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钱德的倒台,只是清理了府内的淤泥。”杨昭平静地看着李昭雪,话语里带着一份沉着,“京城风雨将至,我们便要让这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是时候,让京城那些权贵们,见识一下公主府真正的底蕴了。”
李昭雪的呼吸微促。她明白杨昭话里的意思,府内清理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京城权力场上。她点点头,示意杨昭继续。
“农庄的成功,仅仅是个开端。工坊的效率提升,也只是初步试探。”杨昭缓声说,“京城最繁华的商街,钱庄林立,掌握着京城乃至大乾的钱脉。那些掌控钱脉的人,才是真正的权势所在。我们要把超越时代的技艺,从农田、工坊,引入到京城百姓的日常交易中,引入到那些巨贾豪门的往来中。让那些观望的、怀疑的,甚至心怀不轨的人,都亲眼看看,公主府能带来什么。”
他取出一卷新绘的图纸。图纸上,不再是农具或工匠工具,而是各种李昭雪从未见过的票证样式。有精美复杂的纹路,有独特的印章位置,甚至还有一些李昭雪看不懂的数字与符号。
“这些是‘银票’。”杨昭介绍,他的手指轻点图纸上的图案,“它们是取代沉重银两、铜钱的凭证。持有者可以凭借它们,在公主府开设的‘兑换点’随时提取等额的银两。但它们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李昭雪接过图纸,细细端详。她虽然见过市面上的钱票,但那些票证往往只在特定钱庄内部流通,且面额固定,防伪粗糙,远不如杨昭手中这张图纸上的设计精妙。“这……这与寻常钱票有何不同?”
“寻常钱票,多是凭信誉,且兑换点少,携带不便,更有伪造之忧。而我们即将发行的‘银票’,将具备多重防伪,不易仿制。最关键的是,公主府将在京城各处设立多处兑换点,甚至与各地商行合作,实现跨地域的兑换。”杨昭解释,语气里充满了自信,“想象一下,一个商人从京城携带一箱银票前往江南,无需再雇佣镖师,也不必担心盗匪。他只需要在江南的合作钱庄,便能取出银两,完成交易。这将极大地方便商贾往来,促进商业流通。”
李昭雪听得心潮澎湃。这不只是便利,这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颠覆。这意味着,公主府将成为京城,乃至全国的“钱袋子”之一。“这……这如何实现?需要大量银两作为储备,更需要绝对的信誉。”
“公主殿下,农庄和工坊的盈利,足以支撑初期的储备。至于信誉,公主府的声望,加上您与杨昭的共同担保,便是最好的保障。”杨昭看向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提供更低的兑换费用,甚至针对大额交易,提供‘见票即付’的便利,无需繁琐的核验流程。这将是那些传统钱庄无法比拟的优势。”
李昭雪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头。“本宫会全力支持你。人手、物资,你尽可调动。”
杨昭点头。有了长公主的全力支持,他便能放开手脚。他将刘福、苏墨、李沐风召来,详细吩咐了“银票”的打造、防伪、以及兑换点的设立计划。
“刘总管,挑选最细致的匠人,按照图纸上的纹路,雕刻印版。墨汁的配方,也要特殊调配,确保不易被仿制。”杨昭特意叮嘱,“苏墨,你负责银票的发行与兑换规章制定,以及各地兑换点的建立与管理。李沐风,你需要训练一批精锐,负责银票的押运,以及兑换点的安全。”
刘福、苏墨、李沐风三人虽然不完全明白“银票”的深远意义,但他们对杨昭的指示,如今是百分百的服从。他们知道,杨昭的话,每一次都能带来惊喜。
接下来的日子,公主府变得异常忙碌。府内专门开辟了一处密室,由杨昭亲自监督,挑选出的匠人小心翼翼地雕刻着印版,调配着墨汁。杨昭还利用系统【知识库】中的一些基础化学知识,改良了纸张的韧性和防潮性,并加入了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纤维,作为额外的防伪措施。
同时,苏墨开始着手招募和培训一批精明能干的账房先生和掌柜,学习银票的核验、兑换流程,以及如何与各地商行建立合作关系。李沐风则带着他的护卫队,日夜操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李昭雪也时常来到密室和训练场。她看到杨昭与匠人一同钻研,看到苏墨伏案疾书,看到李沐风挥汗如雨。她看到了他们身上那股,与京城权贵截然不同的气息,那是务实,是创新,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责任。这份景象,让她对杨昭的信任更深了一层。
日子一天天过去。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公主府的第一批银票,带着淡淡的墨香,正式面世。
最初,杨昭并未大规模推广。他让刘福将银票用于公主府内部的采购和薪俸发放。府里的管事、仆从、工匠们,头一次拿到这种轻巧的纸张,都觉得新奇。当他们尝试在府内的兑换点,或者合作的米铺、布庄兑换出等额的银两或商品时,惊讶和喜悦溢于言表。
“天呐!这纸片竟然能换真金白银!”
