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地下空间内,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仰头望着那艘悬浮的银白色方舟,它静谧、优美,却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威严。先进的探测设备在这里几乎全部失灵,只有最基础的环境传感器显示这里的空气成分、温度、湿度都完美维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的水平,仿佛一个精心准备的茧房。
“尝试建立通讯。”秦屿低声下令,队员试图使用各种频段的无线电、激光信号甚至简单的光码与方舟联系,但所有信号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它就像一座完美的雕塑,寂静无声。
林栀手中的星石持续传来那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波动,不再是警示,更像是一种深沉的、无言的诉说。她闭上眼睛,努力去解读这些波动,脑海中闪过一些极其模糊的碎片:无尽的星空,剧烈的爆炸,悲壮的抉择,然后是漫长的黑暗与等待……
“它……在旅行中受了很重的伤。”林栀缓缓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它把自己藏在这里,是为了……修复和等待。”
“等待什么?”张老师问,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方舟,充满了学者式的痴迷。
“等待一个信号,或者……一个认可。”林栀看向小月亮,“也许,小月亮刚才的触碰,就是一种初步的认可,所以它为我们打开了门。”
小月亮歪着头,看着方舟表面流动的光纹,忽然伸出小手,在空中慢慢划出一个图案——正是她腕间胎记的形状。奇妙的是,随着她手指的划动,方舟舰体对应位置的光纹也似乎变得更亮了一些,流动速度微微加快。
“它喜欢小月亮。”吴薇轻声说,她这次也随行负责后勤记录。
“不是喜欢。”林栀摇头,感受着星石传递的信息,“是……熟悉。小月亮身上的印记,或者说我们传承的星轨力量,与这艘方舟的源头,可能存在着某种古老的关联。”
秦屿保持着军人的冷静:“关联的性质无法确定。目前看来它没有敌意,但也无法沟通。我们需要更多信息。”他指挥队员,“仔细勘察这个空间,注意任何可能的符号或接口,不要触碰任何东西。”
队员们分散开来,小心翼翼地探索这个巨大的地下机库。他们发现机库的墙壁同样是那种奇异的金属,上面刻满了更为复杂和庞大的壁画和符号,叙述着某种宏大的历史:星海的航行,星系的变迁,文明的兴衰,以及一场席卷多个星系的可怕灾难——某种能够吞噬光与生命的“虚空暗潮”。
在壁画的最后,描绘了数艘与眼前方舟相似的舰船,向着不同方向逃离,其中一艘拖着残破的舰体,坠向一颗蓝色的星球……
“所以,它是一艘避难船?”张老师激动地记录着,“来自一个高度发达、却遭遇灭顶之灾的文明?它沉睡在这里,是为了躲避那种‘暗潮’?”
“很可能。”林栀点头,星石传来的悲伤情绪与此印证,“它携带的,可能是那个文明最后的火种。”
就在这时,一名队员在机库一个角落发现了异常。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凸起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凹槽,其形状……与dr.陈激活的那枚“星钥”晶体完全一致!
“秦队!这里有发现!”
众人围拢过去。看到那个凹槽,林栀的心猛地一跳。星石传来清晰的排斥与警告感。
“看来,dr.陈得到的‘星钥’,确实是用于这里的。”秦屿面色凝重,“他想把晶体插入这里?目的是什么?启动方舟?”
