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1941 年,情况变得更加糟糕。100 法币连一头牛都买不到了,只能勉强买到一头猪。物价飞涨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普通民众的生活愈发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1942 年到来,100 法币的购买力再次大幅下降,连猪都买不起了,只能换到一根火腿。百姓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生活陷入了困境。
“1943 年,100 法币的价值更是一落千丈,只能买到一只母鸡。而到了 1944 年,甚至干脆只能买到半只母鸡了。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着整个社会,民众苦不堪言。
“1945 年,100 法币仅仅只能买到一条鱼。又过了一年,也就是 1946 年,100 法币就只能买到一个鸡蛋了。货币贬值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而在民国最后的几年里,情况更是夸张到了极点!”讲解员加重了语气,强调着这一时期的特殊性。
“1947 年,100 法币的购买力低到令人咋舌,只能买到一个煤球或者是三分之一根油条。百姓们拿着这点钱,几乎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
“到了 1948 年,100 法币更是沦落到只能买到四粒大米的地步!从最初能买两头牛,到最后只能买四粒大米,仅仅十年的时间啊,通货膨胀的速度简直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讲解员感慨地摇着头。
“那个时候,法币的最大面额更是高得离谱,竟然达到了 500 万元。再看看我们现在,人民币最大面额是 100 元。这样一对比,当年那种可怕的通货膨胀程度就一目了然了!”啸风满脸惊叹,忍不住补充道。
“是啊,在这一次次货币变革的过程中,老百姓深受其害,最后几乎变得一无所有。由此可见,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因素固然重要,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才是导致国民党最终战败的根源所在。像这种对老百姓疯狂的经济掠夺,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啊。”老军人神情凝重,语重心长地说道。
“其实啊,这些冰冷数字的背后,还隐藏着解放区的金融智慧。当国民党的纸币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中迅速沦为废纸的时候,共产党发行的货币却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搭建着新中国的经济基石。”讲解员意味深长地总结道。
展板之上,一幅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画面映入眼帘。三位解放区的男性群众头戴厚实的棉帽,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其中一位手持纸笔,认真细致地记录着什么,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记录着一项无比重要的数据;
另一位则稳稳地扶着木桩,双脚牢牢地扎根在土地上,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确保木桩直立不倒;
还有一位双手紧紧握住锤柄,高高扬起手臂,用力地挥动锤子砸向木桩,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宣告着某种决心。
一旁的女性群众穿着朴素却厚实的棉袄,脸上洋溢着兴高采烈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喜悦与希望的光芒,她饶有兴致地看着男人们劳作,那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看到这一幕,啸风的思绪突然被拉回到过去,脑海中浮现出老辈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土地和粮食,就是共产党的‘兵工厂’。”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则是生存的根本保障。共产党深知这一点,通过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将土地分配给广大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民们有了土地,就有了希望,他们辛勤耕耘,收获粮食,不仅保障了自身的生活,更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时,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标语上。
那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带着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无数群众怀着满腔热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荒地,种植庄稼,生产出源源不断的物资,全力支援前线的战士们。
如今,岁月的洪流已经远去,但那些曾经在黄土地上翻涌的热潮,都化作了历史的印记,沉淀在这一张张承载着土地权益的地契、一枚枚见证着经济往来的钱币里。它们静静地陈列在这里,默默地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只有当经济的根须深深地扎入人民的土壤,紧密地与人民的利益相连,革命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革命的果实才能永远鲜艳夺目,历久弥新。
讲解员站在泛黄的烈士名录墙前,声音低沉而坚定:毛主席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烽火岁月里,大同这片热土上,无数英雄儿女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篇章。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有些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
他们中,有的告别新婚妻子毅然投身战场,有的在严刑拷打下仍坚守党的秘密,有的为掩护群众转移壮烈牺牲。
讲解员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年轻的烈士,他们不是生来勇敢,而是心中装着家国大义,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啸风望着墙上的黑白照片,照片里年轻战士们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今天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他的声音里满是敬意,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他们的鲜血,每一个黎明都凝聚着他们的期盼。
让我们向先烈致敬!讲解员说着,挺直腰杆,郑重地举起右手。展厅里响起整齐的敬礼声。
正是:忆往昔,倭寇狰狞,山河破碎家国痛;看今朝,中华崛起,岁月峥嵘梦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