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和陈氏的反击,来得比预想中更为直接。
他们迅速兑现了诺言。
王氏的商队在泉州港口打出了“远洋贸易担保费用直降三成”的告示,并承诺为使用王氏票据的商队提供额外的海上护卫。
陈氏则在城外疏浚工地上,派出了大批人手。
他们拿着沉甸甸的铜板,当场给那些正在劳作的百姓开出高出三成的工钱,试图将钱庄的工人全部挖走。
“大乾钱庄给的工钱,虽然每日一结,但我们王家给的,可是真金白银,而且比他们多!”
王氏的管事在工地上大声吆喝。
一些原本在钱庄做工的百姓,开始动摇。
他们面露犹豫,有的甚至悄悄离开了钱庄的队伍,转投王氏。
“苏管事,这样下去,河道工程会停滞的!”
钱庄的账房先生急匆匆地找到苏墨,语气中带着焦急。
“那些中小商贾也开始观望了,王氏和陈氏的降价,让他们有些动摇,不知该选哪边。”
苏墨站在临时驻地的窗前,看着外面涌动的人群。
他观察着王氏和陈氏的举动,这些都在杨昭的预料之中。
泉州的气氛,变得紧张。
王氏和陈氏的联合攻势,确实给大乾钱庄带来了压力。
苏墨没有慌乱。
他按照杨昭的指令,先是稳住了河道工地的部分骨干工人。
他向他们承诺,只要坚持下去,钱庄不仅会足额发放工钱,还会额外提供米粮补贴,并优先安排他们的家人在钱庄相关的产业中就业。
对于那些被挖走的工人,苏墨也没有阻拦。
他只是派人悄悄记录下他们的姓名,并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苏墨将泉州最新的情况,通过密信,传回了京城。
信中详细描述了王氏和陈氏的策略,以及目前对钱庄业务造成的影响。
京城,杨昭的书房。
【数据沙盘】上,泉州的数据模型正在快速变化。
王氏和陈氏的资金流向、人力投入、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都清晰地呈现在杨昭眼前。
“果然,他们选择了最直接的竞争方式。”
杨昭轻声自语。
他拿起那份关于“金融杠杆”的资料,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王氏和陈氏的降价,看似是在抢夺市场,实则是在消耗自身的利润。
而挖人,更是直接增加了他们的运营成本。
这些短视的行为,正是杨昭等待的机会。
他调出【知识库】中关于“期权交易”和“信用评级”的资料,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模拟。
泉州两大豪族,虽然财力雄厚,但其资金并非无限。
他们的商业模式,依赖于传统的货物流转和垄断利润。
杨昭要做的,是釜底抽薪。
他很快有了定计。
一道新的指令,通过秘密渠道,再次送往泉州。
苏墨接到指令后,面上浮现出一抹惊异。
杨昭的策略,比他想象的更为大胆。
泉州城中,王氏和陈氏的降价攻势,持续了一段时日。
他们以为大乾钱庄会因此退缩,或者不得不跟随降价。
然而,大乾钱庄却没有任何动静。
既没有降价,也没有高价反挖工人。
这让王延庆和陈永泰感到一丝疑惑。
“杨昭这是在搞什么鬼?他难道想坐以待毙?”
王延庆坐在自家客厅,对陈永泰说。
“或许他已经黔驴技穷了。”
陈永泰冷笑一声。
“听说他们的河道工程,已经因为工人流失而进展缓慢了。”
就在这时,大乾钱庄泉州分号,忽然在城中张贴出数张告示。
告示的内容,让整个泉州商圈为之震动。
“大乾钱庄,特推出‘泉州特产远期订购’业务!”
告示上写道。
“凡持有钱庄银票的商户,可提前签订未来三个月至半年内的丝绸、瓷器、茶叶订购合同,钱庄将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保证供货。”
“同时,钱庄将对合作商户进行信用评级,评级高的商户,可享受更低的贷款利息,以及优先使用钱庄海外商路的权利!”
这则告示一出,泉州商界哗然。
“远期订购?这……这闻所未闻!”
“低于市场价一成?大乾钱庄疯了吗?”
许多中小商贾,起初是不信的。
但很快,有几家与钱庄合作已久的老商户,在钱庄的担保下,率先签订了远期订购合同。
钱庄当场支付了部分订金,并承诺按时交货。
这让那些观望的商贾们,再也坐不住了。
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钱庄还提供了贷款和海外商路的支持。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王家和陈家虽然降了担保费,但他们的货源价格可没降!”
“是啊,而且他们的票据,不像大乾钱庄的银票,能在全国各地通用。”
一时间,大乾钱庄门前,再次排起了长龙。
这一次,前来咨询和签订合同的,不再是小商小贩,而是泉州城内,那些被王氏和陈氏压制已久的中型商贾。
他们渴望突破两大家族的垄断,而杨昭的“远期订购”和“信用评级”业务,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王延庆和陈永泰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他们看着手中的告示,脸色变得铁青。
“远期订购?他杨昭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货源?”
王延庆猛地一拍桌子。
“他这是想直接截断我们的销路!”
陈永泰的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
泉州港口每年的丝绸、瓷器、茶叶出口量巨大,大部分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杨昭竟然敢承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供货,而且是未来几个月的大批量供货。
这简直是对他们垄断地位的直接宣战。
“查!给我查清楚!他杨昭的货源到底来自哪里!”
王延庆怒声命令。
陈永泰也立刻派人,全面调查大乾钱庄的货源渠道。
他们很快发现,杨昭的货源,并非来自泉州本地。
而是通过一种他们不了解的渠道,从江南甚至更远的地区,提前锁定了大量优质商品。
更让他们惊骇的是,杨昭通过系统【知识库】解锁的“产业优化”模块,早就在江南地区扶持了一批新型工坊。
这些工坊生产的丝绸、瓷器,品质优良,成本却远低于传统作坊。
杨昭正利用这些优势,源源不断地向泉州输送货物。
王氏和陈氏的降价,反而成了杨昭的助攻。
他们的低价担保,让更多商贾敢于出海,而一旦出海,他们就会发现,杨昭提供的货源,才是更具竞争力的选择。
“他这是在用我们的渠道,运送他的货!”
王延庆终于明白了杨昭的险恶用心,声音中带着颤抖。
陈永泰也脸色发白。
杨昭的这一手,不仅抢走了他们的客户,还利用了他们原本的运输体系。
这无异于借刀杀人,借力打力。
泉州的天空,乌云密布。
王氏和陈氏的商业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杨昭在京城,通过【数据沙盘】看着泉州风云变幻的数据。
他知道,现在,才是真正考验王氏和陈氏的时候。
他要让泉州的王氏和陈氏,亲眼看着自己的商业根基,被一点点瓦解。
他要让那些旧有的规则,彻底崩塌。
泉州,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王延庆和陈永泰,面对泉州市场日益被侵蚀的局面,他们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继续降价,与杨昭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还是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反击的办法?
他们知道,杨昭的银票攻势,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