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北门,禁军统领率队涌出,刀光映着夜色,将李文渊和京兆府的官兵团团围住。禁军统领的嗓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丞相,深夜带兵围攻皇宫,所为何事?”
李文渊的脸色骤然苍白,额头冒出冷汗。他原以为行动隐秘,能趁乱掌控局面,此刻却发现自己成了瓮中之鳖。周围的京兆府官兵也面面相觑,不少人开始迟疑,他们是奉命“勤王”,可眼下这架势,分明是叛乱。
“禁军统领!”李文渊强作镇定,声音有些颤抖,“你、你这是何意?本相奉皇上旨意,前来清剿血煞教余孽,稳定宫禁!”
“奉旨勤王?”禁军统领冷笑一声,手中的长刀直指李文渊,“皇上旨意何在?本统领只知,皇上已将宫中防务全权交由杨昭大人。李丞相此举,分明是私自调兵,意图不轨!”
他话音刚落,杨昭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清越而冷静。
“李丞相,何必自欺欺人?你的人,与宫内的血煞教徒,里应外合,目标直指御书房。这可不是‘勤王’之举,而是谋逆!”
杨昭缓步走来,身后跟着几名宁远卫精锐,他们的出现,让京兆府的官兵更加动摇。
李文渊看到杨昭,眼中闪过惊怒。他万万没想到,杨昭不仅提前得知了血煞教的行动,甚至连他暗中调兵的计划也一清二楚。
“杨昭!你休要血口喷人!”李文渊色厉内荏地吼道,“本相忠心耿耿,岂容你这等小儿污蔑!”
“忠心耿耿?”杨昭的语气平淡,却字字诛心,“那为何你府邸外的人,与血煞教的联络使者频繁往来?为何你召集的京兆府官员中,有不少人是血煞教的暗桩?李丞相,你的戏,演得太拙劣了。”
这些话,杨昭并非凭空捏造。宁远卫的探子,在李文渊府邸外,已经将一切可疑的进出人员和行动轨迹,记录得一清二楚。系统【人才洞察】也佐证了李文渊与血煞教的勾结,以及他手下那些心腹的忠诚度与特长。
李文渊的脸色铁青,他环顾四周,发现京兆府的官兵已经开始后退,士气全无。他知道,大势已去。
“李文渊,束手就擒吧!”禁军统领一声断喝,手中的长刀向前一送。
李文渊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猛地从怀中掏出一柄短刀,厉声叫道:“来人!给本相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他的话无人响应。京兆府的官兵们早已被禁军和宁远卫的气势震慑,加上杨昭揭露的真相,让他们根本不敢再跟随李文渊。几名平日里与李文渊关系密切的心腹,此刻也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冥顽不灵!”李沐风的身影如鬼魅般闪现,他手中的长刀一转,刀背精准地砸在李文渊的手腕上。短刀应声落地,李文渊发出一声痛呼。
紧接着,李沐风一记手刀劈在李文渊颈后,李文渊哼都没哼一声,便软倒在地。
“将他绑了,严加看管!”杨昭吩咐道。
“是!”几名宁远卫上前,将李文渊捆了个结实。
“禁军统领,清剿残余血煞教徒,收押京兆府涉事官员。今夜之事,非同小可,务必审慎处理。”杨昭转向禁军统领,语气严肃。
“杨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禁军统领拱手,眼中充满了敬佩。杨昭的布局之精妙,让他叹为观止。
此时,皇宫内的厮杀声逐渐平息。血煞教的刺客们,在杨昭精心设计的陷阱和宁远卫、禁军的联合绞杀下,几乎全军覆没。少数漏网之鱼,也被迅速围捕。
杨昭没有片刻停留,他带着苏墨和李沐风,直奔御书房。皇帝此刻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但眼中却闪烁着精光。他看着被押进来的几名血煞教高层,以及随后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李文渊,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杨昭禀报。
杨昭将北门的情况,以及李文渊与血煞教勾结的事实,详细禀报。皇帝听后,猛地一拍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好一个李文渊!好一个血煞教!竟敢欺瞒朕,勾结谋逆!”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整个御书房都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压。
“皇上,臣还有一事禀报。”杨昭的语气沉重。
皇帝的目光落在杨昭身上,他察觉到杨昭神色有异,心头一紧。
“说!”
