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第一场雪落在凡界的 “青溪村” 时,李村长正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发愁。村里的房屋多是土坯墙,冬天漏风,往年靠烧柴火取暖,可今年柴火不够,好几户老人孩子都冻得咳嗽。“要是有个能长久发热的东西就好了。” 他搓着冻红的手,望着远处的山路叹气。
这时,山路上传来了马蹄声 —— 黑石和林月带着五个魔渊弟子,推着三辆装满 “火灵聚草” 的木车来了。“李村长!我们是和平驿站来的,听说村里冬天取暖难,特地带了火灵聚草来!” 林月跳下车,手里攥着一把火灵聚草,草叶上泛着淡淡的红光,“这草能自动发热,一片能暖一间屋,还不用添柴!”
李村长半信半疑地接过草叶,贴在手上 —— 果然,一股温和的暖意顺着掌心蔓延开来,不烫不燥,比炭火还舒服。“这…… 这真是神草啊!” 他激动地拉着黑石的手,“村里还有二十多户人家,要是都能用上这草,今年冬天就不怕冷了!”
黑石笑着点头,指挥魔渊弟子把火灵聚草分给村民。魔渊弟子阿火蹲在一户老人家门口,教老人如何用草叶:“奶奶,您把这草铺在炕席下,再用布盖着,它能热三天三夜,要是想让它更暖点,就对着草叶吹口气 —— 里面的火灵会醒得更快。” 老人试着吹了口气,草叶的红光果然亮了些,炕席很快就暖了起来,老人笑得眼角都湿了。
村里的孩子们围着木车,好奇地摸着火灵聚草。林月趁机教他们辨认草叶上的火灵纹路:“这纹路像小太阳,代表着温暖,就像凡界的柴火和魔渊的灵火,都是用来守护大家的。” 有个叫虎子的孩子突然说:“林姐姐,我能学用火灵聚草吗?我想给我娘暖脚!” 林月笑着点头,握着虎子的手,教他如何用指尖的微弱灵力唤醒草叶 —— 虎子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让一片草叶热了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回家给娘送去。
青溪村的村民们也没让魔渊弟子白跑。李村长让媳妇煮了一锅土豆汤,还烤了红薯,分给大家:“这土豆是村里种的,填肚子;红薯甜,你们尝尝!” 魔渊弟子们捧着热红薯,吃得满嘴香甜 —— 阿火说:“这红薯比魔渊的灵植糕还好吃,要是能在魔渊种就好了!” 李村长立刻装了一袋土豆和红薯种子递给黑石:“你们带回去试试,凡界的作物好养活,说不定能在魔渊长起来!”
与此同时,苏晚晴带着小麦、冰儿和水菱,背着装满 “萤光布” 制品的包袱,前往魔渊的 “石叶部落”。这个部落住在岩洞里,很少和外界接触,部落首领石苍对两族共生一直抱着怀疑态度。“听说石叶部落的夜晚很黑,萤光布做的灯笼刚好能帮他们照明。” 苏晚晴指着包袱里的萤光布灯笼,灯笼罩是淡蓝色的,里面衬着麦萤花的花瓣,“夜里点亮,灯笼会泛出暖光,还能闻到花香。”
到了石叶部落,洞口的守卫果然拦住了他们。小麦抱着一个萤光布娃娃,仰着头对守卫说:“叔叔,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来送光明的!” 她把娃娃递过去,娃娃的裙摆是萤光布做的,在昏暗的洞口泛着淡蓝的光,引得守卫们都凑过来看。
石苍听到动静,从岩洞里走出来。他身材高大,脸上刻着石叶部落的图腾,眼神警惕地看着苏晚晴一行人:“凡界人来魔渊部落,想做什么?”
