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昭曦将速度提升到极致,灵力在经脉中奔涌,好久没有这样舒畅的使用过,身形如同划破夜色的流星,朝着大部队撤离的方向紧追而去。她心中挂念着弟子的担忧,也急于将探查到的情报带回。
终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她感知到了前方山谷中传来的、熟悉的灵力与魔气混杂的气息。队伍正在这里做短暂的休整。
她收敛气息,悄然落入山谷边缘。目光迅速扫过或坐或卧、依旧难掩疲惫的人群,很快便定格在了一个坐在篝火旁,却明显心不在焉、不时抬头四处张望的纤细身影上,是程梨逍。
程梨逍手里无意识地捏着一张符纸,火光映照着她写满担忧的侧脸。忽然,她像是感应到了什么,猛地转过头,恰好对上了慕昭曦刚刚落定、尚未完全隐去的身影。
“师尊!”
一声带着惊喜、激动和如释重负的惊呼脱口而出,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程梨逍几乎是跳了起来,用力地朝着慕昭曦的方向挥手,眼眶瞬间就红了,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师尊!这边,我们在这里!”
这一声呼喊,也惊动了旁边的萧无忧、谢逢缘,以及靠在一旁闭目养神、身形依旧淡薄的墨幽玄。众人纷纷抬头望来。
看到慕昭曦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虽然衣袂上还沾着夜露与些许尘土,脸色也带着长途奔波的倦意,但眼神清澈,气息平稳,显然并未遭遇不测。萧无忧和谢逢缘明显松了口气,墨幽玄则懒懒地掀了掀眼皮,哼了一声:“还算命大。”
表面上冷淡极了,实际上心里都快急坏了,脑子里全是对方的身影,感觉这一下午都是极为难熬的。
慕昭曦看着徒弟那毫不掩饰的关切,看着同伴们投来的安心目光,一路紧绷的心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连日来的征战、败退的压抑、孤身潜入的紧张。
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简单的重逢驱散了不少。她脸上不自觉地漾开一抹真切而温暖的笑意,如同破开乌云月光,快步向他们走去。
“我回来了。”她轻声说道,目光尤其温和地落在程梨逍身上。
随后又看向墨幽玄,笑了一下,不是之前那样的温柔,而是和好朋友开玩笑的笑,要不是很多人睡觉,慕昭曦这一下都要笑出声了。
程梨逍冲到近前,想说什么,却又只是用力地点着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又赶紧用手背擦去,露出一个带着泪花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她的父母出去后还没有回来,整个村庄就遭受了惨痛的打击,程梨逍不知道父母怎么样,只从慕昭曦的口中得知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看到有活人出现在村庄附近。
京都,地下深层实验室。
与魔界边境的紧张悲壮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极度专注、甚至带着些许狂热的氛围。顾星宇头发乱得像鸟窝,眼下一片青黑,显然又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但他那双透过镜片的眼睛,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光芒。
他面前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正展示着一个结构极其复杂、充满了流畅线条和奇异能量回路的武器设计图。这并非对现有武器的简单改进,而是一个从核心原理到外部结构都充满了“顾星宇式”奇思妙想的全新设计。
“看这里!”顾星宇激动地对围在身边的几位顶尖工程师和卫寒碣指着图纸的某个能量传导节点,“我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加速和单一能量聚焦模式!借鉴了……思路,设计了这个多级非线性能量增幅环!理论上,它能在极短的能量脉冲内,通过环与环之间的特定频率共振,将能量输出效率提升至少百分之五十!而且对能源品质的要求反而降低了!”
他又指向另一个结构:“还有这个!适应能量护盾穿透法!它不是暴力破解,而是通过瞬时分析护盾的能量波动频率,寻找其最不稳定的‘弱点’,然后用微调后的能量束进行‘共振干扰’,就像用特定的音调震碎玻璃一样!虽然对计算力和瞬间能量控制要求极高,但一旦成功,穿透效率将是现有武器的数倍!”
他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每一个创新点都让周围的专家们陷入沉思,继而露出震惊和恍然的神情。这些思路完全跳出了这个世界现有的技术框架,充满了异想天开却又逻辑严密的美感。
连一向沉稳的卫寒碣都忍不住推了推眼镜,仔细审视着图纸,眼中异彩连连:“顾星宇,这些想法……太惊人了!如果真能实现……”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顾星宇用力一挥拳头,脸上是因极度兴奋而泛起的红晕,“我已经用超算模拟了上百遍,所有参数都达到了预期!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独立设计出来的!”他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恍惚,仿佛自己也为这突如其来的灵感爆发感到惊讶。毕竟,不久之前,他还只是个想着回家的异界毕业生。
在确认了基础型号的武器已经大规模列装部队后,顾星宇迫不及待地申请了资源,要将他这个命名为“破晓-I型”的能量脉冲炮从图纸变为现实。
“先小批量试生产!最多……先造十台!不,五台!”顾星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需要实际的测试数据,战场环境复杂,理论模拟终究有局限。立刻组建最精干的调试小组,我要亲自跟进每一个环节!”
实验室立刻忙碌起来。按照顾星宇提供的、极其详尽的图纸和工艺要求,工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每一个能量回路的刻画,每一个谐振腔的打磨,都要求极高的精度。
数日后,第一台“破晓-I型”原型机,在众多期待和紧张的目光中,完成了最后的组装。它造型迥异于现役的任何武器,流线型的炮身上布满了复杂的能量导管和散热鳍片,核心处的多级增幅环闪烁着幽蓝色的微光。
顾星宇深吸一口气,亲自上前进行第一次低功率启动测试。
他按下了启动钮。
嗡——
一声不同于以往任何能量武器的、更加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嗡鸣响起。炮身核心的增幅环逐一亮起,能量在其中流畅地穿梭、共振,最终在炮口凝聚成一点极其凝练、却让人心悸的能量光点。
“能量输出稳定!共振频率匹配!效率……效率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九十八点七!”监测员激动地报出数据。
实验室里瞬间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
顾星宇看着那稳定运行的原型机,看着屏幕上那远超现有武器性能的数据,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混合着疲惫、兴奋和巨大成就感的复杂笑容。
“破晓-I型”,成功了!至少,在实验室内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更严酷的实战环境测试。一丝希望,如同其名,悄然在沉重的战争阴霾中,透出微光。