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想起刚才吃的过油肉,那醋香里的层次感;宇辰记起熏肘子夹在烧饼里的满足感;飞雪都回味起糊肘子入口即化的软糯。
众人这会儿再琢磨,才发现原来大同美食里的门道这么深:一道菜什么时候上、叫什么名字、用什么食材,都藏着讲究,不是随便做的。
就像黄焖丸子要最后上,既应了“圆满收尾”的意头,又能让宴席的热闹劲儿留到最后;八宝饭的甜口,刚好能解前面硬菜的腻,连口味的搭配都透着巧思。
陶兄忍不住感叹:“以前只觉得八大件是宴席上的硬菜,今天听杨厨和柳娘这么一说,才明白每道菜都是一段故事、一份心意。这哪是吃饭啊,是在品咱大同的文化呢!”
这话一出,众人都纷纷附和,看向桌上菜肴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滋味——那滋味里,有鲜香,有回忆,更有对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敬佩。
梦瑶端起面前的玻璃杯,喝了一口橙红透亮的自榨沙棘汁,眼睛瞬间亮了:“这沙棘汁味道也太绝了!又酸又甜,清爽得很,解腻刚好!要是能把这个酸甜味儿跟饭菜结合一下,比如做个沙棘味的菜,肯定也特别好吃!”
“哎哟!这想法有创意!”杨厨一听,猛地一拍大腿,眼里满是认可,“就冲你这句话,今天这桌饭,我给你们打八折!”
“啥?打八折?”陶兄立马笑开了花,又故意逗他,“不过咱哥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以前我来你这儿,最多给我打九折,怎么梦瑶一句话,你就直接给八折了?”
“人家这创意,值这个八折!”杨厨梗着脖子说,“能琢磨出沙棘汁跟饭菜结合,这思路新鲜,比你每次来就喊‘多放醋’强多了!”
陶兄笑着追问:“那我呢?我这老熟客,就没点额外优惠?”
杨厨假装肉疼地皱了皱眉,咬咬牙说:“得!看在老交情的份上,加你那一折,今天直接打七折!不能再少了!”
“别别别,真的不必!”梦瑶赶紧摆手,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随口一说,哪能因为这话让您吃亏啊!”
“嗨,你不用替他操心!”陶兄笑着拆台,声音故意拔高了点,“也就今天人少,他有空跟咱聊。要是赶上饭点人多,尤其是暑天,来吃饭的人排着队,他忙得脚不沾地,满脑子就顾着赚钱,你跟他说话,他都没空搭理你,活脱脱一个‘狗不理’!”
这话一出,满桌人都笑了——杨厨也不恼,就挠着头嘿嘿笑,老板娘更是笑得直不起腰,连服务员路过都忍不住跟着笑。
“行了行了,别逗了!”老板娘笑着打圆场,“既然杨大厨都开口了,今天这桌饭就按七折算!咱做生意,图的就是个热闹,客人有好点子,咱就得给实惠!”
“那感情好!”陶兄立马端起酒杯,招呼大伙儿,“快,都举杯,敬老板娘和杨厨!今天这顿饭,吃得香、听得妙,还得了优惠,太值了!”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茶杯,清脆的碰撞声里,满是热闹又暖心的烟火气,连空气里都透着沙棘汁的酸甜和饭菜的香。
“主食来喽!”服务员端着三大盘热气腾腾的主食过来,刚摆上桌,老板娘就笑着介绍:“各位贵客快尝尝,咱这主食是百花烧麦加三色油炸糕——这可是咱大同人办喜事、摆宴席时,必点的‘吉祥主食’,少了它都不算圆满!”
“说得对!”陶兄跟着补充,拿起筷子指了指盘中金黄的油炸糕,“尤其是这油炸糕,在咱大同的宴席上,比烧麦还讲究,寓意特别好!”
啸风见状,赶紧对梦瑶和宇辰说:“你们俩快尝尝这‘三色油炸糕’,黄的是豆馅儿,绿的是菜馅儿,红的那个最特别,保准你们没吃过!”
