这份沉稳和内敛,更让人们觉得他深不可测,威望在无形中攀升到了顶点。
王莽、李铁柱、张石头、赵小虎,还有阿木,这些参与了突袭行动的青壮,也被激动的人群包围着,拍打着肩膀,接受着最热烈的赞美。他们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胸膛挺得老高,从未感觉如此扬眉吐气,如此被需要、被尊重。
里正在几个人的搀扶下,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分开人群,走到苏锐面前,竟是要再次躬身行礼,被苏锐一把扶住。
“里正,使不得。”苏锐的声音依旧平静。
“使得!使得!”里正紧紧抓住苏锐的手臂,声音哽咽,“锐哥儿,你们不仅带回了救命的粮食钱财,救回了苦命的乡亲,更是为我们所有人,除了黑风寨这个大害!此等大恩,如同再造!从今日起,我老头子,还有我们这支队伍,唯你苏家马首是瞻!”
这话几乎代表了所有流民的心声。人们用更加热切和敬畏的目光看向苏锐,看向他身后的苏家众人。
苏工和赵梅看着被众人簇拥、光芒万丈的大儿子,眼眶微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欣慰。他们知道,儿子并非池中之物,但没想到在这乱世之中,他能如此迅速地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彩。苏文站在父母身边,看着哥哥,眼中闪烁着与有荣焉的光芒,更坚定了要努力读书,将来在朝堂之上也能有所作为,与哥哥并肩而立的决心。
苏甜抱着那个檀木盒子,安静地站在家人身旁,看着眼前这万民敬仰的场面,心中亦是感慨。她知道,经此一役,他们苏家在这支队伍中的地位将无可撼动。她悄悄看了一眼那个被刘婆婆细心照料、此刻正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张望的男婴,心中安定。将孩子托付给里正家,是正确的选择。
很快,缴获的物资被集中安置在一片空地上。当那些银箱和粮袋被打开,露出里面实实在在的财富和粮食时,人群再次爆发出巨大的欢呼。有了这些,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下一刻就会饿死,看到了实实在在活下去的希望!
苏锐当众宣布,所有收获,将按照之前所言,公平分配,优先保障伤员、老人、孩子和被救妇人的基本需求,剩余部分再按劳、按功分配。他的话语公正、条理清晰,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反而更加信服。
被救出的妇人们,在刘婆婆等人的安抚和照料下,换上了相对干净的衣物,分到了热腾腾的粥饭。她们捧着碗,看着周围那些感激、同情和善意的目光,感受着久违的、属于人的温暖,终于彻底相信,噩梦已经结束,她们真的重获了新生。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默默垂泪,但那不再是绝望的泪水,而是新生的开始。
夕阳的余晖洒在隘口内,将每个人的脸庞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与昨日此时的恐慌、绝望和血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篝火再次燃起,锅里煮着浓稠的米粥,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香气和希望的味道。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的笑容,听着王莽、张石头他们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夜袭黑风寨、智擒匪首、搬空库藏的惊险过程,不时发出惊叹和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