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南府衙的后堂里,烛火跳动着暖黄的光,将满室的酒香晕染得愈发醇厚。王九波亲手为杜文秀斟上一杯四川特有的高粱酒,酒液入杯时泛起细密的酒花,在烛火下像碎金般闪烁。“杜将军,尝尝这川中佳酿,比你们云南的米酒,多了几分烈气。”

杜文秀双手接过酒杯,指腹摩挲着粗陶杯壁上的冰裂纹,目光落在杯中晃动的酒液上。杯沿还残留着王九波的体温,这细微的暖意,让他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稍稍松弛。自城门开启、放下腰刀的那一刻起,他便做好了面对苛待的准备,却没料到王九波竟会以宴相待,还如此坦荡热络。

“多谢王师长。”杜文秀仰头饮下大半杯酒,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时,像一团烈火滚进胸腔,烧得他眼眶微微发热。这股烈气,倒与他这些年的经历颇为相似——从蒙化府的秀才,到揭竿而起的义军领袖,再到如今归降大新的降将,每一步都走得滚烫而艰难。

王九波见他饮得爽快,当即也满饮一杯,将空杯往案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声响。“杜将军是条汉子,曲靖一战大败清军,数日攻下云南府,这份血性,我王九波佩服。”他说着,夹起一块油亮的腊肉,递到杜文秀碗中,“别光喝酒,尝尝这川味腊肉,是从新京带来的,用柏树枝熏了半个月,越嚼越香。”

杜文秀夹起腊肉,放入口中细嚼。咸香中带着柏木的焦香,油脂在齿间化开,满口生津。这味道让他想起幼时在家中,母亲用土灶熏制腊肉的场景,那时的日子虽清贫,却满是安稳。他放下筷子,声音带着几分感慨:“王师长谬赞了。我不过是想让云南的百姓,能少受些清廷的苛待,可惜能力有限。”

王九波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酒,目光落在杜文秀左臂的绷带处——那是昨日攻城时被流弹擦伤的伤口,此刻还渗着淡淡的血渍,“清廷虽腐朽,却有国库支撑,能造火器、练新军;而将军的义军,多是农户矿工,缺粮少弹,能打到云南府,已是不易。”

这话恰好说到了杜文秀的心坎里。自起义以来,义军便一直被粮草火器所困,拿下曲靖缴获清军火炮时,他曾以为看到了希望,可后续的补给短缺,还是让他们在云南府的城墙上栽了跟头。“王师长所言极是。若不是弟兄们饿着肚子、拿着锈枪还肯冲锋,我们在云南府怕是撑不到昨日。”他说着,指节不自觉地攥紧,“只是委屈了那些弟兄,跟着我出生入死,最后却要归降他人。”

“归降大新,不是委屈,是给弟兄们找了条更好的出路。”王九波放下酒杯,语气变得郑重,“昨日在城外我便说过,加入大新陆军,月俸二两五银子,三餐管饱,家眷还能分田免赋。这不是空话,我军从嘉定府打到武昌,再到如今立国新京,从来没亏待过弟兄们。”

杜文秀抬眼看向王九波,对方眼中没有丝毫虚浮,只有坦荡的真诚。他想起昨日城门开启后,那些弟兄们看到大新士兵分发干粮时的眼神——那是长久饥饿后,对饱腹最本能的渴望;想起亲兵回报,大新的军医正给受伤的义军士兵换药,手法娴熟,药材也都是上好的金疮药。这些细节,比任何承诺都更有说服力。

“我信王师长。”杜文秀重重点头,语气坚定了许多,“只是弟兄们多是云南本地人,怕是不习惯远行。若能让他们留在云南,守护家乡,想必会更尽心。”

“将军放心,此事我已有安排。”王九波微微一笑,将案上的一份名册推到杜文秀面前,“昨日清点过,义军共有六千三百二十七人。我已派了第一野战师的三个老兵连,负责训练义军各队,先在云南府城外的校场集中训练,教他们新式操典和火器使用。等训练有了成效,再听候我大哥——也就是川王的安排。”

杜文秀拿起名册,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籍贯、年龄和是否负伤,字迹工整,一目了然。他能想象到,王九波的亲兵们,是如何在战火未熄的战场上,逐一核对、记录下这些信息。这份细致,让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王师长考虑周全,文秀感激不尽。”杜文秀再次举杯,这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日后若有差遣,文秀万死不辞。”

“有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王九波也饮尽杯中酒,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因身份立场产生的隔阂,在酒香与坦诚的交谈中,渐渐消融。窗外的夜色渐深,烛火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像一幅渐渐融合的剪影。

宴席散时,天已微亮。王九波亲自将杜文秀送到府衙外的酒楼,看着他走进酒楼,才转身返回府衙书房。案上还留着昨日清点义军的名册,他拿起毛笔,在名册扉页写下“收编义军整编计划”几个大字,笔尖落下时,力道沉稳。

接下来的几日,云南府城外的校场格外热闹。六千余名义军士兵与第一野战师的老兵们列队站在晨光中。老兵们手把手地教他们握枪姿势——燧发枪的扳机要扣到一半时停顿,待瞄准后再全力扣下;教他们队列行进——步伐要齐整,每一步迈出的距离都要与身边人一致;教他们战场救护——如何用布条快速包扎伤口,如何辨别有毒的草药。

