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讲述仿佛重现了那段历史场景,让众人深刻体会到了孔子在困境中对君子品德的坚守与教诲 。
老李接着说:“孔夫子回答,君子本来就会在穷困中坚守道义,而小人在穷困时就会胡作非为。这体现了君子与小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再次强调了君子无论何时都要坚守仁德和道义。”
“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老钱感慨道,“不仅要在富贵时坚守道义,在贫穷困苦、颠沛流离时更要坚守仁德,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是啊,”老赵点头赞同,“这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坚守道德底线。”
“不过,在现代社会,要做到像孔子所说的这样,似乎有些困难啊。”啸风忍不住说道。
“虽然时代不同了,”陶兄说,“但孔子的思想依然有其价值。我们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将这些思想进行转化和应用。比如在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时,要想到见得思义,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在与人相处时,做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尊重他人,真诚待人。”
“陶兄说得对,”老孙说,“我们学习《论语》,不是要完全照搬古人的做法,而是要汲取其中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在对《论语》的探讨中,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孔子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也更加明白了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践行君子之道的重要性。
“老陶,今天哪方赢?”老赵满脸期待,眼睛紧紧盯着陶兄,仿佛在等待一个关乎胜负的重要裁决,眼神里满是对胜利的渴望。
“你没赢。”陶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手指直直地指向老赵,那轻松的语气就像是在和老友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可老赵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神情里闪过一丝失落。
一旁的老孙原本也兴致勃勃地等着结果,听到陶兄这么说,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和老赵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神里都写满了无奈与不甘,似乎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
陶兄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们的反应,不慌不忙地转过身,面向老钱,脸上依旧挂着那副神秘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你没输。”
老钱原本还抱着一丝期待,听到这话,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满心的欢喜瞬间化为乌有,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不太高兴。
就在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老李脑子一转,灵机一动说道:“谁都没输没赢,这不就是平了吗?”他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个滑头。”老赵忍不住笑骂道,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老孙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摇头,仿佛在感叹陶兄的机智。
老钱也被逗乐了,嘴角上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家又都哈哈笑了起来,刚才因为胜负产生的小情绪在这爽朗的笑声中烟消云散。
文庙的碑亭里回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连古老的石碑和石龟趺都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
“这下你们都高兴了,回家吃饭吧。”老陶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拍了拍手,仿佛在为这场有趣的“辩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众人一边笑着,一边互相打趣,迈着轻松的步伐,缓缓离开了碑亭。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身影在地面上欢快地活动着,就像是一幅温馨的画卷,记录下了这个充满智慧与欢乐的上午 。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老李说,“夫子在讲清楚了富贵和仁义的重要性之后,又进一步做了强调,就是说即使在这三种情况下,仍然不能失去仁德。”
老钱补充,“第一种情况是无终食之间第二种情况是造次,第三种情况是颠沛。也就是说君子无一时之间违背仁德,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德;那怕是在仓促紧迫慌乱之间,也是这样;那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同样要有仁德。”
“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仁德。我们在日常中,遵守仁德还比较容易,但是在生活困难时,在逃亡慌乱之时,在颠沛流离之际,在处于人生低谷时,还能坚持仁德,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陶兄插嘴说。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老孙说,“颜回就是在极端困难时仍然能坚持仁德的一种榜样或者是代表性人物。”
“孔夫子还夸子路,衣敝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老赵说。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是孔夫子在颠沛流离时跟学生的一段对话,”老李说,“子路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是孔夫子在陈蔡被困时,子路不高兴的问老师,说君子难道就应该这样穷困吗?孔夫子回答,君子本来就……”
星期日上午,阳光正好,啸风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早早就出了门,依照与陶兄的约定,前往文庙明伦堂,准备聆听张院长的精彩讲课。
很快,啸风来到了文庙。踏入文庙,那古色古香的建筑便映入眼帘,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不一会儿,一座宏伟庄重的建筑便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明伦堂。
明伦堂,作为府文庙儒学区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正是:溯源亘古,道不远人,子尽孝、臣尽忠、弟尽悌、友尽信,纲常有序昭今古;稽古通今,学惟逊志,礼崇和、乐崇文、诗崇雅、书崇真,经史含辉照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