“臣派人前往破山寺探查,发现血煞教的‘天子’,并非臣原先猜测的世家之主或权臣。”杨昭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千斤重,砸在皇帝的心头,“而是……当今三皇子,殿下!”
御书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皇帝的身体猛地僵住,他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杨昭,仿佛要从他脸上找出玩笑的痕迹。
“你、你说什么?!”皇帝的声音,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和震惊。
杨昭没有回避皇帝的目光,他平静地重复:“回禀皇上,破山寺内,确实是三皇子殿下。臣的探子亲眼所见,并确认了其身份。他似乎在等待血煞教行动结束,准备下一步的计划。”
皇帝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又从煞白变得扭曲。他猛地站起身,龙袍一甩,怒吼声回荡在御书房内。
“孽子!孽子啊!他竟敢……竟敢勾结乱党,谋逆犯上!”皇帝的身体开始颤抖,他扶着龙椅,似乎随时可能跌倒。
杨昭上前一步,沉声说:“皇上,现在还不是悲痛的时候。三皇子既然能成为血煞教的‘天子’,说明他背后的势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这不仅是血煞教,恐怕还有其他隐藏的势力介入。”
苏墨适时补充:“皇上,臣在调查中也发现,三皇子近些年与一些士族门阀、地方豪强往来密切,其中不乏有势力庞大之辈。此次血煞教的行动,或许只是一个引子,其目的可能更深远。”
皇帝听了杨昭与苏墨的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深吸几口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他明白,杨昭说得对,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杨昭,你可有办法,将这个孽子……一网打尽?”皇帝的声音沙哑,但其中蕴含着彻骨的冰寒。
“皇上,臣已经派人去通知长公主。”杨昭说,“三皇子与长公主在朝中素来不睦,长公主殿下或许能提供一些关键的线索,或在某些时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张牌。”
皇帝的眉头微皱,他知道长公主与三皇子之间的恩怨。长公主虽然是他最疼爱的女儿,但性情高傲,不喜党争,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三皇子。
“长公主……”皇帝沉吟片刻,然后对身边的太监总管说:“去,宣长公主入宫!”
“是,皇上。”太监总管匆匆而去。
“皇上,臣建议,暂时不要声张三皇子的事情。”杨昭说,“我们先将李文渊的事情处理好,稳住朝局。同时,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引蛇出洞,将三皇子背后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
皇帝的目光落在杨昭身上,他从杨昭的眼中,看到了一种超出年龄的深沉与决断。他知道,杨昭不仅有才华,更有这份在关键时刻,能为他分忧、甚至替他做下艰难决断的魄力。
“好!就依你所言!”皇帝重重地点头,“杨昭,这件事情,朕全权交给你。你要是不让朕失望,朕定不吝封赏!”
“臣定不负皇上所托!”杨昭拱手,心中却已开始构想针对三皇子的下一步计划。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将是皇权核心的真正较量。
不久,长公主被宣入宫。她一袭素雅的宫装,神色清冷,但当她听到杨昭与皇帝的对话后,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三皇子……他竟敢!”长公主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
“长公主殿下,三皇子与血煞教勾结,欲行谋逆之事。此刻,他还在破山寺中,等待下一步行动。杨昭大人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只待时机成熟。”禁军统领在一旁补充道。
长公主的目光落在杨昭身上,她似乎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被誉为“商业奇才”的少年。他的冷静,他的深谋远虑,以及他洞察人心的能力,都让她感到惊叹。
“杨昭,你打算如何处置他?”长公主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杨昭没有直接回答,他看向皇帝。皇帝的脸色阴沉,他摆了摆手,示意长公主退下,他要与杨昭单独商议。
长公主看了杨昭一眼,然后恭敬地退出了御书房。
“杨昭,三皇子之事,牵扯甚广,你可有周全之策?”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
“皇上,臣已命人,暗中监视破山寺。明日一早,臣会亲自前往。”杨昭语气沉稳,眼神中闪动着计算的光芒,“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有些事情,是时候彻底摊牌了。”
皇帝看着杨昭,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杨昭,正是这场风暴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