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萧宸的满月宴与随之而来的后宫清洗、人员擢升,如同在波谲云诡的宫闱中投入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缓缓扩散,最终沉淀出一种新的秩序。
经此一事,后宫诸人算是彻底看清了凤仪宫那位的手段与心性。沈清漪这个新后并非一味霸道容不下人,只要安分守己,甚至能得她抬举。
一时间,那些新晋的柔婕妤,和昭媛、娴修仪、清修容、祥昭容、兰充仪等人,连同一些未得晋封但见风气转变而心思活络的低位妃嫔,无不各展所长,力求在帝王面前露脸。
御花园内,时常可闻柔美人婕妤悠扬清越的琴声,如清泉漱石,偶能引得陛下驻足片刻;
西苑马场上,和昭媛红衣飒爽,陪侍君侧,策马奔驰时笑声爽朗,为肃穆的宫禁增添一抹亮色;
碧霄宫东配殿,娴修仪与陛下对弈品茗,谈古论今,气氛融洽;
绮春宫东配殿,清修容虽出身商户,却将住处打理得精致非常,时以新奇巧物、温言软语邀宠,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蓼风轩时常飘出祥昭容亲手调制的花果香饮清甜气息,配上她娇俏活泼的性子,亦能博君一笑;
芙蓉馆主殿,兰充仪则以其精湛女红,不仅为陛下绣制贴身用品,偶尔献上些寓意吉祥的屏风、挂件,颇得赞赏。
后宫真真成了百花齐放的园子,每日都有新的戏码上演。
然而,无论园中花卉如何争奇斗艳,坤宁宫那株参天大树始终郁郁葱葱,根基深固,无可撼动。
沈清漪稳坐中宫,每日接受妃嫔晨昏定省,处理六宫事务,井井有条。后宫那些层出不穷的争宠手段,偶尔听闻,也只是淡淡一笑。
帝后的恩爱并未因新人增多而削减,萧珩依旧每月有近半时间宿在坤宁宫,与沈清漪一同用膳、说话,关心太子成长。中宫权威,在这一次次的日常中,愈发深入人心。
转眼间,冬去春来,太子萧宸已五个月大。
年宴遵循旧历,中规中矩,只是帝后和谐,朝堂平稳,正是一派盛世之景。
这日午后,坤宁宫内殿窗明几净,四角摆放着冰鉴,驱散了盛夏的暑气,只余下丝丝清凉。沈清漪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常服,墨发轻绾,正斜倚在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卷书,姿态闲适。
内室铺着厚实的龙凤呈祥地毯上,穿着红色鲤鱼肚兜、露出藕节似的手臂和小腿的萧宸,正被他的父皇萧珩抱着逗弄。
五个月大的婴孩,早已褪去了新生时的红皱,变得白白胖胖,眉眼间能清晰看出结合了父母的优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像极了沈清漪,黑亮有神,此刻正好奇地瞪着眼前穿着明黄常服的父亲,“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拳头。
“宸儿,看这儿,”萧珩难得卸下朝堂上的威严,眉目柔和,用一根手指轻轻点着儿子软乎乎的脸颊,语气里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宠溺,“朕的小太子,今日可有乖乖听母后的话?”
萧宸似乎听懂了,更加兴奋地蹬踏着小腿,嘴里发出“啊、哦”的声音作为回应。
萧珩看得心喜,忍不住将脸凑近,想亲亲儿子那胖嘟嘟、带着奶香的脸蛋。然而,就在他俯身靠近的瞬间,萧宸恰好用力一蹬腿,那只肉乎乎、却已然十分有力的小脚丫,不偏不倚,“啪”地一下,直接蹬在了九五之尊的侧脸上。
动作瞬间静止。
一旁侍立的宫人吓得呼吸一窒,险些惊呼出声,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萧珩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那柔软的触感和不容忽视的力道同时传来,带着婴孩特有的温度和奶香气。
沈清漪放下书卷,抬眸看来,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却见萧珩并未动怒,反而低低地笑了起来。那笑声从胸腔震动而出,带着由衷的愉悦。
萧珩非但没有避开,反而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儿子那只造次的小脚丫,指尖在那胖乎乎的脚底心轻轻挠了挠。
萧宸觉得痒,立刻缩回脚,发出“咯咯”的清脆笑声,手脚舞动得更欢了。
“好!有力气!”萧珩朗声赞道,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朕的宸儿,手脚如此有力,将来定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他回头看向沈清漪,目光熠熠:“清漪,你瞧见没有?这小子,劲儿不小。”
沈清漪见他如此,唇角也漾开温柔的笑意,心中那一点点因孩子“冒犯”天颜而产生的细微紧张也烟消云散。
她起身,步履轻盈地走到父子二人身边,拿起一旁温热的软巾,自然地替萧珩擦了擦脸上被蹬到的地方,柔声道:“陛下还笑,宸儿这是愈发顽皮了,竟敢对父皇无礼。”
“无妨无妨,”萧珩大手一挥,浑不在意,目光依旧胶着在儿子身上,越看越是喜爱,“朕的儿子,便是将这养心殿拆了,朕也只会夸他拆得好。”
他小心翼翼地将萧宸抱高了些,让他站在自己结实的大腿上,托着他的小身子。萧宸的小脚踩在父亲腿上,似乎觉得这视角新奇,又兴奋地蹦跶了两下,嘴里流下的口水沾湿了萧珩的衣襟,活泼得很。
萧珩毫不在意,反而稳稳托住他,对沈清漪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宸儿都五个月了。朕还记得他刚出生时,那样小小的一团,如今却这般壮实活泼。皇后,你将他和后宫都照料得很好。”
最后一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肯定与满意。
沈清漪微微垂眸,语气温顺:“臣妾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宸儿能康健,是托陛下洪福。后宫能安宁,亦是因陛下圣明,姐妹们皆知恪守本分。”
萧珩深知她的谦逊,笑了笑,不再多言,只专心逗弄怀中的太子。殿内一时充满了婴孩清脆的笑声和帝王低沉的诱哄声,混合着冰鉴散出的丝丝凉气,构成一幅温馨而和谐的夏日亲子图。
沈清漪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父子互动的场景,眼神柔和。前朝,父亲沈伯年恪尽职守,闭门谢客,一心主持科考,未因身为国丈而有丝毫骄矜,赢得了萧珩更深的赞许与信任。后宫,在她的掌控下,既保持了活力又维持了平衡。儿子健康聪颖,帝心稳固。
这一切,正是她一步步苦心经营,所求的安稳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