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氏夫妇的这次发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袁承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涟漪。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师父所说的“江湖在人心”的含义。同门之间,尚且因资质、际遇、乃至师父的些许看重而产生如此明显的芥蒂与排挤,那山外更加广阔而复杂的江湖,又该是何等的波谲云诡?
这份认知并未让他变得畏缩,反而激发出更强的斗志。他将那份因被质疑而产生的些许委屈与愤懑,尽数转化为修炼的动力。白日里,他更加刻苦地打磨混元功,锤炼伏虎剑法,力求将每一分根基都打得坚实无比。夜晚,在穆人清的默许与暗中护持下,他对于金蛇剑法的参悟也更为深入,不再仅仅局限于招式的模仿与技巧的借鉴,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那股“险中求胜”、“以奇制正”的武学理念,并与华山武功的“以正合,以奇胜”相互印证。
穆人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点头。这块璞玉,正在经历风雨的打磨,逐渐显露出内里的光华。他不再仅仅传授固定的招式套路,而是开始引导袁承志思考招式的变化、内力的运用,甚至与他拆解一些江湖上常见的武功路数,分析其优劣与破解之道。这种启发式的教导,让袁承志的武学视野飞速拓宽,不再拘泥于一招一式的得失,而是开始从更高的层面理解“武”的本质。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华山绝顶的积雪渐渐消融,露出苍翠的山色。袁承志在华山,已度过了近三年的时光。当年的孱弱少年,如今已长成身形挺拔、眉目俊朗的青年。长期的内外兼修,使他目光湛然,气息沉凝,举手投足间,已隐隐有一派高手风范。
这一日,穆人清将袁承志唤至“有所不为轩”前。
“承志,你随我上山,已近三载。”穆人清负手而立,望着山下云雾缭绕的苍茫大地,缓缓开口。
“是,师父。弟子蒙师父收留,授以绝艺,恩同再造。”袁承志恭敬答道,心中却隐隐预感到了什么。
穆人清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他:“你的混元功已有小成,伏虎剑法也得其神髓,根基已然稳固。至于那金蛇剑法……你既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未受其戾气所染,反而融会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可见你心性之坚,悟性之高,已远超为师预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温室之中,养不出经霜傲雪的花朵。闭门造车,终难成大器。是时候,让你下山去走一走,看一看这真正的江湖了。”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句话真的从师父口中说出时,袁承志心中仍是不由自主地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对未知江湖的向往,有对复仇之路即将开启的悸动,更有对三年宁静学艺时光与恩师的不舍。
“师父……”他声音有些哽咽。
穆人清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温和笑意:“痴儿,师徒缘聚缘散,本是常理。你身负血海深仇,更有你自己的道路要走,岂能永远困守在这华山一隅?雏鹰羽翼渐丰,终须搏击长空。”
他自怀中取出两封早已写好的书信,递给袁承志:“这一封,是给你大师兄黄真的。他如今在江南一带,人称‘铜笔铁算盘’,交游广阔,消息灵通。你下山之后,可先去寻他,他自会照应于你,也能助你了解如今江湖与天下的局势。”
“这一封,”穆人清指着另一封看起来更为古旧,甚至火漆都有些模糊的信,“是写给南京城里一位隐退的官宦,姓水,名鉴。他乃是为师故交,虽已致仕,但在朝在野,仍有几分香火情面,且为人正直,或许能为你父亲当年之事,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与线索。切记,此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示人。”
袁承志双手接过书信,只觉得重若千钧。这不仅是两封书信,更是师父为他铺就的初始道路,凝聚着无尽的关爱与期望。他将书信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弟子袁承志,拜别师父!师父授业解惑之恩,弟子永世不忘!此番下山,必当谨遵师父教诲,行侠仗义,明辨是非,绝不敢有辱师门!待弟子……待弟子了却心事,再回华山,侍奉师父左右!”
他的声音坚定而带着哽咽,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石地上。
穆人清受了他的礼,伸手将他扶起,仔细替他掸去膝上的尘土,如同一个寻常人家的老人送别即将远行的孩子。“起来吧。江湖路远,人心险恶,凡事三思而后行。遇事不必一味逞强,须知刚极易折。但若认定是义之所向,亦不可畏首畏尾,堕了我华山威名。”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北方,语气变得深沉:“你父袁督师之冤,天下皆知。然则报仇雪恨,并非只有刀兵相见一途。有时,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忠奸昭然若揭,比手刃几个仇人,更能告慰英灵,也更能涤荡这污浊的世道。这其中分寸,你需自行把握。”
“是,弟子谨记!”袁承志将这些话一字一句地刻在心里。
“去吧。”穆人清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过身,不再看他,“不必再回头。”
袁承志知道师父不喜离别拖沓,他强忍住眼中的湿意,再次深深一揖,然后毅然转身,沿着下山的小径,大步而去。他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师父定然站在那里,目送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云雾深处。
山风猎猎,吹动他青色的布衣。背负着用布条仔细包裹的金蛇剑,怀揣着师门信物与血仇使命,十七岁的袁承志,终于告别了庇护他、培养他的华山,正式踏入了那片风云激荡的江湖。
他的脚步由最初的沉重,渐渐变得坚定而有力。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家仇国恨,侠义道途,都将在这条路上徐徐展开。雏凤清声,即将响彻云霄。
下得山来,回首望去,华山诸峰已隐于云雾之中,恍若隔世。袁承志辨认了一下方向,决定先按照师父吩咐,前往江南,寻找大师兄“铜笔铁算盘”黄真。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离开华山不久,一场针对他,或者说,针对他背后可能代表的“机缘”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归二娘那双精明而势利的眼睛,并未因穆人清的压制而真正收敛,反而在暗处,闪烁着更加隐秘的光芒。
江湖,欢迎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