“比带着大锭银子方便多了,也不怕被偷被抢!”
“这上面的花纹,我瞧着比官府的票据还精细,谁能仿造出来?”
口碑,从公主府内部开始传播。那些与公主府有往来的商贾,也开始接触到这种新型银票。他们发现,公主府的银票不仅兑换方便,而且信誉极佳,从不拖欠。一些精明的商人,甚至开始主动要求用银票结算。
很快,公主府“银票”的奇迹便传遍了京城。起初,人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长公主府为了挽回颜面,故弄玄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贾亲身体验到银票的便利,以及它所带来的交易效率的提升时,怀疑变成了震惊。
“听说了吗?长公主府出了种‘银票’,比钱庄的票子好用百倍!”
“我亲眼去看了,那银票防伪做得,简直鬼斧神工,而且在京城各处都能兑换,方便极了!”
“听说是一位杨公子指点的,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连钱都能变出新花样!”
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将杨昭推向了新的风口浪尖。
公主府的银票,因为兑换便捷、安全可靠,在京城市场上迅速流通开来,甚至隐隐有了取代部分实物银两的趋势。许多原先对她爱答不理的宗室亲贵,纷纷派人前来拜访,明着是恭贺,暗地里却是打探消息,想知道长公主府的“银票秘诀”。那些京城的大商贾们,也如同嗅到商机的猎犬,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够与公主府合作,成为银票的兑换点,或者直接投资,分一杯羹。
杨昭对此早有预料。他在公主府内设下门槛,对来访者进行甄别。他让李沐风和苏墨暗中观察,哪些人是真心合作,哪些人是心怀不轨。
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出现。户部侍郎赵元良,在得知钱德被拖入京兆府,以及公主府农庄、工坊的异变后,脸色阴沉可怕。他明白,杨昭不仅断了他的财路,更将他多年来在公主府安插的棋子连根拔起。如今,杨昭竟然将手伸向了钱脉,这无疑是触动了京城最敏感的神经。
“哼,什么鬼斧神工,不过是些旁门左道!”赵元良在府中大发雷霆,“定是那杨昭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惑乱人心!这银票,定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迟早要崩盘!”
他开始暗中散布谣言,说杨昭的“银票”是使用了邪术,会吸取百姓的财富,甚至会动摇大乾的国本。他还暗示,长公主府的财富增长如此迅速,背后必然有不法勾当,甚至与某些地方势力勾结,试图掌控京城钱脉,图谋不轨。
一些与赵元良交好的士族和官员,以及那些利益受损的传统钱庄背后势力,也开始在朝堂上,或明或暗地对杨昭进行攻击。他们质疑杨昭的身份,质疑公主府的作为,试图阻挠公主府声望的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要阻止这“银票”的进一步扩散。
朝堂上,关于长公主府农庄、工坊和银票的讨论,也逐渐升温。皇帝对此事也颇为好奇,他派出了内廷的官员,亲自前往公主府工坊和新设的银票兑换点进行考察。考察的官员回来后,向皇帝禀报了真实情况,以及杨昭所展现出的惊人才能。
皇帝听后,虽然没有立刻表态,但对杨昭,已经生出了更深的兴趣。
杨昭明白,京城的风雨,已经真正来临。他站在公主府的最高处,俯瞰着京城方向,那里有无数的权势与欲望在蠢蠢欲动。
“杨公子,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李昭雪来到杨昭身边,她已经完全信任杨昭,将自己置于他的计划之中。
杨昭微微扬起嘴角,轻声说:“公主殿下,既然那些人不安分,那就让他们更不安分一些。是时候,让公主府的影响力,从工坊、农庄和钱票,渗透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了。”
他心里已经有了计划,那些超越时代的农具和技术,将通过公主府的渠道,逐渐渗透到京城的各个角落,搅动更大的波澜。而那些试图阻挠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一场更宏大的棋局,正缓缓拉开帷幕。杨昭的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街,那里,正有一座座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那是京城最大的几家钱庄。他要让这些钱庄,也感受到公主府带来的冲击。他更要让那些试图阻挠他的人,付出他们无法承受的代价。
“公主殿下,明日,我们便将这银票,推向京城最大的绸缎庄。”杨昭转头,话语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