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秦啸旧伤发作已有四五日。前院书房墨韵斋仿佛成了侯府中一个被无形结界笼罩的孤岛,气氛持续凝重。尽管程夫人下了严令封锁消息,但侯爷“微恙”未愈、且情况似乎不甚乐观的风声,还是如同潮湿墙角滋生的霉斑,悄无声息地在府邸的各个角落蔓延开来。
压抑感与日俱增。仆役们行事愈发小心翼翼,交谈声也压得更低,生怕触怒了哪位因担忧而心情不佳的主子。连带着整个侯府,都似乎笼罩在一层看不见的薄雾之中,失去了往日的鲜活气。
锦瑟院内,陆云晚依旧保持着极致的低调。她每日的活动范围基本限于自己的小院,偶尔在附近人迹罕至处散步采摘药草,也总是速去速回,绝不逗留。她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刻意收敛了所有可能激起涟漪的举动。
然而,她的感官和心智却始终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分析着外界传来的每一丝信息。她知道,时间的流逝,对于伤病中的人是煎熬,对于周围关注的人来说,则是焦虑的催化剂。
果然,颐福堂那边的焦虑几乎快要溢出水面。偶尔能看到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步履匆匆地往返于颐福堂和厨房之间,脸色一次比一次凝重。送去书房的食盒,往往原封不动地又被提了回来。程夫人眼下的乌青愈发明显,即便涂了厚厚的脂粉也难以掩盖,眉宇间的愁绪和烦躁几乎不加掩饰。
有两次,陆云晚在“散步”时,“偶遇”了从颐福堂出来的管事嬷嬷,远远便听到她们低声抱怨:
“……再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夫人急得嘴角都起燎泡了!”
“王医官那些药,侯爷喝了不是吐就是不见效,人眼看着都清减了……”
“唉,夫人今早又发了好大的火,责问王医官是不是无能,甚至……甚至都提到要不要冒险去请太医了……”
“请太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且不说太医署那帮人嘴巴严不严,万一……万一也束手无策,那侯爷的威严……”
只言片语,拼凑出程夫人此刻进退两难的焦灼。她对府医王医官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已然到了考虑是否要惊动太医的地步。但请太医风险极大,一来容易暴露秦啸伤情未愈的事实,授人以柄;二来若太医也束手无策,对秦啸的声望将是沉重打击;三来,太医院派系林立,难保不会有人借此生事。程夫人的焦虑,已然到了临界点。
与程夫人的直白焦虑不同,柳姨娘的举动则更显诡谲。她往颐福堂跑得更勤了,每次去都带着各种打听来的“偏方”、“秘药”,或是价值不菲的珍稀药材,如百年老参、雪山灵芝等,在程夫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用心”和“关切”。
“夫人,您瞧,这是妾身娘家哥哥费了好大劲才寻来的‘血竭’,据说对化瘀止痛有奇效!”
“夫人,这方子是一位游方神医所赠,专治陈年旧伤,不妨让王医官看看……”
她表现得比程夫人还要焦急,仿佛恨不得亲自去给秦啸喂药。然而,陆云晚却从她闪烁的眼神和过于急切的语气中,读到了一种更深的不安和算计。柳姨娘并非真正关心秦啸的身体,她更害怕的是秦啸就此一病不起,或者病情拖延导致权力格局生变。她这些举动,一方面是为了讨好程夫人,彰显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为了试探秦啸的真实病情,并严防死守,杜绝任何其他人(尤其是陆云晚)有接近秦啸、借机表现的机会。芳菲院盯梢锦瑟院的眼线,明显又增加了。
这一日,天空阴沉,闷热无风,似乎酝酿着一场夏雨。陆云晚让秋月去大厨房领取这个月份例里少得可怜的食材。秋月回来时,除了带回那点东西,还带回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让陆云晚心中一动的消息。
“小姐,”秋月放下东西,凑近低声道,“奴婢刚才在厨房外面,听到两个给前院送饭的婆子在嘀咕,说是……侯爷这几日胃口极差,送去的膳食几乎没动筷子,连夫人特意吩咐熬的清淡药膳,也只是勉强喝了几口就放下了。其中一个婆子还抱怨,说收拾碗筷时,看到药膳好像……好像有被呕吐过的痕迹,收拾起来都小心翼翼的……”
秦啸食欲极差,甚至呕吐!
这个消息,像一道微光,瞬间照亮了陆云晚脑海中某个一直模糊的区域!
是了!她之前专注于分析秦啸的伤痛本身,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连锁反应——剧烈的疼痛会消耗大量气血,导致正气亏虚;而持续服用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不对症的药物(尤其是某些温补药或止痛药),很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加之伤病带来的情绪压力和睡眠不足,都会严重影响消化吸收。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运化失常,不仅无法有效吸收药力,连基本的营养供给都成问题,身体只会越来越虚弱,形成恶性循环!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秦啸伤势迁延不愈,甚至呈现加重趋势——并非伤情本身突然恶化,而是身体整体的机能,特别是消化系统,在疼痛和药物的双重打击下,已经亮起了红灯!王医官或许专注于伤处,却忽略了整体调理,或者说,在秦啸抗拒和病情复杂的情况下,难以顾及周全。
而这个“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问题,恰恰为陆云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切入点!
直接献上治疗伤痛的药方?风险太大,且缺乏诊脉依据,难以取信于人,极易被扣上“居心叵测”的帽子。
但是,如果是从“饮食”入手呢?
她拥有空间出产的、经过灵泉滋养的食材!这些食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蕴含着微弱的生机能量,性质平和,最是养人。比如空间里那些颗粒饱满、熬煮后软糯香甜的粟米(小米),最是养胃和气;那些清甜多汁、补中益气的红薯;还有她精心培育的、具有独特清香、能开胃健脾的紫苏……如果用这些食材,精心烹制一些极其清淡、易消化、又能缓缓滋养脾胃的粥品或汤羹……
这个念头让陆云晚的心跳微微加速。通过饮食来调理,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指目前困扰秦啸的一个关键辅助问题。它不像药物那样具有攻击性和风险性,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对于一个对医药已经产生抵触或失望情绪的伤者来说。而且,操作起来更加隐蔽,更容易找到不着痕迹的送达途径。
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食物,绕过柳姨娘的重重耳目,安全地送到秦啸面前?并且,要让他愿意尝试?
陆云晚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压抑的天空。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瞬间天地间一片混沌。
风雨已至,而契机,似乎也在这风雨声中,悄然露出了它模糊的轮廓。突破口,或许真的就在这最寻常,也最关键的“饮食”二字之上。她需要好好谋划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