“强行启动。”林栀肯定地说,“用那种扭曲的能量。这绝对不是正确的方式。方舟需要的是共鸣和修复,不是暴力充能。否则,很可能不是唤醒它,而是彻底破坏它内部的平衡,甚至可能引来壁画上那种‘暗潮’的注意。”
他们之前的阻止,阴差阳错地可能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但是,”张老师提出疑问,“如果‘星钥’是影之钥匙,那是否存在一把光之钥匙?用于正确唤醒和连接它的方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小月亮。孩子腕间的胎记似乎因为靠近这个凹槽而微微发热。
小月亮看着那个凹槽,小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她似乎能感觉到凹槽的“渴望”,但又本能地觉得不应该用那块紫色的晶体。
她再次抬起手,但这次没有去贴合凹槽,而是将掌心对准它,闭上眼睛。她腕间的胎记散发出比之前更明显的湛蓝色微光。
渐渐地,那冰冷的、没有任何反应的凹槽内部,竟然也开始浮现出一点点细碎的、金色的光粒,如同星辰尘埃,试图汇聚,却因为能量不足而不断消散。
“它饿了……”小月亮睁开眼,有些难过地说,“里面的星星,很弱很弱了。”
林栀瞬间明白了。这艘方舟在漫长的沉睡中,其核心能量几乎耗尽,陷入了最深度的休眠。它需要能量,但需要的是与它同源的光之能量,而不是“星钥”那种掠夺性的影之能量。
正确的“钥匙”,或许不是某个实物,而是一个能够引导纯净星轨能量、为其充能的“接口”或“引导者”。
她看向手中的星石。星石是接收器,是存储器,但不是强大的能量源。
她想起在图书馆古籍区,汇聚所有守护者记忆光尘的那一刻。那种汇聚起来的共鸣力量,温暖而强大。
或许……
“我们需要回去。”林栀做出决定,“我们需要召集所有能感应到星轨、愿意守护它的人。就像上次在图书馆做的那样。但这次,可能需要更集中、更强大的意念和共鸣,才能为方舟注入初步苏醒的能量。”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将星轨守护者的网络,与这艘来自异星的古老方舟连接起来。
秦屿沉思片刻,认可了这个方案:“目前看来,这是唯一可行且安全的途径。我会加强这里的安保,确保在我们准备好之前,无人能打扰它。”
离开地下机库时,林栀回头望了一眼那艘沉默的方舟。它依旧静谧地悬浮着,但舰体上流动的光纹,似乎比他们刚进来时,略微明亮了那么一丝丝。
仿佛漫长的等待,终于看到了一线微弱的曙光。
回到地面后,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秦屿负责安全和协调,张老师和吴薇则开始秘密联系那些分散在各处、可能与星轨有缘或早已默默守护的人:不仅是学者、研究员,还有那些民间的手艺人、守护着古老传说的地方长者、甚至是对星空有着奇异感知力的艺术家……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需要极大的谨慎,既要找到对的人,又要确保消息不会泄露。
林栀则和小月亮一起,通过星石,尝试向遥远的星轨发出更清晰的讯息,讲述她们的发现和请求,希望得到那些维度守护者的指引和帮助。
过程并不顺利。响应者寥寥,很多人将信将疑,星石传来的回应也大多模糊不清。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阻力存在于天地之间,让共鸣难以汇聚。
这天夜里,林栀独自一人在古籍区整理名单,感到一丝疲惫和挫折。她下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旧疤,那是她命星的位置。
忽然,星石毫无征兆地剧烈发烫。一段清晰无比的影像涌入她的脑海:
那不是苏晚晴或苏明远,而是dr.陈!他身处一间狭窄的禁闭室,眼神却狂热而清醒。他对着墙壁,用指甲艰难地刻画着一个图案——正是方舟机库里那个“星钥”凹槽的形状!刻画完成后,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图案中心,低声吟诵着一段古怪的音节。
随着他的吟诵,那血绘的图案竟然微微发光,一股极其微弱、却与那“星钥”同频的扭曲波动穿透禁闭室,消散在空中。
影像戛然而止。
林栀猛地站起身,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dr.陈的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科学野心!他背后站着某种东西!他在尝试用某种血祭的方式,向某个未知的存在发送信号!那个存在,很可能就是“影”的源头,甚至可能与“虚空暗潮”有关!
他们的时间,可能远比想象的要紧迫。
必须尽快唤醒方舟,至少要知道它是敌是友,要知道如何真正保护它,或者……阻止它落入错误之手!
星轨的守护者们,必须加快脚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