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的台北清晨,风裹着淡得像雾的桂香钻进酒店窗户。陆沉揉着眼睛醒过来时,李若雨已经趴在床头翻手机,发梢蹭着他下巴,痒得他忍不住伸手勾了勾她的腰。
“别闹。”李若雨拍掉他的手,手机屏幕亮着,是王浩半小时前发的消息:“我们在永康街‘阿婆奶茶’等你们,带好胃,我要让若雨尝我老婆做的芋泥奶茶。”
陆沉笑出声,伸手把人捞进怀里:“浩子这是急着显摆他娶了个会做饭的。”
“刘嘉怡本来就很厉害啊。”李若雨蹭了蹭他的胸口,“上次视频还说要把台湾的芋泥配方传给我,让我做给你吃。”
两人磨磨蹭蹭穿好衣服——陆沉选了件浅灰连帽衫配卡其裤,李若雨穿了件米白色针织衫搭牛仔裙,脚上是小白鞋。收拾行李时,陆沉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个透明密封袋:“对了,布丁的视频录好了,昨天晚上它把我枕头啃了个洞,正跟我闹脾气呢。”
李若雨凑过去看,屏幕里边牧正抱着陆沉的枕头啃得满脸口水,刘杰的画外音传来:“这狗跟你一样,就会拆家!”
下楼时,酒店的阿姨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要去见朋友啦?台北的早晨好吃的东西多,等下记得去买碗烧饼。”
走出酒店,台北的阳光刚好漫过骑楼,老房子的红砖墙上爬着常春藤,巷口的早餐摊冒着热气,卖刈包的阿公操着闽南语喊:“阿妹,要加肉松吗?”
陆沉牵着李若雨的手往永康街走,路过一家卖凤梨酥的店,李若雨停下脚步:“要不要买盒凤梨酥?带回去给爸妈尝尝。”
“听你的。”陆沉进去挑了盒现烤的,包装纸上印着“老杨”,老板笑着递过来:“年轻人第一次来台北吧?这凤梨酥是纯凤梨做的,不甜腻。”
永康街的梧桐树影里,“阿婆奶茶”的招牌挂着褪色的红布。王浩坐在门口的塑料凳上,看见他们就跳起来:“我靠!陆沉你可算来了!”
他比毕业时胖了点,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穿件藏青t恤,肚子微微隆起——刘嘉怡怀孕了吗?陆沉刚要问,就见一个穿浅粉连衣裙的女人从店里走出来,手里举着两杯奶茶:“若雨!”
刘嘉怡的头发留长了,卷着波浪,脸上带着笑,扑过去抱住李若雨:“想死你了!上次视频还是你订婚的时候!”
“我也想你!”李若雨回抱她,“你肚子……”
“才三个月,不明显。”刘嘉怡笑着摸肚子,转向陆沉,“陆沉,这是嘉怡给你带的桂花糕,上海的牌子,我在台北找了好久才买到。”
“谢谢嫂子。”陆沉接过纸包,指尖碰到刘嘉怡的手,还是跟以前一样暖。
四人找了张露天桌子坐下,王浩把菜单推给陆沉:“别客气,想吃什么随便点,阿婆的芋泥奶茶是一绝。”
奶茶端上来,瓷碗里浮着厚厚的芋泥,撒着花生碎。李若雨舀了一勺,眼睛亮起来:“跟我妈做的一样!”
“那是,嘉怡特意跟上海的阿姨学的。”刘嘉怡笑着搅了搅奶茶,“对了,陈凡和若怡呢?他们怎么没来?”
“若怡说要值班,陈凡送她去的。”王浩咬了口烧饼,“昨天晚上视频,若怡说医院里都在讨论夏台高速通车,有个病人是台湾来的,说要开车回家看妈妈。”
陆沉喝了口奶茶,芋泥的甜香裹着茶味,确实地道:“昨天我们开车过来的,隧道里的灯特别亮,像在海底走。”
“我靠,你们胆儿真肥!”王浩瞪圆眼睛,“我昨天看新闻,隧道全长三百多公里,我媳妇吓得死死抓着我的手,说要是掉下去怎么办。”
刘嘉怡拍了他一下:“乱说什么!若雨都不怕,你怕什么?”
