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阳,嘉福殿偏殿。

熏香的青烟在殿内袅袅盘旋,却驱不散那股压抑的气氛。皇帝曹睿揉着眉心,看着风尘仆仆从扬州赶回的大将军曹真,声音带着疲惫:“大将军,陈仓危殆,诸葛亮兵锋正盛。朕已决意亲征,然雍凉情势,卿有何策以教朕?”

曹真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关键时刻。脑海中闪过在温县司马懿那平静无波的脸,那个他极不愿承认的智囊。他将心中那点不适压下去,挺直脊背,用一种成竹在胸的语气道:“陛下,诸葛亮虽智,然其国亦有痼疾。臣有一计,或可不费我一兵一卒,令蜀军自退。”

“哦?”曹睿眼中闪过急切的光,“速速道来!”

“此乃攻心之策。”曹真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刘禅暗弱,非明辨之君;阉宦黄皓之流,嫉贤妒能,环伺在侧。我可遣进奏曹精干细作,潜入成都,广布流言于市井,渗透于宫闱。只言‘孔明自倚大功,目无君上,早晚必行伊尹、霍光之事’!谗言如毒,日浸月润,刘禅焉能不起疑心?届时一纸诏书,诸葛亮纵有擎天之志,亦不得不退!”

曹睿听完,猛地一拍案几,脸上多日阴霾一扫而空,大喜道:“妙!妙计!卿真乃国之栋梁!此事便交由大将军与进奏曹全权负责!所需金银、人手,尽可调用,务求隐秘、迅捷!”

退出大殿,曹真立刻召见了进奏曹校尉胡瑕。此人身形精干,眼神锐利,是搞阴谋的好手。曹真详细交代了任务,胡瑕领命,眼中闪烁着执行危险任务的兴奋光芒。

很快,数支精干的细作小队被挑选出来。他们身份各异:有老练的商贾王琛,带着“珍贵”的蜀锦样本前往成都洽谈生意;有混在流民队伍里的兄弟张胥、张亥, 衣衫褴褛,眼神却机警;还有一位名叫文谦的落魄文人,擅长模仿笔迹,伪造文书。他们带着充足的金钱和统一的指令,通过不同路径,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蜀地。

成都的街市,依旧带着几分天府之国的闲适。

酒肆“醉仙楼”里,扮作逃难士子的张胥,正与几个本地文人饮酒。几杯下肚,他故作醉态,捶胸顿足:“呜呼哀哉!汉室倾颓,莫非天真欲绝炎汉耶?如今……唉,有些话,在下不敢言,不可言啊!”这番做派自然引得旁人追问。他这才“犹豫”地压低声音:“听闻……只是听闻啊,魏国宫中皆有密语,言诸葛丞相有……有伊尹、霍光之志。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王,这……这……”他适时地住口,留下无限的遐想与恐慌。

与此同时,商贾王琛在与益州本土豪强、中都护李严府上的一名门客王统交易时,除了金银,还“附赠”了更“深刻”的见解:“丞相每自比管仲、乐毅,然管仲尊王,乐毅破齐后亦还兵于燕。今丞相总揽蜀汉军政,却久居外而不朝,连年北伐,劳民伤财,这……恐非人臣之道啊。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李严集团对诸葛亮权力过大的忌惮。

流言如同瘟疫,在成都的街谈巷议中迅速发酵。从市井小民到部分底层官吏,茶余饭后,开始窃窃私语。起初是怀疑,继而是不安,一种对权臣的天然恐惧开始蔓延。

皇宫深处,宦官黄皓听着心腹小太监李安的禀报,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一丝恐惧。他兴奋的是,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一个打击诸葛亮、进一步掌控后主刘禅的绝佳机会;恐惧的是,诸葛亮的威严与权势,让他不敢直接攻击。

他精心挑选了时机。在刘禅与宫女嬉戏玩乐,心情最为放松之时,黄皓捧着新进的瓜果,装作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上前伺候。

“陛下,”黄皓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近日……近日成都城内,有些不好的风声。”

“嗯?什么风声?”刘禅漫不经心地问。

“都是些无知小民胡言乱语,”黄皓先撇清自己,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说,“他们……他们竟妄议丞相,说什么丞相功高震主,久握兵权,恐……恐非社稷之福。臣自然知道丞相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然……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陛下!臣是担心,长此以往,不仅伤了丞相清名,更有损陛下圣德。”

刘禅玩乐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放下手中的果子,有些困惑和不安:“竟有此事?那……那该如何是好?”

黄皓心中暗喜,脸上却更加“诚恳”:“陛下,为杜悠悠之口,也为丞相清名着想……是否可请丞相暂回成都?一则,陛下可亲自向丞相咨询北伐大计,以示倚重;二则,丞相回朝,流言自然不攻自破。此乃两全之策啊。”

刘禅愣了愣。他对诸葛亮既有依赖,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畏惧。流言让他心慌,黄皓的“两全之策”听起来似乎是个解决办法。他不想深究,只想尽快摆脱这种不安。“好吧,就依你之言。拟诏,请相父回成都,就说……朕有要事需与相父面议。”

次日朝会,当黄皓宣读完诏书,侍中郭攸之、董允立刻出班反对。

“陛下!”郭攸之语气急切,“丞相北伐,正值关键时刻,陈仓旦夕可下!请陛下三思!”

