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老爷子望着火红的烤炉丝,像是在看亿万年的时光流转:“史前地球的每个纪元,都有它独一份的风采。地球这46亿年的地质年代里,冷的时候能冻成个大冰球,冰河期一来,连赤道都可能飘雪;暖的时候又到处郁郁葱葱,间冰期里万物疯长。有过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下子冒出无数新物种,给生物演化打下底子;也有过奥陶纪大灭绝,85%的物种说没就没了,狠得很。志留纪是‘笔石纪元’,那些像羽毛似的化石铺得满海洋都是;泥盆纪是‘鱼类时代’,水里的霸主换了一茬又一茬;石炭纪成了煤炭的‘仓库’,现在烧的煤好多是那时候的森林变的;二叠纪又是‘昆虫时代’,大蜻蜓、巨蜈蚣到处爬……”
“原来每个纪元的地球,都是另一番模样啊,”梦瑶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感叹,“就像一本厚厚的画册,每一页都画着不一样的风景。”
烤炉上的茄子滋滋冒油,混着酒香在屋里漫开。窗外的风还在吹,但此刻听着这些跨越亿万年的故事,倒觉得地球这颗星球,像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正慢悠悠地翻着自己的回忆录,每一页都藏着惊涛骇浪,也藏着生生不息。
“恐龙灭绝之后,地球就进入了新生代,也就是咱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从6600万年前一直到今天,”瘦老爷子喝一口酒说,“这时候哺乳动物开始发力,慢慢成了地球的新主人,咱们人类的祖先也在这时候慢慢演化出来。”
“这也太快了吧?6600万年一晃就过去了。”梦瑶听得入神。
啸风却接过了话头:“我记得大同的煤好像是侏罗纪形成的,毕竟那时候既有恐龙,又有大片森林,刚好能变成煤。”
“说起大同,确实绕不开煤,毕竟是‘煤海’嘛,”宇辰点头附和,随即好奇地问,“那这煤海到底藏着多少煤啊?”
“大同煤田的煤炭资源量大概有42Gt,探明储量就有35Gt,”胖老爷子掰着手指头算,“这里面,早侏罗纪的探明储量约7Gt,煤种是弱粘煤,灰分、硫分都低,是咱们国家有名的优质动力用煤,烧起来劲儿足还干净。”
“42Gt?”啸风不解。
“1G=10亿,t是吨,就是420亿吨。”
“噢,明白了。”大家点头。
瘦老爷子接着补充:“还有石炭二叠纪的煤,探明储量约28Gt,在煤田深部还有近7Gt的预测资源量。这部分煤种是气煤和气肥煤,灰分从中到高,硫分从低到高,主要也是当动力用煤。对了,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底部,还有铝土矿和褐铁矿层,就是成分和质量波动大,只有局部地方能达到可开采的品位。”
“哦,原来两个年代都有煤啊,”宇辰恍然大悟,“怪不得说大同煤多。”
“这么说,石炭二叠纪的煤在下面,侏罗纪的煤在上面?”梦瑶眨着眼睛,试着理清层次。
“聪明!”胖老爷子笑着挑起大拇指,“石炭二叠纪煤系里还夹着好几层高岭岩,俗称‘黑砂石’,开发前景不错呢。石炭纪晚期到二叠纪早期,大概3亿到2.9亿年前形成的煤,确实在更靠下的位置。”
“那时候大同还在华北板块的热带滨海沼泽地带,”瘦老爷子回忆着资料里的描述,“气候暖乎乎、湿漉漉的,蕨类植物、鳞木长得比现在的树高多了,在滨海三角洲连成一片,密密麻麻的。这些植物死了之后,就堆在沼泽里,一层叠一层。”
“然后呢,随着海陆变迁,这些植物遗体被泥沙之类的沉积物盖在底下,”啸风接过话头,说得头头是道,“再经过几亿年的高温高压‘修炼’,就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优质煤。”
烤炉上的羊肉串滋滋冒油,混着煤与地质的话题,在暖烘烘的屋里弥漫开。
梦瑶望着窗外的夜色,突然觉得脚下的土地像个藏宝盒,不仅藏着亿万年的煤,还藏着恐龙、森林和远古海洋的故事。
“然后呢?继续。”梦瑶说。
“然后啊,就到了咱们正处着的新生代,从6600万年前一直到现在呢。”胖老爷子往嘴里塞了块烤土豆,烫得直哈气。
“妈呀,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梦瑶捂着嘴笑,“感觉刚说完恐龙灭绝,转头就到现在了。”
“新生代可没那么简单,里头还分三个纪呢。”瘦老爷子摆了摆手,掰着手指头数,“第一个是古近纪,从6600万年前到2330万年前;第二个是新近纪,从2330万年前一直到258.8万年前;第三个就是咱们现在的第四纪,打258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么分倒是详细些了,”梦瑶托着下巴,眼里闪着光,“不过说起来,这几百万年听着长,在地质史上好像也就是眨眨眼的功夫,一晃就过去了。”
“话是这么说,可这几百万年里,地球热闹着呢,”胖老爷子接过话头,用铁签指着火红的烤炉丝,“古近纪的时候,恐龙刚没,哺乳动物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各种奇形怪状的兽类在森林里跑。”
“为啥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就繁盛起来了?”啸风举着酒杯,眼里满是疑惑。
“恐龙那会儿统治地球,别的动物哪有发展空间?”瘦老爷子往烤炉上放了串鸡翅,“哺乳动物的祖先只能缩着身子,白天躲在洞里,晚上才敢出来找点吃的,跟耗子似的小心翼翼。”
“这么说,恐龙灭绝对哺乳动物来说,反倒是好事?”宇辰笑着打趣。
“可不是嘛,少了那些大家伙压着,哺乳动物才敢放开了演化,”胖老爷子接话,“就像舞台上的主角退场了,配角才有机会当主角。”
“再说说新近纪,”胖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这时候地球可忙了,大陆板块撞来撞去,又到处裂口子,把陆地地形重新捏了一遍,海洋的样子也变了,基本定下了现在的全球构造框架。你看印度板块撞亚洲板块,把特提斯洋给撞没了,挤出个喜马拉雅山,不光改变了亚洲的季风,连北半球的冰川都受影响。别的地方也一样,板块碰撞撞出一座座山,气候啊、生态啊,全跟着变。”
他顿了顿,又说:“海洋也没闲着,到处裂谷扩张,大陆继续挪地方。美洲大陆慢慢成形,地中海冒出来了,特提斯海却没了踪影,跟搭积木似的,拆拆补补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正是:地火沉眠,熔岩凝玄甲,余炽暗涌灼幽穴;天星明灭,河汉泻银波,耀古湖长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