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月球暗流涌动、研究所高度戒备的同时,一股平静却充满生机的力量,正悄然在龙夏大地的土壤与人心之中扎根、蔓延。
龙夏,东北平原,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稻田。
老农李根生戴着草帽,蹲在田埂上,满是老茧的手指轻轻拂过一株稻穗。稻穗沉甸甸的,谷粒饱满得几乎要撑破外壳,在阳光下泛着金中透青的健康光泽。与旁边那块没有使用新技术的对照田相比,这里的稻株明显更高,分蘖更多,穗头也更壮实。
“李大爷,您看这长势,亩产超过一千二百斤,稳了!”旁边穿着农业技术推广制服的小伙子,看着手中平板电脑上的数据,兴奋地说道。
李根生“嗯”了一声,脸上深刻的皱纹舒展开,但眼中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恍惚。“这‘灵植芯片’,真就这么神?插在田里,不施肥,少打药,这庄稼就跟吃了仙丹一样……”他说的“灵植芯片”,是一种约莫巴掌大小、镌刻着细微青色符文的玉质薄片,按照一定规律埋设在田地中,能持续散发出微弱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木属性灵气,并驱避部分害虫。
“不是仙丹,是科学,加上老祖宗留下的一些门道,结合起来的新技术。”技术员笑着解释,“咱们这试点区,用了芯片的地块,平均节水百分之三十,化肥使用量降低百分之五十,病虫害发生率下降百分之七十!关键是,产出的粮食检测过了,营养成分更高,残留几乎为零!”
李根生抓起一把黝黑的泥土,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不同于以往的勃勃生机,喃喃道:“这是积德的好事啊……要是早年有这玩意儿……”
不远处,村里的广播正在播报新闻:“……我国自主研发的‘灵植芯片’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十二个主要粮食产区进行大规模示范推广,预计本年度可新增粮食产量……下一步,将在西北干旱、盐碱地区进行适应性测试……”
金色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仿佛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更加稳固的希望,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稳定与提升,是应对一切未知风浪最坚实的压舱石。
---
南方某大型城市,水资源净化中心。
一台外形与传统设备迥异、通体由特殊合金和镶嵌其上的蓝色符文板构成的庞然大物——“清水符阵”原型机,正在低沉地嗡鸣着。粗大的管道将浑浊的、散发着异味的工业与生活混合污水注入其中。
符阵核心的蓝色符文依次亮起,散发出柔和却强大的水属性灵力波动。污水在符阵内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灵能场处理,物理过滤、化学消毒、生物降解等传统步骤被高度简化和整合。肉眼可见的,浑浊的水体在流过核心区域后,变得清澈剔透。
出水口,技术人员正在取样检测。
“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重金属离子未检出!”
“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完全灭活!”
“水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部分指标优于一类!”
净化中心的主任看着检测报告,激动地手都有些颤抖:“奇迹!简直是奇迹!能耗只有传统深度处理工艺的三分之一,效率却高出数倍,而且几乎没有二次污染!这技术如果能推广开,我们国家的江河湖泊……”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悄然变革。将灵气的力量,用于修复而非破坏,用于滋养而非掠夺。这星星之火,正从田间地头,蔓延至关乎民生的另一个核心领域。
---
首都,第一所“现代道术与科学学院”。
期末项目展示大厅内,气氛热烈,充满了年轻学子的朝气与创造力。这里没有沉闷的学术报告,更像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展会。
一个小组展示了他们的项目“心境舒缓仪”——基于简易幻阵原理,结合脑波反馈技术,能够为使用者营造定制化的舒缓场景,对焦虑症、失眠等心理问题展现出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原型。
另一个小组的展台前围了不少人,他们利用对金灵根能量传导特性的理解,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灵能合金”薄膜。这种薄膜在通电后,能显着提升传统金属材料的局部强度与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和精密仪器领域潜力巨大。
还有小组尝试将火属性灵力的可控释放与化学反应结合,设计出了更高效、更清洁的“灵能催化炉”;或是利用土属性灵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用于沙漠快速固沙的实验模型……
赵启明和林砚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悄然穿行在各个展台之间。看着这些年轻而专注的面孔,看着他们将古老的传承与现代的知识如此自然而富有创意地结合,赵启明眼中满是欣慰。
“看到了吗,林砚?”他低声说道,“这就是希望所在。不仅仅是几项技术,而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当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毫无障碍地同时运用科学的逻辑与‘道’的感悟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面对未来的底气。”
林砚默默点头。他体内那微小的、稳定的木灵根空间场,与眼前这些充满活力的项目,仿佛产生了某种共鸣。个人的突破与文明的进步,本质上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层面。这条融合之路,艰难,却充满了无限可能。
然而,当他抬头,透过大厅的玻璃穹顶,望向那片渐渐染上暮色的天空时,月球上那片深邃的“空洞”和文明崩解的幻象,如同冰冷的背景音,再次在他心底响起。
星火已在人间点燃,闪烁着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芒。
但天外的阴影,也正在加速迫近。
这蔓延的星火,能否驱散那来自深空的寒意,还是终将被其吞噬?
答案,依然悬而未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