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驻足在一块展板前,逐字念出上面的文字:“文明太后冯氏——冯氏乃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亦是中国历史上声名卓着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一生中曾两度临朝称制,以女子之身执掌北魏朝政,由她亲自主导并全力支持的‘太和新政’,如同一场春雨般滋润了当时的北魏社会,极大地推动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为北魏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故而在后世被尊为文明太皇太后。”
顿了顿,她的目光移向陵寝相关的记载,继续念道:“其身后陵寝永固陵,便坐落于大同城北方山(今新荣区西寺儿梁山),这座陵园自太和八年(484年)动工修建,历时数年方才竣工;太和十四年(490年),冯氏与世长辞,随后入葬于此。据史料记载,永固陵陵园规模极为宏大,陵墓正前方依次排布着永固堂、斋堂、石阙、思远佛寺及御路等建筑,将皇家陵寝的庄重与佛教寺庙的肃穆巧妙融合,形成了古代皇家陵园中极为独特的‘陵寺一体’格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永固陵的东北方向,还留存着孝文帝拓跋宏为自己预先修建的虚宫‘万年堂’,足见他对这位祖母的敬重之情。”
念完展板内容,梦瑶侧过头看向身旁的宇辰,眼底带着一丝探寻:“发现问题没?”
宇辰挠了挠头,仔细回想了片刻,才笑着摇头:“没看出啥问题啊,这些内容跟咱们刚才跟着赵导听的一模一样,连永固陵的修建时间、旁边有万年堂这些细节都对得上。”
“你再仔细看看——”梦瑶指着展板上“文明太后冯氏”几个字,语气里带着几分诧异,“从头到尾只写了‘冯氏’,这位推动了北魏改革的太后,居然连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记载?”
站在不远处的王静听到两人的对话,立刻凑了过来,接过话茬:“对啊对啊!我刚才也注意到了!冯太后可是能临朝称制、搞出‘太和新政’的大人物,这么伟大的人,居然连名字都没有,也太让人意外了,这到底是为啥呀?”
“倒也不是她本身没有名字,”一直静静听着的啸风忍不住笑了笑,轻声纠正道,“大概率是因为当时的史料记载,或是后续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缺失,导致她的名字没能被完整记录下来,所以咱们现在才只知道她姓冯。”
“哎呀!我就是这个意思嘛!”王静被说中了心思,脸颊微微一红,伸手作势要捶啸风的胳膊,语气里带着点小委屈,“我就是没说清楚而已,你还特意拆我台!”
一旁的赵导看着几个人拌嘴的模样,也忍不住感慨:“说起来,这确实是件挺遗憾的事。冯太后在北魏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可偏偏这么关键的人物,连名字都成了谜,咱们现在想缅怀她,都只能用‘冯氏’来称呼,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赵导,您能跟我们说说,冯太后到底有啥具体功绩吗?”晓萱忽然开口,眼神里满是好奇,“不管是展板还是刚才的讲解,都夸她伟大,连陵寝都修得这么气派,可具体她干了哪些事,我还是有点模糊,您能不能讲得详细点?”
赵导点点头,顺着晓萱的话往下说:“要说冯太后的功绩,那可太多了,单说政治改革这一块,她就干了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建立系统规范的官制。当时她专门颁布了《职员令》,把朝廷里的官员分成了九品十八级,从最高级的官员到基层官员,每一级的权责、管辖范围都写得明明白白;除此之外,她还首次为官员制定了固定的俸禄标准,让官员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要知道,这可不是小事,通过改革官制,朝廷对官员的管理更严格了,也能更好地集中权力,为后续的其他改革铺路。”
“啊?这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刚听完的林宇皱了皱眉,有些不解地问道,“我一直以为,古代当官本来就有品级划分,也有固定俸禄,冯太后这么做,跟其他朝代的官制好像也没太大区别啊,为啥说这是大功绩呢?”
“各位可知,北魏立国之初,鲜卑社会仍停留在氏族阶段,政权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各部落随心所欲,毫无向心力可言。”
赵导的话让众人恍然,晓萱忍不住接话:“原来北魏早期还是氏族社会啊!”
赵导点头,继续讲解改革破局之策:“冯太后力排众议,以西晋制度为范本,搭建起‘三师、二大三公、三省制’的框架,一步步将权力收归中央,也让汉人逐渐认同这个政权,国家才算有了凝聚力。”
谈及基层治理与吏治,赵导语气加重:“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三长制’,把户籍管理抓严,彻底取代了过去的宗主督护制;至于贪污,更是零容忍——规定只要贪污一匹布,就定死罪。”
梦瑶当即表示:“贪污本就该严惩,这样才能整肃风气。”
“法律改革的细节同样关键。”赵导介绍,“北魏初年的刑法太严苛,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三次改法,先废了那些酷刑,又特意加重对不孝父母者的惩罚。同时借鉴汉代立法的经验,也吸收各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精华,最终形成了有北魏特色的《太和律》,这才让中央集权落到了实处。”
啸风听后赞道:“这样改确实合理!”
话题转到经济,赵导的讲解更贴近民生:“经济上,颁布了均田令,按性别和年龄给百姓分土地,就是要鼓励大家种地。后来还专门设了农官,负责打理农田、兴修水利,劝老百姓种桑养蚕。北魏的统治者也是从这时起,才真正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这一改,粮食产量直接冲到了高峰,经济和人口都跟着大幅增长。”
陶兄深有感触:“不管哪个朝代,老百姓能吃饱饭,才是最根本的事啊!”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