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指令从坤宁宫发出,整个后宫瞬间笼罩在一片肃杀紧张的气氛之中。内务府和慎刑司的人马四处巡查,核对名册,查验物品;各宫主位也收到了皇后的严谕,不得不约束宫人,配合清查。
沈清漪亲自坐镇,每日听取汇报,翻阅查证文书,常常忙碌至深夜。烛光下,她纤细的身影映在窗棂上,显得坚定而孤寂。云袖和云芷看着皇后日渐清减的面容和眼下淡淡的青影,心中焦急万分。
“娘娘,已是三更天了,您歇息片刻吧。”云袖捧上一盏温热的参茶,轻声劝道,“事情总要一件件处理,您若是累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
云芷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娘,清查之事已安排下去,各司其职,您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太子殿下今日还问起娘娘呢,您总得顾念着殿下。”
沈清漪从一堆卷宗中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额角,接过参茶抿了一口,淡淡道:“本宫心中有数。此事关系重大,母后亲自过问,皇上也看着,绝不能有丝毫马虎。若不亲自盯着,本宫不放心。”
她何尝不知疲惫?但太后那句“威胁到皇嗣和国本”如同警钟长鸣。萧宸是她的命根子,也是她地位最稳固的基石,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必须扼杀在摇篮里。更何况,她初掌宫权不久,就发生如此恶性事件,若不能漂亮地处理好,如何稳固她“绝对统治”的根基?如何面对萧珩和太后的信任?
见劝不动,云袖和云芷对视一眼,只能在心底叹息,默默地陪在一旁,为她添茶倒水,整理文书,或在她疲惫时为她轻轻揉按肩膀。她们是沈清漪最信任的臂膀,此刻能做的,唯有不离不弃的陪伴。
前朝政务繁忙,萧珩对此事自是知晓,但因正值几项改革的关键时期,他无法分身过多干预后宫清查之事。然而,他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这日,萧珩身边最得用的嬷嬷柳氏来到了坤宁宫。柳嬷嬷年纪约莫五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眼神锐利,是宫里的老人,更是萧珩潜邸时就伺候在身边的心腹,对宫廷规矩、人事关系了如指掌。
柳嬷嬷恭敬地向沈清漪行礼:“老奴奉皇上之命,前来听候皇后娘娘差遣。皇上说,宫中清查之事,娘娘尽管放手去做,若有任何需要问询或协助之处,可直接吩咐老奴。皇上还让老奴转告娘娘,‘朕信你,放手施为即可’。”
萧珩此举,无疑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了沈清漪最坚定的支持。他虽未亲自前来,但派来了代表他、且能力卓着的柳嬷嬷,既表明了他的态度,也为沈清漪的清查行动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柳嬷嬷的经验和人脉,正是沈清漪目前所需要的。
沈清漪心中微暖,萧珩的信任总是这般恰到好处,不言情爱,却重于泰山。她亲自扶起柳嬷嬷,温言道:“有劳柳嬷嬷跑这一趟。皇上政务繁忙,还惦记着后宫之事,本宫感念于心。嬷嬷来得正好,本宫确有几处疑难,需向嬷嬷请教。”
接下来的日子,柳嬷嬷便留在了坤宁宫协助沈清漪。有了她的帮助,清查工作推进得更加顺畅。柳嬷嬷对宫中某些隐秘的渠道、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知之甚详,提供了许多关键线索。沈清漪借助她的经验,调整了部分清查策略,重点盯防几个以往容易疏漏的环节。
清查过程中,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低阶妃嫔通过家中关系,偷偷夹带宫外成分不明的“养颜膏”;有太监与宫外药铺勾结,倒卖宫中药材并夹带私货;甚至发现个别宫女私下传递一些内容暧昧、涉及前朝动向的家书……这些虽未直接与张美人案相关,但都触犯了宫规,为宫廷安全埋下了隐患。
沈清漪依照宫规,或贬黜,或罚俸,或调离原职,处置得雷厉风行,毫不手软。整个后宫的风气为之一清,那些暗中涌动的小动作收敛了许多。
忙碌了十余日,大规模的初步清查才告一段落。期间,沈清漪不仅要处理此事,还要每日过问太子和几位皇子的起居,批阅日常宫务,接见协理宫务的妃嫔(如娴妃、兰妃),可谓心力交瘁。
这晚,她终于能早些歇下。沐浴更衣后,云袖为她绞干头发,忍不住又劝道:“娘娘,清查已初见成效,您也该松快些了。瞧您这些日子,下巴都尖了。”
沈清漪望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容颜,轻轻叹了口气:“本宫何尝不想歇歇。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张美人一案虽了,但清修容背后是否还有他人怂恿?那毒药的来源是否彻底切断?宫中是否还藏着其他包藏祸心之人?一想到这些,本宫便难以安枕。”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母后说得对,绝不能有第二次。本宫必须让所有人知道,在这宫墙之内,有些底线,碰之即死!”
云芷将一支安神的百合香插入香炉,轻声道:“娘娘的苦心,奴婢们明白。只是万事开头难,如今娘娘已以雷霆手段震慑了宵小,日后管理起来必能更顺遂。您是中宫皇后,太子之母,只要您稳坐坤宁,这后宫的天,就乱不了。”
沈清漪闻言,微微颔首。镜中的女子,眉眼间虽带着疲惫,但那双凤眸中的光芒却愈发清亮锐利,那是属于统治者的坚毅与清醒。
她知道,太后的问责是一次警示,也是一次巩固权力的机会。萧珩的支持是她最坚实的后盾。而经过此番彻查,她对后宫的掌控力必将更上一层楼。未来的路还长,暗流或许永远不会完全平息,但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这九重宫阙之中,继续她的绝对统治,护住她想护住的一切。
“明日,再去皇子所看看宸儿,还有大皇子他们。”沈清漪闭上眼,任由疲惫袭来,“吩咐小厨房,晚些准备些易克化的点心,本宫去看看皇上是否还在御书房忙碌。”
“是,娘娘。”云袖和云芷齐声应道,轻轻为她放下床帐。
殿内烛火微摇,百合香的香气宁静悠远,而坤宁宫的主人,在经历了一番风波与忙碌后,终于得以暂歇,为接下来的漫长岁月,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