杜文秀时常会站在校场边缘,看着弟兄们训练。他看到曾经只会挥舞锄头和砍刀的农户,如今能端着燧发枪,稳稳地瞄准靶心;看到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矿工,在每日两餐有肉的供给下,渐渐恢复了力气,眼神也变得明亮;看到受伤的士兵们,在军医的照料下,伤口日渐愈合,重新拿起武器加入训练。

这一切,都让他愈发庆幸当初的决定。

而王九波,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整编报告的撰写中。他坐在书房里,案上堆满了斥候传回的情报、义军的名册和武器清单。他一笔一划地记录着:收编义军六千三百二十七人,缴获佛朗机炮三十一门、燧发枪两千一百余支、弹药三万余发;建议将义军与大新老兵混编,组建新的野战师,驻守云南,以稳固西南防线。

报告写好的当晚,王九波便派了最快的斥候,快马加鞭送往新京。驿马在官道上疾驰,马蹄踏过晨露与暮色,将云南的消息,一路送向千里之外的新京王宫。

此时的新京,正值暮春时节,王宫后花园的牡丹开得正盛,姹紫嫣红的花瓣铺满了青石小径。王九击坐在牡丹丛中的石桌旁,手中捧着王九波送来的报告,指尖在“六千三百二十七人”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石桌上还放着刚送来的湖北军情——第三野战师在马星的带领下,已在宜昌、荆州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清军练军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打了回去。而云南这边,王九波不仅顺利接管昭通府、云南府,还收编了六千余义军,这份战绩,远超他的预期。

“沈师长,你看此事该如何安排?”王九击将报告递给坐在对面的沈庭渊,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操练的禁卫士兵身上。那些士兵穿着崭新的黑龙战袄,动作整齐划一地挥舞着燧发枪,枪托撞击地面的声音,像鼓点般沉稳有力。

沈庭渊接过报告,仔细翻阅着,眉头渐渐舒展。“川王,王师长此次入滇,处置得当,既收服了云南要地,又收编了大量义军,实乃大功一件。”他指着报告中“混编训练”的字样,继续说道,“将老兵与义军混编,既能快速提升义军的战力,又能避免哗变,此计甚妙。依末将之见,可顺势组建第四野战师,驻守云南,以控西南。”

“我也是这么想的。”王九击点点头,拿起案上的朱笔,在纸上写下“第四野战师”几个字,笔锋刚劲,力透纸背,“云南地处川滇要道,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必须有一支精锐驻守。六千余义军,再补充些老兵,足够组建一个野战师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沈庭渊,语气变得郑重:“从第二野战师中抽调两千三百人,与义军混编。师长一职,需选一个沉稳有谋略、又熟悉野战的将领。你觉得李子龙如何?”

沈庭渊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李子龙原为第三野战师副师长,武昌之战时曾率部死守阵地,战功赫赫,且为人沉稳,善于治军,确实是最佳人选。”

“那就定李子龙为第四野战师师长。”王九击在纸上写下李子龙的名字,又继续说道,“副师长一职,调第一野战师一旅旅长李虎担任。李虎作战勇猛,现在又熟悉云南地形,能帮李子龙稳住局面。”

“至于空缺的职位,”王九击笔尖一顿,思索片刻后继续写道,“第一野战师一旅旅长,调王大力的亲兵统领刘猛子担任;二旅旅长,让孙瘸子补上。第三野战师副师长,调蒋玉龙接任,他原是第一野战师二旅旅长,在清庭也是高级将领,能辅助马星守住湖北防线。”

沈庭渊看着纸上一一列出的任免名单,心中暗自赞叹。这些安排既考虑了将领的能力与战功,又兼顾了各部队的平衡,还能让新组建的第四野战师快速形成战力,可谓一举多得。

“川王英明。”沈庭渊躬身说道,“如此一来,各部队的编制既能补齐,第四野战师也能迅速成型,云南的防务定能稳固。”

王九击放下朱笔,将写好的任免名单递给沈庭渊,语气带着一丝叮嘱:“你即刻让人快马送往云南与湖北,让各将领即刻赴任。另外,传旨给王九波,让他好生安抚杜文秀,封他为曲靖侯,即刻入京。”

“末将遵旨。”沈庭渊接过任免名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收入怀中。他知道,杜文秀作为云南义军的核心领袖,封他为侯并召其入京,既是对他的安抚与重用,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云南局势——有杜文秀在新京,云南的义军旧部便会更加安分,第四野战师的整编也会更加顺利。

此时,王宫的钟声恰好敲响,浑厚的钟声回荡在新京上空,与远处校场传来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王九击站起身,走到牡丹丛旁,伸手拂过一片盛放的花瓣。花瓣上的露珠滚落,滴在青石小径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望着西南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千里云烟,落在了云南府的校场上。那里,新的野战师正在组建,新的希望正在萌芽。而这一切,不过是大新王国崛起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土地需要收复,更多的百姓需要守护,更多的硬仗需要去打。

“传旨吧。”王九击的声音平静却坚定,“让云南的弟兄们知道,加入大新,便有了真正的归宿;让天下人知道,大新不仅能打仗,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沈庭渊躬身应诺,转身快步离去。晨光透过牡丹花丛的缝隙,洒在王九击的身上,为他玄色的王袍镀上了一层金边。他站在原地,望着远方,心中清楚,随着这份任免旨意的送出,大新王国的西南防线,将迎来全新的格局;而杜文秀的入京之路,也将开启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