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长神情庄重,微微仰起头,口中缓缓背诵道:“《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紧接着,他又耐心地解释起来,“这句话的含义是,真诚乃是上天的固有原则,而努力去追求真诚则是我们做人应当遵循的原则。那些天生就具备真诚品质的人,无需刻意勉强自己,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真诚,不用过多思考便能领悟到真诚的真谛,一举一动都从容不迫,完全契合中庸之道,这样的人可称之为圣人。而努力做到真诚的人呢,就是那些能够选择美好的善念,并坚定不移地执着追求的人。”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嘴里念叨着:“要诚。”
这时,张院长话锋一转,指了指自己的手,认真说道:“还有一点要注意,行作揖礼的时候大拇指不能竖起来,要是竖起大拇指,那就有当老大的意思了,咱们讲究五湖四海不当老大。”
一个年轻人反应迅速,马上说道:“这就是要低调呀。”
啸风也若有所思地补充道:“这确实符合中庸之道。”
张院长面带微笑,肯定地点了点头:“对,大家理解得很对。咱们传统礼仪里的这些讲究,处处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张院长又神秘兮兮地一笑,开口说道:“这拜礼手势,你们看到的只是外边的样子,关键的精髓可在里边呢。里边的门道你们看不见,对吧?”
众人一下来了兴致,纷纷交头接耳起来,有人忍不住惊叹:“原来里边有秘密。”
“这是外边能瞧见的动作,其实真正的要领藏在里边,手指是这样摆放的。”
张院长一边说,一边抬起双手,缓缓做出示范,只见他将两大拇指弯曲,让指尖轻轻相挨,恰好形成一个“心”的形状,“这个指法可不轻易示人,一般都不会外传,但咱们都是自己人,就给大家讲讲。”
众人恍然大悟,随即都笑了起来,讲堂里满是轻松愉快的氛围。
待大家的笑声渐渐平息,张院长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专注而庄重,开启了关于不同文化手势内涵的讲解:“大家不妨留意一下佛家的双手合十手势,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传统认知里,天有五阳,地有五阴,阴阳相互交融,进而衍生出世间万物,这便是天地生成的根本原理。而佛家双手合十这一动作,正是对这种宇宙观的呼应,传达出虔诚、恭敬以及谦卑的态度。”
他微微停顿,举起双手,演示着合十的动作,继续说道:“当我们将双手合十,十根手指分别代表着十方世界。将双手合于心口处,一方面体现了众生平等的理念,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何种境遇的众生,在佛的眼中皆无差别;另一方面,则象征着将十方众生引入佛道,使其获得解脱与智慧。与此同时,这一动作还表达了以一颗虔诚恭敬之心,向十方佛菩萨致以供养,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汲取十方佛国的无量功德,以此来庄严自身内心,培育善根,让自己不断向佛靠近。”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对众生的关怀与引领,以及对佛菩萨的虔诚供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胸怀和普度众生的伟大理念。”张院长的声音平和而有力,讲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全神贯注,沉浸在他所描绘的佛教文化世界中 。
“那道家呢?”一位年轻人迫不及待地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道家是这样的……”张院长一边回应,一边不紧不慢地变换手势,开始演示道家的独特手势。
讲堂里,大家全神贯注地看着张院长的每一个动作,聆听着每一句讲解,沉浸在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热烈探讨中。
在张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述下,众人对传统文化的智慧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心中满是对这些古老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
张院长神色庄重,缓缓说道:“大家看孔子的这个标准手势,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双手交叉于胸前。这看似简单的姿势,实则体现了孔子的谦逊和恭敬。”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接着讲道:“孔子主张‘温、良、恭、俭、让’,这种手势就是对这一理念的直观呈现,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保持谦虚的品质,常常反思自身不足,不断提升品德修养。”
“噢,原来是这个意思。”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这不仅是一种礼仪的外在表现,更是孔子思想和品德的生动象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张院长继续深入解读,“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双手交叉,大拇指再交叉,这个形状类似六爻八卦的‘爻’字。在甲骨文里,它和教学的‘教’字通用。所以,这一手势还代表着教育他人、教诲他人以及传承知识文化的含义,充分象征着他作为教育家的身份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主张‘有教无类’,这个手势就代表着他随时准备将知识和智慧传授给他人。”
“含义深远,厉害了。”陶兄忍不住出声称赞,眼神里满是敬佩。
“它还代表着为上要给为下做榜样的意思。上所施,下所效,是为教。老师要给学生做榜样,父母要给子女做榜样,领导要给下属做榜样……上边怎么做,下边就怎么模仿。”张院长进一步阐释。
“小孩子也能模仿吗?”那位好奇心十足的年轻人又开口问道。
“小孩小的时候在家里,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我们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他们只是把看到的都储存起来,不做分辨。但等他们长大后,就会对这些进行解读,并照着去做。”张院长耐心地解释着。
正是:明伦圣地,古韵悠扬传大道;学府讲堂,儒风浩荡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