李若雨笑着摇头:“其实有点紧张,但陆沉说没事,我就跟着他了。”
“那是,我女朋友最勇敢。”陆沉捏了捏她的手,李若雨的脸微微发红。
聊到工作,王浩的语气变得认真:“我跟嘉怡商量好了,明年要孩子。我现在在做跨境电商,主要卖大陆的文创产品,台湾这边反应不错。嘉怡辞了上海的工作,过来帮我,她运营能力强,公司刚上了轨道。”
“恭喜啊。”陆沉真心实意地说,“等孩子出生,我们当干爹干妈。”
“那必须的!”王浩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以后孩子要是调皮,就交给你们俩管。”
刘嘉怡转向李若雨:“若雨,你之前说想考台北的公务员?怎么样了?”
“在准备呢。”李若雨掰着手指头,“台北的公务员考试要考台湾史,我昨天买了书,陆沉帮我补历史。”
“陆沉可是历史系的,他能帮你。”刘嘉怡笑着说,“对了,陆沉的工作定了吗?”
“定了,上海的设计院。”陆沉说,“我跟hR谈过,能经常出差,以后要是你们来上海,我也能陪你们。”
“其实……”王浩犹豫了一下,“我本来想邀请你们来台北定居的,我们有套小公寓空着。不过既然你们要回上海,也行,反正现在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
“上海也有我们的家啊。”李若雨靠在陆沉肩上,“而且我想离爸妈近一点,他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
四个人聊到中午,王浩提议去吃蚵仔煎:“阿婆隔壁的蚵仔煎超好吃,我昨天吃了两份!”
那家店很小,桌子挤在巷子里,老板操着闽南语喊:“三位蚵仔煎?加辣吗?”
端上来的蚵仔煎金黄酥脆,里面的蚵仔鲜得掉眉毛。李若雨吃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比上海的好吃!”
“那是,台湾的蚵仔新鲜。”王浩吃得满嘴油,“等下我们去逛101?我买了票,可以看台北全景。”
下午两点,四人坐捷运去101大楼。捷运里很安静,大家都戴着耳机,或者看手机。李若雨靠在陆沉怀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台北的捷运好干净啊。”
“那当然,台湾的服务业都很讲究。”刘嘉怡说,“我第一次来台北的时候,捷运工作人员还帮我捡了掉在地上的包,特别礼貌。”
101大楼的观景台在八十九楼,风很大,吹得李若雨的发丝乱飞。陆沉帮她理了理头发,指着远处说:“你看,那是台北港,夏台高速的终点。”
远处的海面上,货轮缓缓行驶,阳光照在海面上,泛着碎金。王浩举起手机,拍了一张四人的合照:“这张要发朋友圈,标题就叫‘两岸一家亲’。”
“别拍我吃蚵仔煎的样子!”刘嘉怡赶紧用手挡住脸,却被王浩抓拍到了,照片里的她皱着眉,却笑得很开心。
从101下来,四人沿着信义区的街道散步。路边的精品店卖着台湾本土设计的饰品,李若雨走进去,挑了个凤梨造型的吊坠:“这个送给妈,她喜欢凤梨。”
“那我挑个给阿姨。”刘嘉怡拿起一个鱼造型的钥匙扣,“叔叔不是喜欢钓鱼吗?”
陆沉看着她们,嘴角的笑没断过。王浩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陆,你真幸福。”
“你也一样。”陆沉说,“嘉怡是个好媳妇。”
傍晚时分,四人去吃火锅。火锅店里热气腾腾,王浩点了满满一桌:毛肚、牛肉、虾滑、台湾香肠。刘嘉怡笑着说:“别点太多,吃不完浪费。”
“能吃!我今天高兴!”王浩夹了一筷子毛肚,放进锅里,“等下我们要去夜市,吃芒果冰!”
夜市的灯牌亮起来,红的、黄的、蓝的,映得整条街都暖融融的。芒果冰装在透明的玻璃碗里,芒果肉堆得像小山,上面浇着炼乳。李若雨吃了一口,甜得眯起眼睛:“太好吃了!”
“我跟你一样。”刘嘉怡也吃了一口,“上次来台北,我连续吃了三天芒果冰。”
陆沉看着她们,突然觉得很满足。
晚上十点,王浩送他们回酒店。临别时,刘嘉怡抱住李若雨:“下次一定要再来,我做芋泥蛋糕给你们吃。”
“一定。”李若雨点头。
刘嘉怡笑着挥手。
陆沉拍了拍王浩的肩膀,“浩子,你要照顾好嘉怡。”
回到酒店,李若雨洗了澡,裹着浴巾出来,头发还滴着水。陆沉递过来一条毛巾:“慢点儿,别摔着。”
“陆沉。”李若雨坐在床边,看着他,“今天很开心。”
“我也是。”陆沉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以后我们经常来台湾,好不好?”
