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侍郎本意是没有指望两个小孩真的干活的,但两人可不这么觉得。
离开了兵部那肃杀沉闷的氛围,一脚踏入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的京城街市,明言知和程文简只觉得连空气都变得香甜自由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般的喜悦。
“第一步,”知知深吸一口街上刚出炉的胡饼香气,小手一挥,颇有气势地宣布,“从充饥耐存的干粮开始调研!”
目标明确,行动迅速。
他们首先冲向了几家有名的烧饼铺、馍馍店。
知知充分发挥了他“能吃会品”的特长,每样都买上几个,和程文简分着品尝。
“这个胡饼,烤得干香,层层酥脆,放上两三天估计也不会坏,就是有点噎人。”
知知一边努力咽下嘴里的一大口,一边含糊地评价。
文简则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胡饼,优点:耐存放,易饱腹。缺点:干硬,需配水食用。”
接着,他们又光顾了专卖肉脯、腌菜的店铺。
“这肉干嚼劲足,咸香可口,感觉能补充力气!”
知知对各式肉脯赞不绝口。
文简记录:“肉脯,优点:高能量,风味佳,易携带。缺点:成本较高,制作耗时。”
“腌菜开胃,但携带汤汁不便,且易腐坏,不适合行军。”
程文简看着摊位上各式各样的酱菜,冷静分析。
调研(吃喝)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街边挑着担子卖的蒸饼、糍粑,到茶楼里精致的点心,甚至是一些西域胡商带来的耐存干果、奶制品,他们都饶有兴致地尝了个遍。
知知吃得满嘴油光,心情大好,早就把校场上的辛苦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甚至还发挥想象力,提出了一些“创新”想法:“文简,你说要是把肉松混进炒面里,再加点油和糖压实了,会不会又好吃又顶饿?”
程文简虽然觉得知知这想法多半是源于他自己的口味偏好,但还是认真地记了下来:“可尝试:肉松炒面混合压缩饼。”
当然,他们的“调研”也并非全然顺利。
有一次知知看中了一种用糯米和豆沙做的甜糕,软糯香甜,他坚持认为“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提升士气”,非要买下来作为“考察样本”。
结果没走几步,那糕点在春日渐暖的天气里就开始变软粘手,弄得他满手都是,狼狈不堪。
最终只能由程文简面无表情地记录下:“糯米甜糕,优点:口感佳。缺点:极不耐存,易变质,完全不适用。”
半日下来,两人的肚子撑得滚圆,程文简的小本本上也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食物的优缺点和突发奇想。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像是在漫无目的地闲逛和享受美食,但沉浸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脱离了校场的压力,他们确实对“什么样的食物适合作为军粮”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当夕阳西下,两人揣着满肚子的美食和一本写满吃货心得的记录。
心满意足地准备打道回府时,正好遇上了结束了一天操练、灰头土脸往外走的唐瑾、李弈和钱尚。
看着眼前这两个神采奕奕、甚至还打着饱嗝的家伙,再对比自己一身臭汗和疲惫。
唐瑾顿时不平衡了,嗷一嗓子就扑了过来:“好哇!你们俩竟然偷溜出去吃香的喝辣的!还是不是兄弟了!”
知知得意地扬起下巴,晃了晃手里还没吃完的一包肉脯:“我们这可是奉旨……呃,奉唐侍郎之命,进行重要的军粮探查工作!辛苦得很!”
钱尚眼巴巴地看着那肉脯,咽了口口水:“探查……能带上我们不?”
面对钱尚那可怜巴巴、仿佛被抛弃的小狗般的眼神,以及唐瑾那“你不带我们就不够意思”的威胁姿态,知知内心经过了一番(并不)激烈的天人交战。
带他们一起去?那绝对不行!
五个人浩浩荡荡地旷了训练跑去街上胡吃海喝,目标太大,简直就是对兵部规矩和教官权威的赤裸裸挑衅!
唐侍郎好不容易给他们争取来的特权,可不能第一天就玩脱了。
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可以持续多日的“自由调研”机会,他必须狠下心肠!
于是,知知脸上露出了极其“痛苦”和“挣扎”的表情,仿佛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他拍了拍钱尚的肩膀。
语气沉痛:“钱兄,唐兄,李兄!不是兄弟我不讲义气!实在是……军务为重,探查机密啊!人多眼杂,恐生变故!为了大局,我们只能……忍痛分别了!”
他说得冠冕堂皇,就差挤出两滴眼泪了。
苏文简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知知表演,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知知也是演技越发好了。
第二天,操练的号角照常吹响,唐瑾、李弈、钱尚认命地开始在尘土中挥洒汗水。
“哎,咱就不能轮班制吗?让他两来替替,我们去帮他们探查探查。”
一大早钱尚就开始唉声叹气了。
唐瑾和李奕虽然这是他们的强项,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们会喜欢啊。
但他们都没接话,因为如果是他俩估计也不会轮的。
没练多久,就看到知知和程文简两人溜溜达达地来了。
明言知目标明确,直接拉着程文简走到了校场边缘,正好是唐瑾他们进行弓弩练习的靶场对面。
那里有几块供休息用的石墩子。
知知一屁股坐在石墩上,悠哉悠哉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芝麻胡饼和酱肉包子。
他顺手塞了一个饼给还有些发愣的苏文简,自己拿起一个包子,啊呜就是一大口,吃得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然后,他抬起头,脸上带着纯粹(欠揍)的兴致勃勃,一边咀嚼,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对面正在辛苦拉弓、瞄准、累得满头大汗的三人组。
那眼神,活像是在街边看杂耍表演。
程文简低头看了看手里突然被塞过来的、香气四溢的胡饼。
再抬眼看了看旁边吃得正香、看得正起劲的知知,最后将目光投向对面那三双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