董允也补充道:“陛下有何要事,可遣使前往军中咨询,不必劳动丞相回朝。如此退兵,前功尽弃矣!”

刘禅坐在龙椅上,面露不耐。他本就因流言而心烦,此刻更觉得这些大臣小题大做。他按照黄皓事先的“提点”,挥挥手道:“朕意已决!朕有机密事宜,必须与相父面议。尔等勿复多言!”他甚至没有给其他大臣再次进谏的机会,便宣布退朝。

谏议大夫杜琼,一位与益州本土势力关系密切的官员,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并未直接反对诸葛亮,但在退朝后与同僚的私语中,却“无意”间感慨:“丞相久驻于外,总揽一切,虽曰北伐,然……确与古制稍有不合啊。”这话语,如同涓涓细流,加深了某些人心中的疑虑。

诏书由黄皓的亲信太监王顺带着,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星夜兼程,送往陈仓前线。诏书的用语含糊其辞,只强调“有机密事相商”,更增添了几分诡异。

陈仓城外,蜀军连营如山,旌旗蔽日。中军大帐内,诸葛亮正与姜维、魏延、王平等将领推演沙盘,商讨着下一步是全力攻城,还是分兵打援。营中士气旺盛,将士们摩拳擦掌,只待一声令下。

就在这时,亲卫禀报,成都使者至。

诸葛亮率众将出帐迎接。天使王顺面无表情地展开诏书,尖细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朕有机密事宜,必须与丞相面议。着丞相诸葛亮,即日班师回朝,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帐前一片死寂。魏延瞪大了眼睛,王平紧锁眉头,所有将领脸上都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诸葛亮缓缓起身,接过那卷黄绢。他的手指在接触到诏书时,有微不可察的颤抖。他沉默着,目光扫过诏书上那熟悉的字迹(虽非刘禅亲笔,但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又抬头望向近在咫尺、伤痕累累却依旧屹立的陈仓城墙,最终,仰面向天,发出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无尽悲凉与无奈的叹息:

“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

“丞相!”姜维急步上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今陈仓指日可下,关中震动,岂可因一纸空言而弃此良机?不如暂缓回师,待破城之后,再上表陈情,陛下必能明察!”

诸葛亮转过头,看着这位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痛惜,更有一种深沉的决绝。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

“伯约,汝之心,吾知之。吾非惧死,亦非不能违命。然吾等所恃者,非兵甲之利,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堂堂正正之旗!此心此志,可昭日月。若行僭越之事,擅权专断,则与国贼何异?人心一散,道义不存,纵使得一二城池,亦难图天下,终将沦为割据之寇耳!此例,决不可开。”

他转过身,面对众将,神色已恢复平素的冷静与威严,开始下达命令:

“魏延听令!率你本部兵马为前锋,先行撤退休整,但需保持警戒,严防城内魏军出城突袭!”

“王平听令!率无当飞军,负责掩护全军粮草辎重转移,务必井然有序,不得有失!”

“赵云听令!率本部精锐骑兵为全军后卫,多设疑兵,广布旌旗于营垒,以为震慑。大军撤退期间,严加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后强调:“全军徐徐而退,各部需保持部伍整齐,旌旗严整!我要让魏军看看,我军绝非溃败,只是奉诏班师!”

有将领担忧地问:“若魏军知我退兵,乘势来追,如之奈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语气中带着对敌手的精准判断:“魏军雍凉精锐,经夏侯楙一败,已十丧七八。如今守城之卒,胆气已裂。纵使是曹睿御驾亲征,新至陈仓,不明虚实,见我退兵有序,赵云将军殿后严整,量彼亦不敢轻举妄动,贸然追击。诸将各司其职,依令行事即可。”

翌日,蜀军开始拔营。

没有撤退的慌乱,只有一种压抑的、井然有序的沉默。士兵们默默地拆卸营帐,装运物资,队伍按照既定的序列,缓缓向南,朝着褒斜道的方向移动。空气中弥漫着不甘、沮丧,还有一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憋闷。

诸葛亮坐在那辆熟悉的四轮车上,由亲兵推动着,走在中军。车行缓缓,他最后一次回过头,望向北方。

那座浴血奋战多日、付出了无数将士生命却未能攻克的陈仓坚城,在视野中渐渐模糊。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投向了更远方——那八百里秦川,那魂牵梦绕的长安故都。

《出师表》中的誓言言犹在耳,先帝刘备托孤时殷切的目光恍在眼前。沙盘上推演了无数次的进军路线,麾下将士们殷切的期盼,北伐中原、克复神州的宏愿……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一刻,被来自后方成都的几句精心编织的流言,轻易地击得粉碎。

一种深刻的无力感与巨大的悲凉,如同秦岭的浓雾,将他紧紧包裹。他为之奋斗半生的理想,在现实的政治诡计和君主的猜疑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为这支沉默撤退的大军镀上了一层悲怆的金色。一场势在必得的北伐,一场血流盈野的攻坚战,最终竟未败于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终结于几句不见刀锋的流言。

这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更是一场理想主义在现实铁壁前的悲壮退场。

长长的队伍,如同一条受伤的巨蟒,沉默地蜿蜒,最终消失在秦岭苍茫的群山万壑之中。身后,只留下空寂的战场,呜咽的秋风,以及陈仓城头上,那面依旧在暮色中飘扬的、刺眼的魏字大旗。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