“好啊。”李若雨靠在他怀里,“等我们老了,就开车来这里,住在海边,看日出日落。”
陆沉笑了,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会的,我们一起。”
窗外的台北夜景灯火辉煌,风里还飘着淡淡的桂香。这趟旅程,不是结束,是开始——开始见证更多美好的瞬间,开始拥有更多共同的回忆。
第二天早上,陆沉和李若雨在酒店的餐厅吃早餐。窗外的梧桐树影里,有麻雀跳来跳去。李若雨咬着包子,突然说:“陆沉,我想给布丁买件新衣服。”
“买啊,买最贵的。”陆沉笑着给她倒牛奶,“回来让它穿给你看。”
“才不是。”李若雨摇头,“我是想,等我们有了孩子,布丁就是孩子的长辈了,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陆沉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笑出声:“好,等我们有了孩子,给布丁买最漂亮的衣服。”
吃完早餐,两人去楼下买伴手礼。陆沉挑了盒高山茶,李若雨挑了盒手工肥皂。结账时,老板笑着说:“年轻人感情真好,什么时候办婚礼?要请我喝喜酒啊。”
“明年。”陆沉说,“到时候一定请您。”
走出商店,阳光正好。李若雨挽着陆沉的胳膊,慢慢往酒店走:“陆沉,你说,我们以后会有孩子吗?”
“会有的。”陆沉认真地说,“一个像你,一个像我,或者两个都有。”
“要是两个女儿就好了。”李若雨憧憬着,“像我和嘉怡一样,从小一起长大。”
“好,听你的。”陆沉吻了吻她的发顶,“两个女儿,我教她们打球,你教她们画画。”
回到酒店,王浩发来消息:“我们明天上午的飞机,去上海玩几天。”
“欢迎啊。”陆沉回复,“我让爸妈准备一下,给你们接风。”
挂了电话,李若雨抱着布丁的视频,笑个不停:“布丁好像在说‘下次带我一起去’。”
“下次一定带它去。”陆沉说,“让它看看台湾的海,台湾的桂香。”
下午,两人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面的文物很旧,却带着温度,像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李若雨站在《清明上河图》前,轻声说:“原来我们和台湾,这么近。”
“是啊。”陆沉站在她身边,“不管走多远,根都在这里。”
傍晚,他们坐在酒店的露台上,看着夕阳落下。天空染成橘红色,远处的海面上,归帆点点。李若雨靠在陆沉怀里,轻声说:“陆沉,我很幸福。”
“我也是。”陆沉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风里飘来桂香,混着夕阳的温度,裹着两人的身影。这趟台北之旅,是他们爱情里的一个注脚,是两岸相连的一个缩影,是未来无数美好日子的开始。
第三天早上,陆沉和李若雨送王浩和刘嘉怡去机场。王浩抱着陆沉的肩膀,用力拍了拍:“老陆,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若雨。”
“你也是。”陆沉说,“有事给我打电话。”
刘嘉怡抱着李若雨,哭了:“若雨,我会想你的。”
“我也会想你。”李若雨擦了擦她的眼泪,“下次来,我给你做芋泥奶茶。”
飞机起飞时,陆沉和李若雨站在候机厅的窗户边,看着飞机划过天空。李若雨轻声说:“他们走了。”
“嗯。”陆沉握住她的手,“但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见面。”
下午,两人去了野柳地质公园。那里的礁石形状奇特,像女王的头,像仙女鞋。李若雨站在礁石边,拍照留念:“陆沉,你看,这个像不像布丁的头?”
“像。”陆沉笑着说,“比布丁还可爱。”
傍晚,他们回到酒店,收拾行李。李若雨把买的高山茶和肥皂放进箱子,突然说:“陆沉,我想再住一晚。”
“好。”陆沉说,“我们再逛一次永康街,吃最后一次蚵仔煎。”
晚上,两人又去了永康街。阿婆的奶茶店已经关门了,但旁边的蚵仔煎店还开着。老板认出他们,笑着说:“两位又要蚵仔煎?加辣吗?”
“加辣!”李若雨笑着说,“我要吃最辣的!”
陆沉看着她,眼里全是笑意。原来最美好的时光,不是去多少个景点,吃多少种美食,而是和你一起,重复做同一件事,说同一句话,享受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离开台北的那天,天气很好。陆沉开着车,李若雨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的风景。车窗外,台湾的田野掠过,稻田里的稻子已经熟了,金黄一片。
“陆沉,我们会再来的。”李若雨说。
“会的。”陆沉说,“等我们有了孩子,等我们老了,等布丁变成老狗,我们都会再来。”
车驶上夏台高速,往夏门方向开去。隧道里的灯依然明亮,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