宇辰好奇地盯着那盘颜色鲜亮的油炸糕,转头问老板娘:“柳娘,您给详细讲讲这油炸糕吧?看着就特别有讲究,尤其是这红色的,我还是头回见。”
“在咱大同啊,‘糕’和‘高’谐音,所以吃糕就寓意着‘高升旺长、步步高升’!”老板娘笑着解释,语气里满是对本地习俗的自豪,“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娶媳妇、搬新家,大同人都爱做上一锅油炸糕,就盼着日子能像这糕的寓意一样,越过越红火,越过越顺溜。”
她顿了顿,又指着盘中的油炸糕继续说:“咱大同的油炸糕,除了大家常吃的红豆沙馅儿、鸡蛋地皮菜馅儿,还有一种最地道、最金贵的馅儿料——就是咱大同独有的‘髓油糕’,外地可少见!”
“什么糕?”梦瑶没听清,皱着眉追问。
“髓油糕!用牛骨髓做的!”林宇性子急,没等老板娘开口就大声喊了出来,生怕她听不清。
“哦——是骨髓的‘髓’啊!”梦瑶这才反应过来,眼里满是新奇,“用牛骨髓做馅儿,这也太特别了吧!”
“这髓油糕可有年头了!”老板娘笑着点头,说起它的历史满是骄傲,“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大同的街头巷尾、宴席桌上了,一代代传下来,到现在还是老辈人最惦记的味儿。它的核心讲究就在馅料里的牛骨髓——得选新鲜的牛骨髓,熬成油润的髓油,再配上配料:酸甜的葡萄干、脆香的核桃仁、红艳艳的红果脯、绿油油的绿果脯,还有去皮的白芝麻,最后加白糖、红糖一起拌匀,那馅儿料看着就五颜六色,闻着就香甜。”
她指着髓油糕,“你们看,刚炸好的髓油糕,外皮金黄酥脆,轻轻碰一下都能听见‘咔嚓!’声,快趁热尝一口!”
梦瑶和宇辰赶紧各夹了一个,刚咬下去,就听见“咔嚓”一声脆响——外皮的酥香先窜进嘴里,紧接着,软糯的内馅就涌了出来:清甜的糖香裹着核桃仁的脆香,葡萄干的酸甜中和了油脂的温润,红绿果脯的果味透着清爽,还有白芝麻的醇香和淡淡的谷物清香,一层层在嘴里散开,口感丰富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
“嗯!太好吃了!”两人异口同声地称赞。
老板娘看着他们满足的模样,热情地总结:“就是这个味儿!咱这髓油糕,外脆中软,甜而不腻,每一口都能尝到不同的滋味——有果干的甜、坚果的香,还有骨髓油的润,再带着点油炸后的焦香,吃着脍炙人口。这可不是普通的糕点,是咱大同人用老手艺做出来的‘吉祥味’,吃的不光是好吃,更是这份代代传下来的热闹和祝福!”
“梦瑶,你再尝尝咱这百花烧麦!跟普通烧麦不一样,这一笼里每个烧麦的馅儿都不重样,有羊肉的、猪肉的、素馅的,你看这个褶子最精致的,是黄花配马蹄的馅儿,在外地很少能吃到!”老板娘指着笼屉里个头小巧、皮薄透亮的烧麦,热情地给梦瑶推荐。
“黄花配马蹄的馅儿?这搭配听着就新鲜!”梦瑶眼睛一亮,赶紧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老板娘指的那只烧麦——透过薄如纸的皮,能隐约看到里面黄澄澄的黄花和白嫩嫩的马蹄碎,还没吃就透着股清爽劲儿。
“这两种食材搭着做烧麦馅儿,可不只是吃着香,营养也特别实在!”老板娘说着,眼神里满是对本地食材的认可,“就说这黄花菜,里面藏着不少好东西——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族就不说了,还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比不少蔬菜含量都高,另外还含着好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吃进嘴里都是营养。”
正是:铜釜沸雪,刀削落霞,黄糕莜面香漫四合院,舌尖百味承千载;云冈凿石,龙壁腾云,烽烟血火史铭一脉清,心底万言祈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