水菱立刻拿出麦萤花的种子,递到石苍面前:“首领,这是麦萤花的种子,种在洞里能发光,还能净化空气。我们还带了萤光布,做了灯笼、衣服,能帮部落解决夜晚照明的问题。” 她说着点亮一盏萤光布灯笼,淡蓝的暖光瞬间照亮了洞口,麦萤花的香气也飘了出来,洞里的石叶部落弟子们都好奇地探出头。
冰儿走到一个石叶部落的小女孩身边,女孩叫石小芽,手里攥着一块石头,怯生生地看着她。冰儿从怀里掏出一个萤光布做的小雪花,递给石小芽:“这是给你的,夜里会发光,像真的雪花一样。” 石小芽接过小雪花,雪花在她手里慢慢亮了起来,她眼睛一亮,突然拉着冰儿的手,把她拉进岩洞 —— 岩洞里果然很黑,只有几处微弱的火光,孩子们看书都要凑到火边。
小麦立刻打开包袱,拿出萤光布做的灯罩,罩在火塘边的木架上 —— 淡蓝的光芒瞬间铺满岩洞,孩子们欢呼着围过来,有的摸着灯罩,有的看着自己手上的萤光布小物件。石苍看着这一切,又看了看苏晚晴递过来的 “麦萤花生长记”,本子里画着麦萤花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还有两族孩子一起照顾它的画面。
“这些…… 都是真的?” 石苍指着本子里的画,声音有些动容。
苏晚晴点头:“凡界的青溪村,现在用着火灵聚草取暖;魔渊的水泽部落,用麦萤花净化水脉。两族合作,不是为了谁征服谁,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得更好。”
石苍沉默了片刻,突然对部落弟子们说:“把部落的‘石叶籽’拿来!” 他接过弟子递来的一袋黑色种子,递给苏晚晴,“这是石叶部落的灵籽,种在土里能长出石叶,能盖房子,还能做工具。你们带回去,试试能不能和凡界的作物一起种 —— 要是能成,石叶部落愿意加入两族共生!”
从石叶部落回来后,共生学堂的孩子们都兴奋地讨论着要办一场 “共生成果展”。周伯和岩晶部落的阿榕一起,用灵晶木和凡界的硬木做了个展台;阿绣和石叶部落的绣娘一起,用萤光布和石叶籽的纤维织了块 “共生图腾布”,上面绣着各个部落的标志;小麦和石小芽一起,把 “麦萤花生长记” 重新装订,还加了石叶部落的石叶籽生长情况;火灵聚草、麦萤花、萤光布制品摆满了展台,连青溪村的土豆和红薯都摆了出来,旁边放着魔渊弟子试种的幼苗。
成果展那天,各个部落和村落的人都来了。岩晶部落的长老看着火灵聚草,笑着说:“以后魔渊的冬天,再也不用靠灵晶取暖了!” 青溪村的李村长拿着萤光布灯笼,对石苍说:“这灯笼好,村里的孩子晚上走夜路再也不怕黑了!” 孩子们在展台间穿梭,小麦教石小芽编麦秸小动物,冰儿教青溪村的虎子用冰晶术做小摆件,阿焰则用火灵在木头上画了一幅 “两族共生图”,引得大家连连称赞。
灵契柱突然泛出柔和的光芒,一道光纹从柱身延伸到展台,将所有的共生物种和成果都笼罩其中。淡蓝、淡青、赤金的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流动的 “共生画卷”—— 画里有青溪村的暖屋、石叶部落的亮洞、共生学堂的笑声,还有两族人手拉手一起耕种、一起收获的场景。
苏晚晴看着这幅光画,心里满是感慨。叶青雨走到她身边,轻声说:“共生物种不仅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两族的心连在了一起。这才是灵契柱真正的力量 —— 不是连通地脉,而是连通人心。”
苏晚晴点头,望向展台前热闹的人群。石苍正和李村长讨论如何一起种土豆和石叶籽,黑石和阿火在教孩子们用火灵聚草,小麦和石小芽手拉手在灵契柱下转圈,笑声像银铃一样。冬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灵契柱的光画上,温暖而明亮 —— 两族共生的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