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雪落檐角
雪是后半夜悄无声息来的。
小石头被窗棂上的响动惊醒时,院角的梅枝已经压弯了半尺。他披了件厚棉袄推开门,雪粒子打在脸上簌簌地凉,屋檐下挂着的牛膝串子裹了层白霜,倒像串起的碎玉。
“醒这么早?”阿芷的声音从厨房飘出来,带着柴火的暖意,“我煮了姜枣茶,快来暖暖。”
灶房里,陶罐在火上咕嘟作响,姜的辛辣混着枣香漫出来。小石头搓着冻红的手凑过去,见阿芷正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映得她鬓角的银丝发亮。“这雪下得急,怕是要封山。”
“封山才好。”阿芷舀出两碗茶,“前几日托人从山下带的糯米到了,今天正好做年糕。”
正说着,林婉儿抱着捆干柴进来,发梢沾着雪沫:“芽儿还在睡,我看她床头的窗户没关严,顺手掩上了。”她把柴靠在灶边,接过小石头递来的茶碗,“檐角的冰棱结得好长,刚才看见墨羽在啄冰吃。”
“那家伙野得很,冻不坏。”小石头喝了口茶,暖意从喉咙淌到肚子里,“等雪小点,我去把药圃的雪扫了,别让桔梗的根冻裂了。”
“不急。”阿芷搅着陶罐里的米浆,“雪压着反而能护根,这是老理儿。倒是你太爷爷留下的那株老山参,得去看看棚子塌了没。”
雪稍歇时,小石头扛着扫帚往后山走。雪没到脚踝,每一步都陷得很深,远处的林子白得晃眼,只有几丛冬青透出点墨绿。老山参藏在背风的石坳里,太爷爷当年搭的木棚被雪压得矮了半截,他伸手推了推,木架“咯吱”响了两声,倒还结实。
“小家伙,冻着没?”他拨开棚角的雪,露出盖着的稻草,底下的参叶早枯了,只留着光秃秃的茎秆,“等开春,又能冒新芽了。”
回到院子时,林婉儿正和芽儿在檐下堆雪人。芽儿裹得像个圆棉球,手里攥着根胡萝卜当鼻子,看见小石头就喊:“爹!雪人少个眼睛!”
“用这个。”小石头从兜里摸出两颗野山楂,红艳艳的,冻得硬邦邦。
阿芷在廊下晒着年糕,蒸笼里的热气混着雪气腾起来,在檐角凝成新的冰棱。她看小石头额头冒了汗,递过块刚蒸好的年糕:“沾点黄豆粉,热乎吃。”
咬下去时,糯米的软香混着豆粉的甜,暖得人舌尖发麻。小石头抬头看,雪又开始下了,一片片粘在梅枝上,倒像是梅花开得更盛了些。檐角的冰棱在阳光下闪着光,把影子投在雪地上,忽长忽短,像串没写完的诗。
“听说山下的学堂要开蒙了。”林婉儿帮芽儿擦掉脸上的雪,“芽儿明年也该去了吧?”
“等开春雪化了就送她去。”小石头看着女儿举着雪球跑远的身影,忽然想起太爷爷说的,“雪落下来,是给土地盖被子呢。盖得越厚,来年的苗长得越旺。”
阿芷笑了,往灶房走:“那咱的年糕得多蒸两笼,留着开春给学堂的先生送些。”
雪又大了些,把院门外的路盖得严严实实。屋檐下的牛膝串子轻轻晃,雪沫子簌簌往下掉,落在小石头手背上,凉丝丝的,倒让心里更暖了。他想,这日子就像这雪,看着冷,化了都是水,能润得地里的东西,悄悄拔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